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商业银行概述(简)
商业银行为什么会被许多专家宣 判“死刑”呢?
富兰克林·爱德华(Franklin Edwards)和 富来德利克·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基本经济因素的变化导 致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竞 争,激烈的竞争使得商业银行在资金来 源和资金运用方面的成本优势大幅度下 降,引起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丧失,使 得商业银行不断衰落,并最终退出历史 舞台。”
在金融发展的初期,金融交易信息严重 不对称、道德风险行为比较普遍,投资 者对公司的分散监管效果没有银行的直 接控制有效。
资本市场容易发生投资者的短视行为。 当股价下跌时,可以轻易的卖掉手中的 股票,因此,投资者对公司实施严格监 控的动力不足。
中外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分 析
不同的公司理论决定了银行公司治理结 构目标的差异
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 生:一条途径是旧高利贷业转变为资本 主义银行,另一条较典型的途径是以股 份公司的形式建立的新型股份制银行。
1694年英国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第一个 资本主义股份银行,它是现代银行的标 志。
银行的主要功能
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有效的转移社 会资源
创造信用货币,扩张信用 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
日本银行业制度模式
主银行(Main Bank) 金融分业管理
金融制度的构架
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 制度(Banking-oriented Financial System)
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 制度 (Markets-oriented Financial System)
20世纪80年代,商业银行已属于一种 “金融百货商店”型金融机构。因此, “商业银行”一词在金融业中成为一种 约定俗成的服从于习惯的专用称谓。
银行的产生
从历史上看,银行(Bank)一词被认为来源 于近代意大利。
近代银行的出现,是在中世纪的欧洲, 当时欧洲的贸易已很发达。最早的银行 是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建于1171年 .这 些早期的银行具有高利贷性质。
内部人控制导致腐败:因为只有银行掌 握公司的内部信息,银行的管理者很容 易与公司管理者相互串通,谋求私利。
以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优缺 点
“高风险高收益”促进了投资者对公司的 广泛分析和监管
便于将公司管理者的收入与经营效益挂 钩
横向分散金融风险,提高了金融系统的 抗风险能力
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缺点
引发这一连锁反应的基本经济因素主要 包括三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一个信息技术革命;二 是金融创新;三是金融管制的放松。
美国银行业制度模式
双线的银行系统 单一银行制度 持股公司是银行扩展业务,推行全能型
银行的重要组织形式
英国银行业制度模式
清算银行为主 全能型银行
德国银行业制度模式
核心是主银行(Hausbank) 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ing)
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和挑战
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完善对银行间接 融资的空间形成持续的挤压
金融行业界限的模糊化: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
银行利差收入持续下降
对商业银行存在性的怀疑
比尔·盖茨认为“商业银行是即将消失的 恐龙”(盖茨, 1999)。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席威廉·伊萨 克(William Isaac)称,“银行业在经济 上正变得无关紧要(Irrelevant)了,甚 至是在政治上也几乎变得无关紧要了。”
不同的金融制度在配合各国经济运行和 协调各种利益冲突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两类基本利益 冲突
在以经济主体产权明确和所有权与经营 权分离为特征的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 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引出了两种基本的利 益冲突:第一类冲突是借款人与贷款人 的冲突(Borrower-Lender Conflict);第 二类冲突是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冲突 (Manager-Stockholder Conflict)。
经济学家吉弗利·米勒(Geoffrey Miller) 也宣称:“商业银行的‘陈旧过时’ (Obsolescence)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 实,所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语言表达上如 何更加委婉一些,让那些仍然心存梦想 的人更容易接受。”
美国著名金融专家兹维·博迪和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莫顿也提出, “我们 需要抛弃银行, 并以共同基金来取而代之” (博迪, 2000;黄达,2001)。
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优缺 点
通过银行对公司的代理监管可以降低监 管成本,优化监管效果
纵向分散金融风险,提高投资效率,促 进经济增长
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更适合于发展 中国家
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也存在缺 陷:
公平和效率问题: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 倾向于那些与它们建立了长期借贷关系 的公司,而其它的公司有可能得不到贷 款,或者融资成本过高,使这些公司在 市场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
银行管理学
代军勋 daijunxun@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8年9月
总体安排
第一讲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讲 银行资本管理 第三讲 银行负债业务管理 第四讲 银行信贷管理 第五讲 银行中间业务管理 第六讲 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 第七讲 银行风险管理 第八讲 银行绩效管理
第一讲 商业银行概述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功能 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和挑战 各国银行业模式 金融制度的构架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银行的经营目标和原则 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
商业银行
从一般意义上讲,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是依法接受活期存款,主要为工商 企业和其他客户提供短期贷款,并从事 广泛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金融制度的构架与冲突的解决
在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 融制度中,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间接 融资占主导地位,银行通过持股或控股, 实际上“拥有”所贷款的企业。在以美 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 中,金融市场相当发达,银行与企业极 少有股权联系。
在两种金融制度下,银行与中小企业之 间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没有太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