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与运动
3.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 地上部和地下部 ❖ 主茎和侧枝 ❖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地下部和地上部的关系
地下部和地上部相互促进 地下部和地上部相互制约
根冠比 地下部和地上部之间有信号传导
主茎(顶芽)和侧枝(侧芽)的相关
一般是顶芽生长较快,侧芽则较慢,甚至潜 伏不长。这种主茎顶芽生长占优势,抑制 侧枝侧芽发展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植物组织培养
❖ 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接 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形成愈伤组织或 完整植株的技术。
❖ 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 ❖ 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无菌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完整 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几个基本概念
外植体(explant):用来进行组织培养的离体的植物器官、 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
竹竽
A、将含Ca2+的琼脂块置于根伸长区一侧; B、将含Ca2+的琼脂块置于根尖一侧; C、将含EGTA的琼脂块置于根尖一侧 (Hopkins and Hȕner, 2004)
侧芽生长决定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生长 1、依存关系 是营养生长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
2、制约关系
营养生长能制约生殖生长。
生殖器官的形成与生长往往对营养器官 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并加速营养器官 的衰老与死亡
4 植物的运动
植物体的器官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空 间位移的现象叫植物运动。高等植物的运动 可分为向性运动(tropic movement)和感性 运动(nastic movement)。
锦紫苏
番茄茎的负向重力性
❖ 现在认为感受重力的细胞器是平衡石(statolith)。
❖ 植物的平衡石是指淀粉体(amyloplast) 。
❖ 植物体内平衡石的分布因器官而异。根部的平衡石 在根冠中,茎部的平衡石分布在维管束周围的l-2层 细胞。
感受重力的敏感部位是根冠
❖ 感受重力的部位是根冠,而发生不均匀弯曲 生长的部位是伸长区,因此,在根冠感受重 力和生长反应之间存在信号的传递。
第十章 植物的生 长生理
❖ 1 种子的萌发 ❖ 2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 3 植物的生长 ❖ 4 植物的运动
1 种子的萌发
❖ 1.1 种子萌发的概念 ❖ 1.2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1.3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 1.4种子活力和种子寿命
1.1 种子萌发的概念
种子萌发是指干种子吸水膨胀到胚的一 部分突破种皮并继续生长的过程。通常以胚 根或胚芽生长的长度达到一定量时作为种子 萌发的标志。
种子萌发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3)酶的活化与合成 ①已经存在于种子中、吸水后被活化的酶; ②种子吸水后新合成的酶。
4)有机物的转变 淀粉种子; 油料种子; 豆类种子
种子萌发经历从异养到自养的过程。
种子活力(seed viability)
❖ 种子的生活力 种子能否正常发芽(发芽率) 芽的长势强弱程度(发芽势)
1、植物体的无性快速繁殖及脱毒 2、花粉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3、人工种子 4、药用植物的工厂化生产
从人参培养细胞中提取人参皂甙。
3 植物的营养生长
3.1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 3.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地上部和地下部 主茎和侧枝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1营养器官的生长
生长大周期:植物器官乃至整个植株在其 全部生长过程中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特性,这种特性即为植物生长 的大周期。
1.2 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足够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分的氧气 有些种子萌发时还受光照条件的影响
需光种子,如莴苣、月见草、烟草、禾本科牧草 需暗种子,如茄子、番茄、瓜类、葱等
1.3 种子萌发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1)种子的吸水 ①由吸胀作用引起的快速吸水; ②吸水停滞阶段; ③再次大量吸水。
2)呼吸作用的变化 ①种子吸胀后,呼吸作用也迅速增强; ②呼吸停滞阶段,进行无氧呼吸; ③再次大量吸水阶段呼吸作用又迅速增强。
许多豆科植物:叶白天张开、晚上合拢或下垂。 蒲公英花序:晚闭 , 白放 ; 烟草、紫莱莉花:晚放 , 白闭。
可能的机制:
生理钟
❖ 生物对昼夜适应而产生生理上周期性波动的 内在节奏,称生理钟,亦称生物钟。
❖ 拟南芥的5种光敏色素中,除光敏色素C外, 其余4种都被证实在生物钟的导引过程中起作 用。另外,隐花色素也参与了蓝光介导的生 物钟运动。
初生壁 主要结 构成分 和可能 排列方 式示意 图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是指分生组 织的幼嫩细胞发育成为具有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代 谢功能的成形细胞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
❖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着一 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 潜在能力。
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指植物的某个器官或部位对来自环境 因素的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
根据刺激因素的种类可将其分为:
向光性(phototropism) 向重力性(gravitropism) 向水性(watertropism) 向化性(chemotropism)
向光性
植物器官向光的方向弯曲的现象叫向光性。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已经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 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恢复细胞分裂能力并形成与原有状态 不同的细胞的过程。
愈伤组织(callus):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形成的具细胞分裂能 力的细胞群。
再分化: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分化为胚 状体或直接分化出芽与根等器A处理后,根 对重力失去敏感性,再提供Ca2+,则恢复向 重力性;如果阻止Ca2+在根中的移动,则根 失去向重力性。
❖ 根冠产生根生长的抑制剂,ABA? ❖ ABA只在很高浓度下才能抑制根的伸长 ❖ 不能合成ABA的玉米突变体幼苗具有向重力
性。
❖ 在去掉根冠的根尖一侧放置含IAA的琼脂, 根向这一侧弯曲;将标记的IAA均匀施用于 水平放置的根的各部分,IAA会向根的下侧 聚集,并引起根的向下弯曲。
感性运动
❖ 指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所引起的运 动,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无关。
❖ 感震性 ❖ 感夜性 ❖ 感温性
感震性(seismonasty)
感受外界震动而引起的植物运动,如含 羞草。
食虫植物的触毛对机 械触动产生的捕食运动也 是一种反应速度更快的感 震性运动。
感夜性(nyctinasty)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发生向光弯曲的原因之一 蓝光所产生的向光性反应最强,而红光几乎无效
樱草
向重力性
植物在整个生长期中,以重力线为 标准,保持一定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 重力性。 正向重力性(positive gravitropism) 负向重力性(negative gravitropism) 横向重力性(diagravitropism)
❖ 2.2 细胞伸长 细胞壁伸长
❖ 2.3 细胞分化 细胞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周期的调控
❖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 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cyc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CDK)
❖ CDK活性的调节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细胞 周期蛋白的合成和降解;二是CDK内关键氨 基酸残基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
向水性与、向化性和向触性
❖ 向水性:当土壤干燥或土中水分分布不均 匀时,根总是趋向潮湿的方向生长。
❖ 向化性:由于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或单方 向的作用而引起的生长运动。
❖ 向触性:由单方向机械刺激引起的植物回 旋生长运动,常见于攀援植物。
❖ 一种豌豆的突变体,失去了向光性和向重力 性,但对湿度的梯度有反应;去掉根冠几乎 完全消除了根的向水性。
种子寿命(seed longevity)
种子寿命: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 间。
正常性种子(orthodox seed) ,可耐脱水和低温, 寿命一般较长。
顽拗性种子(recalcitrant seed) ,不耐脱水和低温, 寿命往往很短。
2 植物细胞的生长生理
❖ 2.1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的调控
胚状体(embryoid):由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具有根、茎 两个极性结构、可一次性形成完整植株的组织培养体。
组织培养的技术条件
常用的培养基:MS和N6培养基 矿质元素 碳源(蔗醣/葡萄糖) 维生素 激素 2,4-D,NAA;KT,6-BA等 有机附加物,如甘氨酸、酵母汁、椰子乳等。
组织培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