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讲述了近代各国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内容。
本课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后国共第一次合作破灭导致的被迫长征以及决定中国共产党生死的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学情分析】
在之前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本课的相关内容有良好的掌握和理解,学生更希望能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整个过程和定义。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把握重点内容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结果,意义以及各部分的时间。
2、掌握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3、能够理解长征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红军长征的原因和意义,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难点:红军长征的过程
【教学方法】
表格教学法
【教学设计】
导入:
我们都知道,伟大的毛主席不仅仅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我们在语文里学到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还有印象吗?这里有另一首毛主席作的诗,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对,是红军长征的过程,那么红军长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授课:
一、红军长征
1、红军长征原因:我们从很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红军长征是非常艰险的,也可以了解到红军长征的时候死了许多人,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红军要放着好好的根据地不住,而去进行长
征吗?之前要求同学们预习,有谁能回答一下(提问)?
好的,同学们讲了很多长征的原因,都很有道理,那么真实的历史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非常地迅速,国民党因此十分震惊,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就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多次“围剿”,我们来看一下围剿的情况:
这四次“围剿”都是红军赢得了胜利,于是,蒋介石非常愤怒,就在1933年10月,调集50万军队进行了第五次“围剿”。
原本这次红军也可以胜利突破国民党包围,
(1)但是这时候,出现了两个人,他们推行了什么主张,导致这次反“围剿”失败?(提问)
对,博古和李德推行了“左”倾错误主张,导致了反“围剿”的失败,红军因此伤亡惨重,于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原因)
2、红军长征过程及结果:请同学们阅读P61页到P63页,并阅读图2-74的红军长征路线图(8分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红军长征先后经过了哪些省份?(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宁夏)
(2)在长征路线图上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和会宁四个地方,并说说这红军在这四个地方的时间点,并完成以下的表格
这个表格很明确地表现了当初红军长征过程的几个重要情况,我们也可以从上面的表中看出,从瑞金中央根据地出发长征的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是陕北红军,陕北红军和红二红四方面军是在北方驻扎,后来和中央红军会和的,需要清楚。
(3)我们都说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两万五千里走了两年,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和长征路线图以及《七律长征的诗》,说说这两年里面,红军经过了哪些自然环境,从地形,气候上来
看,并说说红军可能面对的困境,填一填下表。
(4)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等我们熟知的事件,经历了无数次与国民党的战斗,比如课本阅读卡的湘江战役,也经历诸如表格中的各种困难,这种艰难的境地,也离不开各地民众的支持和帮助,尤其四川和贵州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红军的长征更受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帮助,实现了民族团结。
最终,红军的三大主力会师,也宣告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3、红军长征的意义:在学习了红军长征的过程后,同学们来说说,红军的这个两万五千里长征,百分之八十的人在途中死亡了,那么它有什么意义呢?(保留了一大批共产党的骨干力量,为后来的战斗做出的贡献)
二、遵义会议
1、我们在之前学习红军长征的过程中知道一个地方叫遵义,在这个地方开了一个会议叫遵义会议,而且是长征过程中开的,那么为什么要开这个会议呢?阅读课本62页上面两段我们来完成一下下面的表格进行解答:
2、遵义会议的意义:上面的表格很明确清晰的说明了遵义会议的重要内容,那么这个会议对于红军长征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书本已经写出来了,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提问)
(意义:结束了支配中央长达四年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在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三、长征精神
好了,课上到这里,我们已经学习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在最后,我们要来看看红军的长征精神,了解了那么多内容,来说说你们队于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吧。
(提问)
很好,同学对于长征精神都有自己的理解,那我们在这里总结一下刚刚同学们提到的,可以把长征精神概括为:灵活机动,果断勇敢,不惧艰险,团结一心。
这种长征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同学们课后去搜一下红军长征中的故事,明天课上来交流分享给大家。
【板书】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一、起点:1934年10月江西瑞金人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
二、转折点:1935年1月贵州遵义
原因:纠正反围剿的错误
遵义会议内容:批判左倾,确立地位,成立小组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结果: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三大主力会师
四、意义:为共产党保留了一大批骨干力量,为未来的战争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