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专业PPT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个方面:
(1)基因工程:生物遗传物质——核酸的分离、提取、 体外剪切、拼接重组以及扩增与表达等技术。
(2)细胞工程:细胞(也包括器官或组织)的离体培 养、繁殖、再生、融合及细胞核、细胞质及染色体与 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的移植与改建等操作 技术。
(3)酶工程:利用酶,借助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和生 物传感器等新技术、新装置,高效优质地生产特定产 品的技术。
第三章
细胞工程技术概念
细胞 : 生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 位。
细胞工程:以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按照人们的意志设 计改造细胞的某些遗传性状,培育出新的生物改良品 种或通过细胞培养获得自然界中难以获得的珍贵产品 的新兴生物技术 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重组和遗传物质转移等
三、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1. 单克隆抗体与疾病诊断
妊娠试验
已有几十种。
FDA批准上市的McAb产品 2. “生物导弹”
McAb接抗癌药物 →体内McAb只与该肿瘤细胞特异 性结合→抗癌药物专一、靶向到肿瘤细胞 小鼠的免疫球蛋白 McAb免疫球蛋白分子中含有人免疫球蛋白分子片段
血清在培养液中的主要作用:提供
①维持细胞生长所需的激素和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激素、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②细胞贴壁或铺展所需的细胞因子, 纤维粘连素、铺展因子、胎球蛋白等;
水解乳蛋白 胶原
乳白蛋白的水解产物
动物真皮(豚鼠、牛)或大鼠尾腱来源的组织提取
物
胚胎浸液 鸡胚和牛胚
2. 合成培养基
根据天然培养基的成分,人工设计模拟合成 特点: 一定化学组成 主要组分:氨基酸、维生素、糖、无机盐、 其他一些辅助因子。 RPMI-1640、DMEM、TC199、Eagle’s MEM等。 只能维持细胞的生存(基础培养基) 须补充部分天然培养基, 血清 一般为10%~20%。
(4)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给微生物提供最适宜 的发酵条件以生产特定产品的技术。
生物技术的依据和出发点:生物有机体的种种机 能,是生物在生长、发育与繁殖过程中进行物质合成、 降解和转化的能力(即利用其新陈代谢的能力), 反应器、代谢反应、酶、特定的遗传基因 核心基础: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工程菌株”或 “工程细胞株” 使酶工程或发酵工程生产出更多、 更好的产品,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特别是 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
第一节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 生物体内某一块组织,用酶消化法分散成 单个细胞,接种至特定的培养容器中并给予必要的生 长条件,使其在体外生长繁殖的技术。
细胞生长所需的培养条件: 1. 足够的营养,
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
2. 生长环境,合适的温度、pH值、无菌条件。
一、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的培养: 先在无菌条件下用消化酶将组织
3)生产的生物药物可综合利用
代谢物和菌丝体;诱变选育良种;加入前体培养法
Hale Waihona Puke 4)体内酶的转化作用,使复杂、难反应能专一、迅速
3. 植物来源
植物中的蛋白质、多糖、脂类、核酸等
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和利用 4. 化学合成 氨基酸、多肽、核酸降解物及其衍生物、维 生素、激素 结构改造以高效,长效和高专一性
5. 现代生物技术产品
预防
诊断 疾病的制品
治疗
二、分类
(一)按来源和制造方法
1. 动物来源 动物脏器 资源丰富
家畜: 猪、马、牛、羊
家禽: 鸡、鸭
海洋生物:海带、鲨鱼、海蛇
2. 微生物来源 优点:
发酵法
1)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2)培养、繁殖快、产量高、成本低,
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不受原料、运输、保存、季节和资源供应影响
7. 重组疫苗与单抗制品: 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疫苗(酵母)、乙肝基因疫苗 (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疫苗、CHO细胞)、艾滋病疫苗和 肿瘤疫苗等。 己开发的 McAb有 72种,多用于治疗难治性疾病如 预防移植物急性排斥、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
8. 基因药物:
应用于基因治疗目的的DNA片段重组药物。 基因治疗: 将外源基因导入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遗传性疾病、肿瘤、艾滋病、囊性纤维变性、糖 尿病和心血管病等。
分散成单个细胞,用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使其在体 外合适的条件下生长繁殖的技术。 细胞培养的对象 组织培养的对象 器官培养的对象 单个的细胞, 组织块(0.5~1mm), 器官的一部分或整个器官。
(-)动物细胞培养特征
动物细胞分类: 贴壁依赖性细胞 贴壁 大多数动物细胞
非贴壁依赖性细胞 悬浮 血液淋巴细胞、肿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转化细胞系 兼性贴壁细胞 附壁或悬浮
基因工程 7.5升大肠杆菌发酵 5mg , 成本几十美分。
(二)快速、精确
试剂盒
有效的早期诊断( 遗传病、病毒引起的
疾病和癌症等)。
McAb检查妇女妊娠
比用抗血清法检查提高了灵敏度,怀孕后 8 天得知, 准确率100%
(三)低耗、高效
“酶”催化化学效应,无需高温、高压和强酸碱等 → 大大降低能耗的成本、能耗。 例:L-苹果酸生产(生物技术) 产氨短杆菌 →收集菌体→固定化细胞→ →L-苹果酸
将人免疫球蛋白重链C区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发 育成转基因小鼠,用特定抗原免疫 → 得人型化 McAb 。 3. 基因治疗 “基因打靶”技术
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到细胞基因组的某一确定位 点上,因而能对缺陷基因进行原位修复。
4.生物技术的各个环节 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他不断涌现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 将得到广泛应用。
3. 基因诊断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80年代中期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体外扩增基因的方法
产前和症状前基因诊断:苯丙酮尿症、珠蛋白合成障碍性 贫血、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甲型血友病、乙型血友病、 成年型多囊肾、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等遗传病
4. 基因治疗 因单一结构基因即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缺陷 所引起的遗传病。
2.传代培养(或继代培养,subculture)
将细胞悬液转接分装到≥两个瓶中培养
传代培养。
分裂次数:正常细胞有限 一 般 人 正 常 细 胞 可 传 代 50 ~ 60 次 有 限 细 胞 系 (finite cell line), 传代过程中可无限制生长繁殖的细胞系 连续细胞 系(continuous cell line)或已确立的细胞系 肿瘤细胞
(三)动物细胞培养的营养条件
1. 培养基 1)天然培养基 成分复杂、来源有限
血清、水解乳蛋白、胶原、胚胎浸液等。
动物血清:
主含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激素、其他对维 持细胞生长繁殖和保持细胞生物学活性不可缺少的未 知因子,促进细胞贴壁、中和有毒物质以保护细胞。 缺点:来源困难,成分不确定,使得细胞生长过程不 易检测控制。
原理:延胡索酸→ L-苹果酸
成本比化学合成降低几十倍。 人生长激素(治疗侏儒病) 一个患者每年需用量 50个死人的垂体中提取
基因工程生产
价格为1/4提取,不需依赖死人脑。
(四)副产物少、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疫苗的生产
常规方法
用血液,成本高,可带来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现代生物技术
用大肠杆菌
如乙肝疫苗,凝血因子等→大大改进使用的安全性。
在细菌、酵母菌、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等不同的 细胞内能得到高效表达的载体
将不断地构建成功,大幅提高基因工程的生产效率。 生物技术后处理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将迅速发展有目的地修饰、改造乃至重新组建
第二章
第一节
一、概念
生物药物与生物技术 药物概述
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
利用生物体及其成分 综合利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组织免 疫学、物理化学、药学原理、方法加工制造的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主要类型
1. 细胞因子干扰素类:IFN-、 IFN-β和IFN-。 IFN-有 lb, 2a, 2b等 2. 细胞因子白介素类和肿瘤坏死因子类: IL-2和突变型白介素-2;TNF-和TNF受体。
3. 造血系统生长因子类: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巨噬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 M-CSF )、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GM-CSF )、红细胞生成素( EPO )、促血小板生 成素(TPO)、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等。
治疗 : 导入正常基因 →校正缺陷基因引起的 DNA代谢 异常及细胞突变→使之恢复正常功能。
(二)未来医药卫生领域中的生物技术展望
1. 转基因动物生产的“转基因药物” 1978年 把人tPA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发育成转基因小鼠 并证明在其乳汁中能得到tPA 美国DNx公司的“制药工厂” 环球基因药物公司 基因酶公司 英国药物蛋白公司 转基因猪 转基因奶牛 转基因山羊 转基因绵羊
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
重组活性多肽
活性蛋白质类 基因工程疫苗 McAb 多种细胞生长因子
利用转基因动、植物生产的生物药物 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天然蛋白质 创造自然 界没有的而功能上更优良的蛋白质类生物药物
第二节
一、概念
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 , Biotech Drugs ) : 以 DNA重组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 生产的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和 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优越性
(一)不可取代性
植物品种改良
杂交育种
生长、发育快,体重速
基因工程改良品种基因资源的来源可不受限制 牛(猪) 生长激素基因鱼 增
人血红蛋白基因 猪体内 生产人的血红蛋白,分离, 可作为人血液的替代物。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抑制生长激素不合时宜的 分泌, “肢端肥大症” 的特效药) 50万个羊脑 5mg样品,化学法 300多美元/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