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 血型与交叉配血

[诊断学] 血型与交叉配血

• 实验室检查见下表。
盐水法
患儿
-
产妇
-
木瓜酶法
+ +
抗人球蛋白试验
直接法 间接法
+
/
/
+
抗体放散试验 放散出IgG-A抗体
22
案例六
• 孕妇华某,28岁,血型O型RhD 阳性,3年前曾因IgG-抗A抗体 效价1:256致死胎。丈夫血型A 型,基因型AA型,RhD阳性。 怀孕前数月口服甘草、黄芩、茵 陈、大茵等中药。
• 某些病人特别是肿 瘤病人在生病治疗 时可能发生血型变 异。
12
用标准血清及标准红细胞鉴定 ABO 血型结果
标准血清+被检者红细胞
抗 A 血清 抗 B 血清 抗 AB 血清 (O 型血清)
+
-
+
-
+
+
+
+
+
-
-
-
标准红细胞+被检者血清 A 型红细胞 B 型红细胞 O 型红细胞
-
+
-
+
-
-
-
-
-
+
案例八、九
20
案例四
21
案例五
• 孕妇陈某,24岁,血型O型RhD阳性;丈夫A型RhD阳性,预产期 日入院。次日孕妇肝功能检查异常:ALT:369 U/L,TBIL:54µmol/L。剖腹生1子。3h后 婴儿皮肤、巩膜黄染明 显。肝功能检查:ALT:41 U/L,TBIL:298µmol/L。
• 用蓝光照射及白蛋白注射治疗黄疸进行性加深,全身重度黄染,送 上级医院,已错过换血治疗的最佳时间,婴儿病情进展成核黄疸, 大脑运动中枢受损。
治疗
观察 观察 蓝光照 蓝光照 观察 出院
23
案例七
案例八


AB
O
AB
O


25
案例九
• 父母O型 孩子B型?

26
一、红细胞血 型系统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 抗原
– 主要有5种。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以D抗原性最强。 – 粗略地称含D抗原的红细胞为Rh阳性,不含D抗原的为Rh阴性。我国Rh阴
• 但判决也同时要求谢小容有防止损害结果 发生的注意义务。即尽量注意保护自身安 全,防止各种危险情况发生,避免各种医 学文献上记载的损害结果出现。
• 天津医院抢救时未做Rh血型 鉴定,输入了AB型Rh阳性的 血。
• 第二次取钢板的手术不能再输 AB型Rh阳性血。
• 以后存在生育障碍。
31
案例十一
型人血清中,以IgG为主。 – 不是抗A和抗B的混合物。 – 识别A抗原和B抗原的共同表位。
8
一、红细胞血 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2、 ABO血型的亚型
• (1)A亚型
– A1亚型红细胞上有A1和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 – A2亚型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和少量抗A1抗体。 – AX亚型红细胞与B型血清不发生凝集或凝集反应甚弱,但却能与O型血清
-
6
+ + 0++
-
7
+ +++0
-
8
0 + 0++
-
9
0 0 +++
-
10
0 0 0++
-
抗人球蛋 白试验
+ + + + + + + -
35
思考题
1. ABO血型系统的分类? 2. 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3. 输血前为什么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4. 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判断? 5. 输血的原则? 6. 配血方法的选择? 7. 名词解释
• “免疫血液学”
2
血型系统
• 红细胞血型系统
– ABO血型系统,1900年,Landsteiner发现 – Rh血型系统, 1940年,Landsteiner和
Weiner发现
• 其他血型系统
– 白细胞抗原系统 – 血小板抗原及抗体 – 血清蛋白成分的抗原特异性
3
一、红细胞血 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
-
被鉴定血 的血型
A型 B型 AB 型 O型
加入O型血清:检出抗原性较弱的AX亚型红细胞。 加入O型红细胞:检出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与ABO血型系统无关的 红细胞异常抗体。
13
血型鉴定方法 -- 玻片法
14
血型鉴定方法 -- 微柱凝胶法
• 凝胶为填充物,只允许游离红 细胞通过
• 抗A管、抗B管、抗D管:含 抗体的凝胶,用于红细胞上A 、B及D抗原检测
所有的抗D血清发生反应,易被误定为Rh阴性。 • 做为供血者,弱D是Rh阳性。
– 如果将弱D血输给Rh阴性受血者时,仍有产生抗D抗体的可能性,因此 不能将弱D输给Rh阴性的受血者。
• 做为受血者,弱D是Rh阴性。
– 当弱D型人接受输血时应是Rh阴性血,否则可能产生抗D。
28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二)Rh血型系统 2、Rh血型系统的鉴 定
(一)ABO血型系统 4、ABO血型系统的临案床例四意义
• (1)输血:坚持同型输血。
• (2)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血型抗原免疫所 致的一种溶血疾病案。例主五、要六见于O型母亲、A或B型胎儿,可发生在第
一胎。 • (3)ABO血型与器官移植
案例七
• (4)亲缘鉴定、法医鉴定、疾病相关性调查等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 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及某种血浆蛋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抗原 成分的差异,受独特的遗传基因控制。
• 血型是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
• 血型系统: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抗原抗体 组成的血型体系。~1983年,已发现20 多个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400多种血型 抗原。
4
一、红细胞血 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案例一
• A或B抗原在胚胎期及出生时便能检出,但敏感性较低,到20岁左右时 才达高峰。抗原性终身不变,但到老年敏感性有所下降。
• A和B血型物质除存在于红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表面外,还广泛存在于 体液和分泌液中,以唾液中含量最丰富,脑脊液中无。
• 仅用抗D血清进行鉴定,粗略地 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类。
• 鉴定方法
– 完全抗体:生理盐水凝集试验 – 不完全抗体:胶体介质法、木
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 凝胶法等
29
一、红细胞血 型系统
(二)Rh血型系统 3、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1)Rh血型系统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 Rh血型系统一般不存在天然抗体,故在第一次输血时,不会发现Rh
发生凝集。血型鉴定时,应加O型血清,以防将AX型误定为O型。
• (2)B亚型
– 亚型不多见,临床意义不大。
9
ABO血型的亚 型
10
一、红细胞血 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3、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ABO血型鉴定:ABO血型抗体能在生理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抗原 结合而发生凝集反应。由于血液持续存在ABO抗体,所以血型鉴定必 须正反定型。
• 直接试验(正定型、细胞定型):用标准的抗A及抗B血清以鉴定被 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
• 反转试验(反定型、血清定型):用标准的A型及B型红细胞鉴定被 检者血清中的抗体。
• 只有抗原鉴定和抗体鉴定完全相符才能肯定其血型类别。
11
案例二
• 患者在生病进行治 疗的过程中,身体 状况不是始终保持 一致的,当血型抗 原有一方表达减弱 ,有可能AB型就成 了A型,或者B型就 变异成了O型。因此 ,也许三家医院存 在验错血型的可能 ,也可能三家医院 都没有验错,而是 病人血型出现了变 异。
• 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具有A或B抗原,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
ABO血型系统可分为四型:
血型
红细胞上抗原
血清中抗体
基因型
A
A
抗B
AA或AO
B
B
抗A
BB或BO
O

抗A,抗B
AB
AB
A、B

OO
• ABO三个基因组成六种基因型:AA、AO、BB、BO、AB、OO;A 、B为显性基因,O为隐性基因,所以只有四种表现型A、B、O、AB 。
A、抗人球蛋白试验 B、盐水介质法
C、木瓜酶法
D、蛋白酶法
E、胶体介质法
4.交叉配血的次侧为: A、受者红细胞+供者血清 血清 C、供者红细胞+受者血清 血清
B、受者 D、供者
42
测试题
6.最主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是:
A、ABO血型系统
5
一、红细胞血 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 人在出生前尚未产生抗体,出生后3-6个月才开始出现,至青春期达 高峰。产生抗体的功能可延续终身,但其效价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 低。
• 天然抗体:无明确的抗原刺激而天然存在的抗体,主要是IgM 。 – 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花粉、粉尘等与A或B血型抗原相似,通过隐 性刺激产生血型抗体。
(一)ABO血型系统 3、 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交叉配血试验 • 配血方法
– 1、生理盐水法:无输血史及妊娠史
– 2、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有反复输血史及妊娠 史,尤其是有输血反应史、生育过新生儿溶血 病婴儿的妇女、大量输血时须同时做供血者之 间的交叉配血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