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表示凝集,-表示无凝集
对抗血清的要求※
①高度特异,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
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 ABO
血 抗B血清效价在1:64以上。 型 鉴 ③高亲和力,15秒内出现凝集,其强度 为3分钟时凝块>1mm2。 定
②高效价,抗A血清效价在1:128以上,
④无冷凝集素。
⑤无菌。分离血清后56℃,30min灭活。
型 (2)立即水平离心1000r/min, 10min. 鉴 定 (3)观察及判断血型结果①阳性:对照管细胞沉
淀在管底,检测管凝集块在胶上或胶中。 ②阴性:对照管和检测管细胞沉淀均在管底。 ③试验失败:对照管细胞在胶上或 胶中,应重新做试验。
(4)报告方式:同生理盐水法。
注意事项
ABO 血 型 鉴 定
【注意事项】
交 1.如果对患者的输血史或妊辰史不明, 叉 必须使用48h内的标本。 配 血 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
( 盐 水 凝 集 法 )
3.配血后,受血者/供血者的全部标本 须于2~6℃冰箱保存7d以备复查。
交 叉 配 血
( 盐 水 凝 集 法 )
【方法学评价】
本法简易、经济、快速,缺点是
仅用于检查ABO血型系统的IgM 血型抗体是否相配,不能检出不 相配的IgG血型抗体。
( 盐 水 凝 集 法 )
查找原因。
②异型配血时,主侧无凝集无溶血,次侧
有凝集无溶血,可以输少量血;如主侧、
次侧均不凝集或主侧凝集,不能输血,
需查找原因
交 叉 (1)受血者xxx(X型)血清+供血者xxx 配 (X型)红细胞 凝集与否及强弱程度 血 ( (2)供血者xxx(X型)血清+受血者xxx
交叉配血试验的注意事项
1.用于交叉配血的病人(受血者)血液标 本应该是抽取的新鲜血,供血者的标本是
刚从血袋剪下来的原已加热封闭两端小管
的血液。

2.采用试管法作交叉配血试验,最好
不用玻片法。
3.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去除血浆,预防 纤维凝块的形成。 4.配血管中发生溶血现象,表明有抗原抗 体反应同时还有补体参与,是配血不合的 严重情况,应十分重视。
正定型结果分析
抗A血清
抗B血清
抗A、B血清

被 检 红 细 胞

+ +Leabharlann AB 型反定型结果分析※ (被检血清和标准红细胞)
+A型RBC
被 检 血 清
+B型RBC
+O型RBC
血型
A型 B型 O型 AB型



- - - -
+ +



注意:被检血清+O型RBC凝集,应考虑含有不 规则抗体或其他血型抗体。应追踪。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医学检验系 陈丽华
一、ABO血型鉴定
盐水凝集法
玻片法 试管法
凝胶微柱法
血型鉴定原理 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
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
情况判断血型。
常规的方法包括正向定型与反向定型
正向定型※:已知抗体特异性的血清
检查红细胞抗原
反向定型※:已知血型红细胞检查血
DS1滴
次侧配血管
判断配血是否相合
交叉配血凝聚胺介质法操作示意图
【方法学评价】
交 叉 配 血
( ) MPT
聚凝胺介质法可加快凝集反应速度,使 原来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红细胞的抗
体发生凝集,提高反应灵敏度,能检测
IgM、 IgG等引起溶血反应的几乎所有
规则与不规则抗体,适用于各类输血患
者的配血。故该法具有快速、灵敏、结
( 凝 胶 微 柱 法 )
1. 离心机选择:一般使用微柱凝胶卡专用 水平离心机。使凝集复合物不偏向一侧, 特别是阴性结果不偏向管底之一侧,以 免造成弱阳性假象。 2. 操作:每种微柱凝胶卡分为反应腔和凝 胶分离柱两部分。向反应腔内要先加红 细胞,后加血清或抗体。※ 3. 离心:为了应用不同离心半径和不同离 心机进行凝胶试验,应通过试验设定每 台离心机的最佳时间和速度。
清抗体
正定型结果分析※
抗A血清
抗B血清
抗A、B血清

被 检 红 细 胞



A 型
正定型结果分析

抗A血清
抗B血清
抗A、B血清

被 检 红 细 胞


B 型
正定型结果分析
抗A血清
抗B血清
抗A、B血清

被 检 红 细 胞
— —

O 型
注意:正定型时抗A(-)抗B(-)抗A、B 管(+),应考虑到是否为亚型。应追踪。
果可靠、能捡出完全抗体及不完全抗体
等优点。
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法)
【方法学评价】本法是确定不完全 抗体最可靠的方法※,但操作较 繁琐,需多次洗涤,需要时间常, 试剂较贵,故始终未能成为临床 常规的配血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1.进一步验证受血者和供血者血型鉴 定是否正确,发现ABO系统的不规则抗体, 以避免血型鉴定错误而导致的输血后的严 重溶血反应。
1.生理盐水凝集法
原理
ABO ①ABO血型抗体一般是IgM,属于完全
血 抗体 型 ②IgM抗体分子链较长,能克服红细胞表 鉴 面排斥力,同时分子量较大,它能与相 定 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在生理盐水中发生
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IgM抗体凝集红细胞示意图
IgM在盐水介质中产生凝集
①玻片法:
操作简单,不需要离心,适于大规 模血型普查。 反应时间长,易忽略较弱的凝集而 导致定型错误。不适于反定型。
盐 水 凝 集 法 )
报告方式
(X型)红细胞 凝集与否及强弱程度 (3)受血者xxx与供血者xxx配血是否相合
DC1滴
PS1滴
主侧配血管
1000r/min 离心1min 观 察 上 层 液 有 无 溶 血
轻摇试管
肉眼观察有无凝集
有凝集
PC1滴
DS1滴
镜检证实 无凝集
次侧配血管
交叉配血盐水介质法操作示意图
5.盐水配血试验阴性,但有反复输血史或 妊娠史的受血者,应加酶法、抗人球蛋白 法等配血。 6.为确保输血的安全,应输同型血。
三、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的异常及其克服 办法
(一)责任性错误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技术并不复杂,
因配血错误而导致输入不合血液的事故中,
大多数是因为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操作
过程中精神不集中所致,因此为杜绝责任
性错误首先应该熟悉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二)假 阴 性
1.标准血清不符合要求 2.被检红细胞抗原性减弱
3.红细胞悬液浓度配置不当
4.将溶血反应误认为不凝集
5.血型物质的中和作用
(三)假
2.冷凝集


1.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3.全凝集与多凝集
2、聚凝胺介质配血法(MPT)※
【原理】:①聚凝胺是带有高价阳离子的多聚 季氨盐,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 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细胞间排斥力, 缩小了其间之距离,出现非特异性凝集。 ②低离子强度溶液降低红细胞的Zeta电位,可 进一步增加抗原抗体见的吸引力。 ③枸橼酸盐解聚液可消除聚凝胺的正电荷,使 非特异性凝集消散,但IgM或IgG类血型抗体 与红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凝集不会散开。
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解决办法
⑤如怀疑血清中有抗A1,可用数份A2红细 胞标本进行检验。 ⑥如果试验结果未见凝集,应将反应管至 少在室温和40℃分别放置30min,用显 微镜检查。 ⑦若怀疑是由于抗原减弱造成的正反定型 不符,可进一步做木瓜酶试验、直接抗 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等加以鉴别。
ABO 血 型 鉴 定
交 叉 配 血
交 叉 配 血
( ) MPT
DC1滴
PS1滴
LISS液 0.6ml
加凝聚胺2滴, 混匀15s
弃去上清 不凝集:试剂无效 1000r/min 离心1min 主 侧 、 次 侧 配 血 管 凝集 离 心 1 分 钟 加解聚液2滴
主侧配血管
1000r/min 离心1min
混匀
PC1滴
ABO 血 型 鉴 定
ABO 血 型 鉴 定(玻片法)
抗A血清1滴
加5%红细胞悬 液1滴,混匀 连续转动玻片 1~5min
凝 集
抗B血清1滴 抗A+B血清1滴
无凝集
镜检证实
②试管法:
ABO 血 型 鉴 定
需时间短,适用于急诊定型。 可正反定型。
可发现亚型或较弱抗原抗体反
应,结果判断可靠,为常规检
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反应(主侧交叉 配血※)
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反应(次侧交叉 配血※)
献血者
红细胞 血清
受血者
红细胞 血清
交叉配血目的 ①发现ABO血型鉴定的错误。
②发现不规则凝集素。如冷凝集素。
③发现其他血型抗体和一些不规则抗体。
(三)交叉配血方法
1、室温盐水配血法(只能检出IgM型
ABO血型鉴定错误可以引起严重的后
果。
鉴定结果错误因素主要有技术问题及
ABO血型本身的问题。
二、交叉配血
(一)交叉配血的重要性
交叉配血是在输血前必须做的试验。 交叉配血中最重要的是ABO血型配合, 必需ABO血型相同,且交叉配血无凝 集才能输血。
(二)交叉配血一些基本概念
概念:是检查供血者与受血者是否含有不相 合的抗原合抗体成分的试验,主要是检查受 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献血者RBC的抗体。
( 盐 水 法 ) 注 意 事 项
2.凝胶微柱法
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和亲合效应 亲合效应: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AB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