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语堂研究综述

林语堂研究综述

[ 1] 109

期 , 90 年代 为林语堂 研究的 新阶 段 ; 二 是以 90 年代为分界线 , 分为 90 年代前和 90 年代
[ 2] 至今。 三是 30 年代 , 1949- 1979 年 , 新时期, [ 3] 且新时期又以 1985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流的现代语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在国际文坛 是位知 名度很 高的 作家 , 曾被 美国 文化 界列为
收稿日期 : 2006- 11- 29. 作者简介 : 解孝娟 ( 1979-

幽默 及 小品文 的批评居
1979 年以前的林语堂研究以鲁迅及左翼作家 对他的 宽容 多。鲁迅于 1926 年 1 月 10 日发表在 !莽原∀ 杂 志的 !论 费 厄泼 赖 应 该缓 行 ∀ 对林 语 堂的
) , 女 , 山东沂南人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 林语堂的创作具有独 特的价值 和意义。他 20 年代的 甘当 土匪 及 30 年代受到鲁迅和左翼作家批评的历程生动地反 映了 五四 以来现 代中国 启蒙 与 救 亡 主题的分流与消长。而林语堂的 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两脚踏东西文 使他在东西文化冲突、交
对林语堂研究阶段的划分以前较通行的6 #
嘉兴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J iax ing Univ er sity
第 19 卷第 5 期 2007 年 9 月 V ol. 19 N o. 5 2007. 9
林 语 堂 研 究 综 述
解孝娟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山东济南 250100)

要 :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视 野中 有独特 价值 和魅 力的作 家 。 对他 的研 究可分 为三 个阶 段 : 1979
解孝娟 : 林语堂研究综述
# 107 #
费厄泼赖
观提出了清醒的忠告。后来针对林的
林语堂的真实, 并为林语堂研究提供了 生 一个学者 的切入口。
一介书
幽默观和小品文作了一系列杂文, 如 ! 从讽刺到 幽默∀ !从幽默到正经∀ ! 论语一年 ∀ !小品文的 危机∀ !病后杂谈∀ !杂谈小品文∀ 等。另外 , 廖 沫沙于 1934 年 4 月 14 日在 !申报自由谈∀ 上以 埜容 的笔名针对 !人间世∀ 的创刊发表了 !人 间何世? ∀ 的文章, 认为 西方文学有闲的自由的 个人主义 , 和东方文学的筋疲骨软、毫无气力的 骚人名士主 义合而为小品文 。另 外, 周木斋的 !小品 文杂说 ∀ 、聂绀 弩的 ! 我对 于小 品文 的意 见∀ 、洪为发的 !我对于小品文的偏见∀ 等文都对 林语堂及其幽默小品文给予了批判。 以上论述都是针对林语堂的 幽默 性灵 的小品文的 , 具有微观的性质 , 而胡风的 !林语 堂论∀ ( !文学∀ 1935 年 1 月 1 日 4 卷 1 号) 则以 作家论 的形式详细地分析了林语堂思想和创作 的发展变化, 开启了对林语堂宏观研究的一个侧 面。但胡风也从左翼文艺的立场出发对林语堂从 语丝 性灵 时代向 30 年代提倡 的转变提出了批评。 幽默 小品文 和
为了使林语堂研究有个清晰的脉络, 本文按大致 轮廓分为三 个阶段 : 1979 年以 前, 80 年 代, 90
20 世纪智慧人物 之一。 1975 年国际笔会第 41 年代至今。 届大会上 , 他被选为总会副会长。他的长篇小说 !京华烟云∀ 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 他既是散文大家 , 又是小说家、思想家、文化传 播者和翻译家, 是个知识渊博、闪现思想智慧的 人物。因此, 对他的研究是很有价值也是有相当 空间的。
年以前 , 80 年代 , 90 年代至今 。 1979 年以前的研究很薄弱 , 以印象式批评和观点 批判为主 ; 80 年代的研 究 进入了史料挖掘与理论思考 、 宏观视野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阶段 ; 90 年代以 来的研究则 显示了初 步的繁荣 , 但仍需开拓和深化 。 关键词 : 林语堂 ; 研究 ; 综述 中图分类号 : I206 7 An Overview on the Study of Lin Yutang XI E X iao- juan ( L iterature Department of Shando ng U niver sity, Jinan, Shando ng 250100) Abstract: L in Y utang was a w riter that has special value and magic pow er in the Chinese M o der n L iter atur e visual field. T he r esear ch of L in Y ut ang is divided into thr ee stag es: befo re 1979, 80s, the 90s and up to no w. In the years befo re 1979 the study of him w as v ery w eak, mainly featuring in impressiv e criticism and standpo int judg ment; In the stag e of the 80s, the r esear ch of L in Y utang entered the period of histor ical data mining and theo retical thinking , and of the combination of macr oscopic visual field and or ig inally t ex ts study ; the research since 90s then show ed it s elementar y pro sper ity, but still needed to be ex panded and deepened. Key words: L in Yutang; study; ov erview 文献标识码 : A . 文 章编号 : 1008- 6781( 2007) 05- 0106- 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