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所选取的过程离 A 点越近,运动时间越短,其阶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 A 点的瞬时速度,
故 C 正确;由 A 经 B 到 C 的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故 B 点虽为中间时刻,但
其速度不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D 错误.
【题后反思】 (1)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
运动.本题中由 A→C 的过程为曲线运动.
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B.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D.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栏目导航
22
解析:选 BD.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子弹不能看成质点,A 错误; 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子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 点,B 正确;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做质 点,所以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C 错误,D 正确.
B.物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5 2
m/s
C.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
栏目导航
29
解析:选 D.由-v =xt 可得:-v AB=11m/s=1 m/s,-v AC=
5 2
m/s,故 A、B 均正确;
程
栏目导航
9
2.速度与速率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v=ΔΔxt ,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__位__移__的方向.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_位__置___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 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_切__线___方向. (3)速率:_瞬__时__速__度___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实际_路__程___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_时__间___的比值,不一定等于 平均速度的大小.
栏目导航
11
1.质点的辨识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不在物体本身,而是要看研究的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不同 情况下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则不能. 2.“速度”的理解 “速度”一词在不同情境下可能表示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解决 具体问题时需要加以区分.
栏目导航
12
3.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 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4.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 Δv 的方向相同,由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决定(F=ma).
(2)所选取的时间或过程越短,该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过程内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
时速度.
栏目导航
30
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多选)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 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 A 和目的地 B 的直线距离为 9 km,实际从 A 运动到 B 用时 5 min, 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 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 C 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 数为 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栏目导航
23
2.(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其路程 解析:选 B.物体运动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选项 A 错误;物体 不运动,则它的路程一定为零,反之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零,则它一定静 止,选项 B 正确;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选项 C、D 错 误.
栏目导航
13
一、易混易错判断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 2.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 ) 3.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 )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
栏目导航
14
5.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 ) 6.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 ) 7.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 ) 8.甲的加速度 a 甲=2 m/s2,乙的加速度 a 乙=-3 m/s2,a 甲>a ( 乙. × ) 9.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 )
栏目导航
18
4.(人教教材改编题)(多选)下列运动可能发生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 0,而速度却不等于 0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在减小 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解析:选 AB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为 0,速度不为 0;速度变化量大 时,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时,速度一定增大;加速度减小时,速 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综上所述,选项 A、B、D 正确.
A.甲船向西运动,乙船不动 C.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向东运动
B.乙船向西运动,甲船不动 D.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栏目导航
25
解析:选 D.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以钓鱼岛为参照物,甲船向西运动, 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甲、乙两船的速度大小、行驶的方向应该是一样的,即 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故 D 正确.
栏目导航
27
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师生互动
1.区别与联系
(1)区别: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
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 Δt→0 时的平均速度.
2.方法和技巧
(1)判断是否为瞬时速度,关键是看该速度是否对应“位置”或“时刻”.
栏目导航
17
3.(人教教材改编题)(多选)下列对参考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 B.“地球的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以分针为参考系 D.“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解析:选 ABD.以河岸为参考系,水是流动的,A 对;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在公 转,B 对;时针转动是以钟表表盘为参考系,C 错;以地面为参考系,太阳东升西落, D 对.
栏目导航
5
第 1 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栏目导航
6
C 必备 知识 落实
一、质点和参考系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质__量__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__形__状__和__大__小__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 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_理__想__化__模__型___,实际并不存在.
栏目导航
26
【题后反思】 对参考系的三点提醒 (1)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 而言的,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选大地作为参考系. (2)在同一个问题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则必 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 (3)对于复杂运动的物体,应选取能最简单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物体为参考系.
栏目导航
16
2.(鲁科教材原题)以下 4 个运动中,位移大小最大的是( ) A.物体先向东运动 8 m,接着向西运动 4 m B.物体先向东运动 2 m,接着向西运动 8 m C.物体先向东运动 4 m,接着向南运动 3 m D.物体先向东运动 3 m,接着向北运动 4 m 解析:选 B.A 项,位移大小为 4 m;B 项,位移大小为 6 m;C B 项正确.
栏目导航
10
三、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_变__化__快__慢___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a=ΔΔvt =v-Δtv0. 3.决定因素:a 不是由 v、Δt、Δv 来决定,而是由mF来决定. 4.方向:与 Δv 的方向一致,由_合__外__力___的方向决定,而与 v0、v 的方向无关.
栏目导航
19
C 关键 能力 突破
考点一 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
自主学习
1.三个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1)质点不同于几何“点”,它无大小但有质量,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
决定,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2)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大小.
卷Ⅰ·T22: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7
卷Ⅱ·T22:实验:研究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016 卷Ⅰ·T21:v -t 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栏目导航
4
高考全国卷四年命题分析 命题规律
1.从题型上看,有选择题、计算题,试题新颖,难度中等. 2.考查知识点主要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等. 3.从整体命题趋势上看,题型向着选择题方向发展,且常把运动图象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规律综合在一个选择题中进行考查.
栏目导航
7
2.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_静__止___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 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_同__一___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__不__同__.通常以_地__球___ 为参考系.
栏目导航
24
3. (对参考系的理解)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附近海域是渔民祖祖辈 辈传统的谋生渔场.如图,中国海监 46 船(甲)和中国海监 49 船(乙),在钓鱼岛领海内开 展例行维权巡航.甲、乙两船并排行驶,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乙船内的船 员发现甲船没有动.如果以钓鱼岛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