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热电联产的节能效应

浅谈热电联产的节能效应

浅谈热电联产的节能效应
作者:钱宇星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27期
摘要热电联产企业是国内外人所共知的节能企业,但同时又是耗能大户。

在中央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号召后,热电企业应大有作为。

热电联产能够有效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是国内外工程界人士所共知的常识,本文对热电联产的节能效应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热电;联产;节能;减排
1 增加热负荷就是有效的节约能源
热电厂以供热为主,电是副产品。

热电厂多供热,才能多节约能源,多增加效益。

很多精明的厂长,千方百计延伸热网,扩大供热范围,增加供热量,抢占供热市场。

不仅降低发电供热煤耗,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当然在延伸热网工作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热网敷设方式;管径选择;热补偿器确定;保温材料和保护层的取用等方面都应科学论证,以确保供热质量。

2 热电厂经济运行应优化调度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热电厂有两台以上供热机组,容量不等,机型各异,有抽气机、背压机或抽背式机组,可根据不同季节,热负荷的变化优化运行方式。

热负荷在一天中也有变化,应根据不同时段的热负荷优化运行,使各类机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江苏省、浙江省已在一些热电厂中安装了优化运行装置,较好地解决了电与热的矛盾,应不断总结提高[1]。

3 有天然气供应的城市应考虑分布式能源实现热电冷三联供
一些沿海城市和京津地区有了天然气供应和进口的LNG,使城市燃料结构改变成为可能。

一些城市为减少燃煤量纷纷将燃煤小锅炉改烧天然气,为减少煤改气的阻力,政府发文件补贴锅炉改造,例如北京市发文,规定凡燃煤炉改烧天然气,政府补贴5.5万元/吨,尽管如此,用户仍不想改,因为大家清楚,政府补贴的是改造费用,烧天然气后增加成本热价要提高,收热费就更困难了。

为此,我们建议政府增加补贴金额,每千瓦补2000元,仅相当于国家造大电厂和输变电投资的1/5,即可实现热电冷三联产,增加电力供应,提高能源利用率,老百姓还是可以接受的[2]。

4 重视设备与管道保温
对热电厂的设备保温和厂外热力网的保温重视不够,造成大量的热能损失,尤其是厂外热力网保温,由于在厂外监管不力,人为破坏也比较严重。

目前环保镁钢保温防雨保护管套研制成功,并已在众多热电工程大量使用,具有防水、防潮、耐腐蚀、耐热,表面美观等特色,实属节能的优质产品,应推广使用。

5 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
热电厂内首站换热设备多为管式热网加热器,近期有生产企业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问世已在一些热电厂应用。

板壳式首站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约为管壳式的39%,重量约为56%,造价约为59%,安装费用约为58%。

6 中压参数的热电厂换装高压前置机组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还有一批中压参数的供热机组。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3年电力工业统计资料汇编”,我国尚有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1711台,1887.38万千瓦为中低压参数。

目前已有一些热电厂在原厂区内加装高压锅炉和高压抽背机组,其中压抽气供老厂供热机组,停掉原有中压锅炉。

使原中压热电厂升格为高压热电厂。

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能耗,经济效益大改观。

7 装背压机组或抽气机改造为背压机
热电厂在投产若干年后,在供热负荷总量中必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热负荷,因而为加装背压机提供有力的基础。

有的热电厂有6台抽气机却没有一台背压机。

在电力工业大发展的今天,火电机组越来越大,供电标煤耗越来越低,2005年全国供电标煤耗已降至370g/kwh,使热电厂的供电节能优势在减弱,因而大家认识到,不搞背压机组热电企业节能的桂冠怕戴不上了。

浙江一些民营热电厂,纷纷将抽气机改造为背压机,在同样热负荷条件下,改造为背压机表面上看,发电量减少了,但精明的老板深知尽管少发了电,但煤耗大大降低,算总账是大有效益的。

8 原有锅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我国许多老锅炉机组平均热效率只有60%左右,不仅燃料利用率低,而且大气污染严重。

针对中小型煤粉炉、正转链条炉存在燃烧效率和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有害气体排放高等问题,有些热电厂已将其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取得较好的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些热电厂改造投资仅为购买新锅炉价格的1/2,投资回收期一般为1~1.5年。

锅炉热效率一般可>85%,脱硫效率>80%。

9 循环流化床锅炉应加装冷渣器
有些热电厂在安装循环流化床锅炉投产后,并未装设冷渣器,不仅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更浪费大量宝贵的热能。

目前我国生产的冷渣器品种与质量均有提高,有的冷渣器有水冷系统,其冷却水温升高后可供加入热电厂的热力系统或生活热水系统,可回收水资源与热能。

中小凝汽机组改造为供热机组,现有中小凝气机组一般均在市区,占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并有一批老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为发展集中供热可将其改造为供热机组。

其改造方式有4种:①开非调整抽气口,利用抽气供热;②低真空运行,利用循环水供热;③改为抽汽凝汽式机组,利用抽气供热;④改为背压机组,利用排汽供热。

10 加强凝结水回收
热电厂对外供热有蒸汽与热水两种介质,如供采暖热负荷,应在热电厂内设热网加热器,用蒸汽制备高温热水对外供热,其凝结水绝大部分都可回收。

有的热电厂设计时确定对外一律供蒸汽,在用户小区内设汽——水热交换站,其凝结水作为二次网补充水水,用不完的则排入下水道。

不仅是水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热能的浪费。

有些工业企业明明是间接加热,其凝结水可以回收,但由于怕麻烦,也排入下水道。

不仅浪费水资源和热能,更造成热污染。

参考文献
[1] 佚名.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12:59-62.
[2] 佚名.中国电力年鉴[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2014:77-7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