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教学设计
《乙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说明:本模块学习要求
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
催化氧化)及主要用途
深广度要求
仅限课标中所列常见代表物的学习,官能团概念、其他内容暂不作要
求,将在选修模块学习。

2、教材地位和作用:
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
觉亲切、熟悉的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
模块的乙醇教学应该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
学生借助这种熟悉的有机物,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烃的含氧
衍生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
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
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同时乙醇也是高考的重点物质之一,在各年
各地的高考试卷中都曾有所体现,所以在学习中必须给与高度重视。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掌握乙醇的组成、主要性质及用途。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实验探索,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观察生
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了解研究有机物
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运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养成团队合作的品质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受乙醇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
习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化学性质(催化氧化反应和置换反应)
教学难点:经历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的过程,规范实验操作的要领。

二、学生分析:
1、知识储备
初中时学生对生活中常见到的酒有所了解,对乙醇的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用途也已初步接触;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2、认知方式
高中学生的思维由经验型、直观型思维向抽象型、理论型思维转化
3、学习方式
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情分析,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以及启发式教学法。

重难点突破:从动手实践,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深度思考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问题1:关于乙醇,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①生活中含有乙醇的物品如:酒、料酒、医用酒精等。

②乙醇汽油
③酒后不能驾车…
情景1:展示生活中与酒相关的图片。

过渡: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知道乙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它都具有哪些性质呢,是什么原因决定的呢?带着问题请大家通过阅读教材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并填写到导学案上。

然后让学生对比乙烷和乙醇的结构式并指出区别和联系,从而自然引出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强调指出有机物的研究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并说明以后我们将在选修五中具体研究。

继续引导:
问题2:我们都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对比水和乙醇的结构,想一想,乙醇还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和用途呢?
情景2:百度信息:乙醇钠(C2H5ONa)是制备一些镇静类药物的原料。

问题3:乙醇是怎么制出乙醇钠的?
小组探究1:目的:探究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学生观察发现水和乙醇中均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很容易想到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我顺势抛出另一问题: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
投影展示钠与乙醇反应的微观原理,加深学生的理解。

思考:请跟据乙醇的分子式(C2H6O)和碳的四价结构理论,推测其还可能有其它结构吗,若有请写出对应的结构式?(模型)是乙醇吗?
问题4:除了以上性质我们知道乙醇能燃烧,是良好的绿色燃料,请同学们在学
案上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那么乙醇还有其他性质吗?请看下面
两张图片上的神奇变化,你想知道原因吗?(投影展示)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吧。

情景3:展示工匠制作铜、银器的图片:
激发兴趣目的引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实验的探究
小组探究2: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分组实验)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

学生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并对比实验前后液体气味的变化。

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铜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带着学生从现象写方程式,告诉学生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是乙醛,实质是乙醇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学生通过对比乙醇和乙醛的分子结构,从原
子守恒的角度书写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方程式,2CH3CH2OH+O2Cu或Ag 2CH3CHO+2H2O。

情景4:关注时事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问题5:交警如何检测酒后驾车?
小组探究3:目的:通过乙醇与强氧化剂的反应验证乙醇的还原性由生活中交警查酒后驾驶的实例,引导学生如何用化学知识去解释这一现象。

归纳整理:
总结乙醇的化学性质,通过结构决定性质来对对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的分析,深化对羟基、官能团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

课堂反馈:见学案(学以致用,检验效果,限时完成,依时而定,灵活掌握)
作业布置:1、课后及导学案习题
2、请通过网络查找喝酒时为什么有的人一杯酒醉,而有的人确千杯不醉呢?
五、板书设计(小结)
使知识系统化,明确本节知识的脉络,突出重点:有机化学研究的方法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各教学环节中,我将力争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3)通过探究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实验及原理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