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会计实务科目常用公式

高级会计实务科目常用公式

高级会计实务科目常用公式第一章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财务战略特征及选择对照表。

第二章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1.净现值法的计算公式为:式中:NPV为净现值、为各期的现金流量。

2.内含报酬率法内含报酬率指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折现率。

即现值(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其计算公式为:或表示为:3.利用插值法计算出IRR的近似值举例:IRR=15% NPV=-7.24;IRR=x% NPV=0;IRR=14% NPV=7.09注:考试会给定几组IRR和NPV,只要选择NPV一正一负与0临近的两组数据,利用上面的原理计算即可。

4.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法方法一:方法一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方法二:方法二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注:方法一与方法二原理相同,修正报酬率方法与内含报酬率不同之处是在于投资成本在计算终值时,一个是按资本成本率折算,一个是按内含报酬率折算,而报酬均按资本成本率折算终值与现值。

5.现值指数法(Profitability Index,PI)式中:r为资本成本,现值指数是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亦称获利指数法、贴现后收益/成本比率。

6.投资收益法(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ROIC)用公式表示为投资收益法是一种平均收益率的方法,它通过将一个项目整个寿命期的预期现金流平均为年度现金流,再除以期初的投资支出。

亦称会计收益率法、资产收益率法。

7.税后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直接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2)根据税后净利调整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折旧(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折旧=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1-税率)+折旧8.确定当量法(Certainty equivalents,CEs)确定当量法就是-种对项目相关现金流进行调整的方法。

项目现金流的风险越大,约当系数越小,现金流的确定当量也就越小。

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n0t tF tt I )r 1(CF a NPV -∑+⨯==式中:t a 为t 年现金流量的确定当量系数,它在0~1之间; F r 为无风险利率。

9.风险调整折现率法风险调整折现率时净现值的基本表达式:n1t ts tI )RAS D 1(CF NPV -∑+==式中:s RAS D 指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

10.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计算公式jn1j j W W K K ∑==式中:KW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j ——第j 种个别资本成本; Wj ——第j 种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

11.外部融资需要量公式 外部融资需要量=满足企业增长所需的净增投资额-内部融资量=(资产新增需要量-负债新增融资量)-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1-现金股利支付率)=(销售增长额×资产占销售百分比)-(负债占销售百分比×销售增长额)-(预计销售总额×销售净利率×(1-现金股利支付率))=(A ×S0×g )-(B ×S0×g )-P ×S0×(l +g )×(l -d ) 其中:A 、B 分别代表资产、负债项目占基期销售收入的百分比;S0为基期销售收入额;g 为预测期的销售增长率;P 为销售净利率;d 为现金股利支付率。

12.内部增长率外部融资需求=(A ×S0×g )-P ×S0×(l +g )×(l -d )=0 【注意】上面公式有误,正确的应该是:外部融资需求=(A ×S0×g )-(B ×S0×g )-P ×S0×(l +g )×(l -d )=0 但是如果考试出现,则还应该按照教材的公式进行作答。

g (内部增长率)=)d 1(P A )d 1(P -⨯--⨯g (内部增长率)=)d 1(ROA 1)d 1(ROA -⨯--⨯其中:ROA 为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即税后净利/总资产)。

13.可持续增长率S0×(l +g )×P ×(l -d )+S0(1+g )×P ×(1-d )×D/E =A ×S0×gg (可持续增长率)=)E /D 1)(d 1(P A )E /D 1)(d 1(P +--+-g (可持续增长率)=)d 1(ROE 1)d 1(ROE -⨯--⨯其中:ROE 代表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总额),其他字母含义不变。

14.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公式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投资需求-∑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内部留存额-∑集团下属各企业的年度折旧额 15.配股16.债转股转换价值=转换比率×股票市价 赎回溢价=赎回价格-债券面值17.EBIT -EPS (或ROE )分析法公式2211N )T 1)(I EBIT (N )T 1)(I EBIT (--=--第三章 企业预算管理一、预测技术 (一)回归分析双变量回归分析的计算公式为: y =a +bx式中:y -因变量,x -解释变量,a -截距参数,b -斜率参数,n -所选取的样本数量,∑-求和符号。

首先收集过去期间因变量和解释变量的数据,代入公式后先后求出参数b 和a ,然后进行因变量值的预测。

(二)时间序列分析 (1)加法模型。

加法模型使用绝对数来表示差异,计算公式为:Y =T +SV +CV +RV 季节性差异SV ,周期性差异CV 和随机性差异RV (2)乘法模型。

乘法模型使用相对数来表示差异,计算公式如下:Y =T ×SV ×CV ×RV (三)指数平滑法实质上是一种加权平均法,是以事先确定的平滑指数α及(1-α)作为权重进行加杈计算计算。

公式如下:Ft +1=αY t +(1-α)Ft式中:t -当前期间,Ft +1-第t +1期的预测值,Yt -第t 期的实际值, Ft -第t 期预测值,α-平滑指数 (四)学习曲线模型 计算公式为:2log LR log b axax y ==式中:a -首件产品手工工时,x -到目前为止总产量,LR -学习曲线率,例如80%、90%或75%,y -累计平均时间。

(五)期望值分析其计算公式如下:期望值=∑事件结果×结果对应的概率。

二、目标利润的规划方法 (一)本量利分析法目标利润=目标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费用=预计产品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费用=预计产品销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费用 Y =a +bx 基本公式EBIT =px -bx -a 盈亏平衡点:盈亏分界点也成保本点,EBIT =0 解出 ①ax p b =- 保本点销量② ap b x =+保本点单价保利点:()EBIT p b x a =--解出 ①x 保利点销量②EBIT bx ap x ++=保利点价格安全边际量=实际销量-保本点销量(二)比例预算法 1.销售利润率具体计算公式为: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2.成本利润率具体计算公式为: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3.投资报酬率具体计算公式为: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注:0-基期,n -报告期。

50.301720%151262350年目标6×20%1511500002623501V V g 4n0n =+⨯==-=-==)(利润几何平均增长率(四)上加法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净利润=1-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率 =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目标利润=1-净利润所得税税率股利支付率=股利净利润 留存收益率=留存收益净利润净利润=留存收益留存收益率净利润=税前利润×(1-T )目标利润(税前)=1-净利润税率三、确定年度经营目标的要点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加/基期销售收入企业的目标收入=预计产品销售数量×单位产品售价企业的目标利润=预计产品销售数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费用预算产量=预算销售量+预期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本期采购数量=(本期生产耗用数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第四章业绩评价预算考核类公式“平衡计分卡”分类公式:(l)财务类指标。

这类指标主要从财务上反映各个责任中心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努力结果。

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税后利润,现金净流量等。

(2)客户类指标。

这类指标反映各责任中心在客户工作方面的业绩,包括市场占有率、客户维持率、客户满意度、产品交货率、产品退货率、产品返修率、产品保修天数和保修期限等。

(3)内部流程类指标。

这类指标主要对企业内部经营过程创新、经营和售后报告给予重点关注。

包括新产品研发能力、新产品设计能力、产品制造周期、研发费用增长率、工艺改造能力、生产能力利用率、机器完好率、设备利用率和安全生产率等。

(4)学习成长类指标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动率、员工培训次数、员工提案改普建议等。

业绩考核类公式(一)标准成本法公式预算总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计划差异+直接材料价格运营差异)+(直接材料数量计划差异+直接材料数量运营差异)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AP-原始标准价格SP)×实际用量AQ直接材料价格计划差异=(修订标准价格RP-原始标准价格SP)×实际用量AQ直接材料价格运营差异=(实际价格AP-修订标准价格RP)×实际用量AQ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用量AQ-原始标准用量SQ)×原始标准价格SP直接材料数量计划差异=(修订标准用量RQ-原始标准用量SQ)×原始标准价格SP直接材料数量运营差异=(实际用量AQ-修订标准用量RQ)×原始标准价格SP(二)财务指标公式1.偿债能力指标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现金持有÷流动负债现金流量比率等=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动负债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系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长期资本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现金流量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利息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负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