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假设案例法

会计假设案例法


7
案例分析1
张三投资了10万元开了一个包子铺, 名字叫做“天津二如包子铺”。包子铺经 过一年的惨淡经营取得6万的利润。张三从 6万的利润中拿出两万去赌博,输的一干二 净。 • 张三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将这两万作为 企业的费用,冲减企业利润,这么做正确 么?
8
• A 同学 • 我代表第一小组回答问题,我们组认为张 三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 企业会计人员核算的主体是包子铺。 • 刚才我们讲过会计主体的本身的交易或事 项不包括所有者的个人财务收支,因此张 三的个人财务支出应当与包子铺的交易或 事项区分开来。不应将其赌博损失两万作 为企业的费用,冲减企业利润。
26
• 2.意义
–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明确了何时记账、 算账和报账。 –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 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 使权责发生制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前期、后期的 差别,出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出现了了应收、应付、预收、 预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
27
(四)货币计量假设
1.含义: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 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计量
28
• 在我国,企业会计通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 位币。 •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 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 币。 •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 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企业“本身”的含义: 1、不反应: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2、不包括:企业投资者个人的财务收支
6
• 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 济活动 ——会计主体只核算自身发生的各项交易或 事项,记录和反映本企业自身的各项生产 经营活动。 • 把企业与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投资 者、关联方企业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的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准确提供反映企 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12
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法人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法律主体
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的财产、能够承 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 法律关系。
会计主体
应具备的条件是:有独立的资金,能独立开展经 济活动或财务活动,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组织。
13

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如企业事业单 位,也可以是非法人,如合伙企业经营活 动; • 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中的内 部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如企业 的分公司或企业设立的事务部; • 可以是单一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 组成的联营公司或企业集团,如由若干个 子公司和母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等。
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的前提
如果企业发生破产清算,交易 或事项应采用不同于持续经营的 方法确认、计量交易或事项,应 当采用破产清算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20
案例分析4

长城公司购入一条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为l0年, 考虑到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 • 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 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 过程。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前提下,固定资产就应当 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 史成本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所生产的相关产品 成本中。 • 如果长城公司如果发生破产清算,是否可以继 续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确认固定资产价值呢?如果 不是,那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32
会计基本假设
界定了会 计工作的 空间范围 界定了会 计工作的 时间范围 分为年度、 半年度、 季度和月 度。 在我国, 企业会计 通常以人 民币为记 账本位币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会计基本假设
33
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
明确会计主体
……
界定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提 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29
案例分析5
• 中泰对外贸易限公司,主要经营纺织、 服装、机电、五金、化工等各类商品的进 出口业务。其业务收支主要是以美元为结 算货币。 • 中泰公司可以采用那种货币为记账本位 币么?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又应该采用那 种货币?
30
• 中泰公司可以采用美元为记账本位币,但 是在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 币。
3、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是持续经营的补充
4、货币计量- 核算的必要手段
一、会计主体
1、含义 :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 单位或组织,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 简单地说,为“谁”做账,“谁”就是 会计主体。
• • •
5
(一)会计主体
• 明确会计主体: • 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 项的范围。 • 才能将会计主体本身与其他会计主体的 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23
三、会计分期假设 • 1.含义
–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 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 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 制–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 度。 – 其中: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 期。
25
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 既:自公历1月1日——12月31日止。 短于一年的会计期间统称为会计中期。
16

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 计主体,需要以公司为主体核算公司的各 项经济活动,以反映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另一方面每只基金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 但需要单独核算,并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 露基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因此,每 只基金也属于会计主体。
17
思考问题
你拥有一家旅行社和一家洗衣店。但这两家 独资企业是分开经营的,是两个独立的会计 主体。你购买了一辆私人汽车,此项交易是 否与两家企业有关?为什么?
学习情境一
子情境1 认识会计
建账
任务4 会计假设认知
我投资的企业 情况如何 需要定期了解
我 进们 行为 核哪 算个 企 业
货 币 计 量
我们一定要使企业能够持续经营
2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为确定资产计价和收益提供基础
34
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
会计要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破产的 情况下进行会计核算。
35
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
分期
会计要为特定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 清算的情况下分期进行会计核算。
36
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为特定会计主 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分 期进行会计核算。
31
•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 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会 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为了实现会 计目的,必须综合反映会计主体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要 求有一个统一计量尺度。 •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 度,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只 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总量上进 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 • 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 情况,所以,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 币作为计量单位。会计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的 同时,要以实物量度和时间量度等作为辅助的计量尺度。
11
(一)会计主体假设
2、 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人员 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为会计 人员的核算提供了立场。
• •
A从B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
A会计主体
A主体作材料购入的核算,
B会计主体
B主体作销售商品核算, 收入增加、债权增加
材料增加、负债增加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建立的基础。
14
案例分析2
既是会计主体 但不是法律主体 既是会计主体 也是法律主体
东海企业集团
A母公司
B母公司
A1子公司 A2子公司
A3子公司
B1子公司 B2子公司
B3子公司
15
案例分析3
• 南方基金管理有有限公司管理了10只证券投 资基金。对于该公司来讲。 •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法律主体么?是会 计主体么? • 这10只证券投资基金是法律主体么?是会计 主体么?
37
上述四项基本前提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会 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持续 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界定了会计主体的核算时 间范围,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活动提供了量度 工具,他们共同构成了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即:——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为特定的会计主体
——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
——分期进行会计核算。
9
• B同学 • 我代表第三小组发言。我们小组非常同意 第一小组的说法。 • 我们任务如果不讲张三的个人行为与企业 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那么所记录 的会 计信息则不能准确反映包子铺本身的财务 收支和利润情况。容易照成账务混乱。
10
• 刚才几个小组的发言十分正确。作为一名 合格的会计人员,我们应坚守我们的职业 道德,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业务处理, 应当将企业本身的交易或事项与企业所有 者、关联企业的的交易区分开来。
2. 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会计分期”前 提条件,解决财产计价、费用分配和收益确定等问题。 例如,固定资产应按原值入账并按期计提折旧;长 期待摊费用应按其受益期进行摊配等,都是建立在这 一假定之上的。 正是在这一假定的基础上,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方 法和程才得以保持稳定,才能按正常的情况反映企业 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