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A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A

师高等专科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美学考试试卷(A) 考试时间:2016年1月5号时间:14:00~16:00 考场:文E303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晋南北朝时代,著名诗人、思想家嵇康写过一篇《声无哀乐论》。

2.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在感知的层面上也就是美的特点问题。

一般说来,美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形象性、情感性、超越性。

3.在观察方式上,中国画采用类似鸟瞰的散点移动透视视点,西方油画选择焦点透视法。

4.英国的画家和美学家荷迦兹在《美的分析》一书中说:波状线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

蛇行线可以称之为“富于吸引力的线条”。

5.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美学史上曾流行过几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如柏拉图的美学;第三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如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的美学研究。

6.真正的艺术就在于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这种形式创造也就是一种审美变形活动,它一方面表现为“简化”,即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

另一方面就是“构图”,即线、色的关系和组合。

7. 多样统一被称为形式美最高级的组合规律。

8.在西方传统中,将悲剧分为四类:命运悲剧、灾难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9. 1750 年,德国的鲍姆嘉登根据他在大学的讲义出版了关于感性学的著作。

10.18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画与诗的界限》中深刻揭示了造型艺术与语言艺术的特殊规律。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美学家中不主模仿说的是( 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2.燕山雪花大如席"所用的想象的形式是( A )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再造联想D.对比联想3.崇高与壮美的涵在性质上(A )A.是一致的B.有一些共同点C.根本不同 D.差异很大4."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B )A.自然美与艺术美 B.艺术美与自然美C.自然美与艺术美 D.艺术美与现实美5.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C )A.美在无意识B.美在愉快 C.美在距离D.美在形式6.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C )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 C.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7.悲剧性冲突源于( A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B.人物的过失 C.自然的灾难D.日常生活的不幸8.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容的人是( B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D.9.美国哲学家珊·朗格提出了( B )A.艺术直觉性 B.艺术符号说 C.艺术模仿说D.艺术游戏说1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D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C.净化情感冶心灵 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审美变形:所谓的审美变形,是指人类运用想象力,通过激活和塑造人类精神活动所获得的意识形态材料,使它们摆脱认识属性与伦理属性的功利性束缚,从而使人类与对象世界的审美关系得以表达出来。

2.有意味的形式说:20世纪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在视觉艺术中,是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

所谓“意味”乃是这种唇形式背后隐藏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

这样,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3.审美幻象:审美幻象是指主体方面的艺术感觉与对象的审美结构在艺术世界中所形成的一种假定性的统一关系。

4.艺术的审美价值: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以主体的想象力为根源而产生的一种属于艺术自身的价值属性。

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作品所展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人们充分体验到人类艺术创造的精神魅力。

它是一种超越于艺术认识价值之上的艺术价值形态,还是一种超越于艺术伦理价值之上的价值形态。

5.雕塑的审美特征:(1)雕塑对物质材料的选择有更严格的要求,如易于塑性,不易变质;(2)容与形式之间的统一,思想意蕴与外在形式的完美统一;(3)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雕塑受到静止的空间结构的制约,无法动态地展示一个完整的时间,而只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瞬间加以表现,比如用暗示的手法来化静为动。

总之,以静态的方式来暗示某种丰富的含义和意境,是雕塑艺术的根本特征。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怪诞的审美价值是什么?答:①怪诞艺术的抗恶价值:唤起对丑恶的注意:二桃杀三士——公接、田开疆、古冶子都是为了引起对丑恶的警醒②怪诞艺术的益智价值:怪诞艺术的构成原则,就是用正常的构成反常和超常的。

因此,怪诞艺术思维实际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反向思维;③怪诞艺术的震撼价值:人的生活是需要震撼的。

熟悉、适应的生活往往让人出于一种麻木、冷漠、迟钝的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人的心理、生理的发展。

平庸、平常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到没劲、乏味,于是渴望刺激。

现实的刺激又具有负面的作用,于是转而在艺术中寻求虚拟的刺激。

④怪诞艺术的快感价值:怪诞艺术由滑稽形式与丑恶容构成,它所引发的快感就与滑稽、丑恶有关。

怪诞艺术中的滑稽引发的快感有嘲弄、顿悟、自信的快感;⑤怪诞艺术的威慑价值:凶恶可怕的形象能够驱赶邪恶,并且越是凶恶可怕驱赶邪恶的威力也越大。

但人们要想创造出最凶恶最可怕的形象,光靠摹仿现实已无济于事,于是就开始用超现实的生命化构成方式。

即在想象中赋予所有的形态以生命,把一件东西或它的任何部分改做成魔鬼的形象,使其能与任何潜在的入侵者匹敌。

由于运用了生命化方法,因而创造出来的形象必然是人的变形、人与动植物的混杂等。

2.黑格尔将艺术分类为几种类型?其艺术分类的最大特色是什么?答:第一类是象征型艺术,以建筑为代表、其特点是物质压倒精神;第二类是古典型艺术,以雕塑为代表,其特征是物质与精神达到平衡;第三类是浪漫型艺术,以绘画、音乐和诗歌为代表,其特征是精神超出物质。

特色:黑格尔的艺术分类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基础上的,而且为适应自己的美学体系,常常对艺术作为人为的曲解,但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划分各门艺术,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对后人影响巨大。

3.悲剧与崇高在本质上的联系?答:①在本质上悲剧与崇高是一致的。

②崇高与悲剧的本质所体现的都是在实践主客体之间的尖锐斗争中,主体暂时失败而终将胜利,主体终会迫使客体与其相统一的动态趋势,烙有深刻的斗争印痕,间接地肯定正义的力量。

③但是,悲剧显示的本质要比崇高更深刻、更明显。

4.人的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答:在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中,在美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然这样强调人的在美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否定人的外在美,外在美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这一方面是因为外在美是客观存在的,在生活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人在外在美是美化生活所必需的;另一方面人的在美不是抽象的、不可感知的,它必须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外在美又不是可有可无的,况且人体的美丑往往会把人的在美或丑表现得更突出、更充分,如果一个人外表心灵都美,则是锦上添花,会使人的美更和谐完美,这就要求我们美化自身的时候,既要注重外在形象的美化,更要注重在心灵的塑造,努力做到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五、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1.怎样理解自然美的文化价值?①启发智慧,激发创造。

自然美能开阔人的智慧,增长知识和学问,同时,感受自然美的冶和启迪,激发出旺盛的创造力。

②冶性情。

提高境界。

由于自然美的自然形式特征与社会生活、人的品格情操有某种“契合”,人们赋予自然美以种种象征意义,许多杰出人物都是由自然美的染、启迪、感悟,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的。

如郭沫若。

③愉悦身心,丰富生活。

自然美价值功用的重要表现,就是能愉悦人的身心,即使人的身体健康舒适,精神畅怡愉快,生活丰富多彩;自然美快适人的生理的价值较之其他形态的美突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美的宜人性。

(二)是主体审美的生理参与性。

(三)是精神愉悦对生理快适的强化性;在愉悦人的心理方面,自然美有独到的优越性,因为自然美的魅力就在于它到处充满生机,为人们的审美心理活动,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④和合天人,通融群己。

所谓和合天人,是指自然美能够促进人与自然更高层次的和谐。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来说就是能够促成“天人合一”。

所谓通融群己,是指人们通过自然美可以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沟通与交融,从而促进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审美教育有何特点?它有规律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特点:①诉诸感性: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

②潜移默化:“化育”。

③能动性:审美教育能让人从中获得充分的自由,这不仅表现在主体对于美育的冶是心甘情愿的,而且表现在主体接受美育时能够表现出主体能动的创造性。

规律:①从审美教育可实施的角度来讲,审美教育总是与艺术、文化教育分不开的。

直到今天,我们强调美育时,依然还在以各级学校开设主要的艺术课程作为主要的审美教育形式。

②从审美教育的功能角度来讲,尽管各个时代对审美教育的要求和目的不一样,但始终是将审美教育跟人的道德休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人性的完美联系在一起。

师高等专科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美学考试试卷(B)考试时间:2016年1月5号时间:14:00~16:00 考场:文E303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将运动着的三维立体空间进行平面置换,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明暗法;二是透视法。

2.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在感知的层面上也就是美的特点问题。

一般说来,美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形象性、情感性、超越性。

3.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有整齐、均衡、比例、节奏、多样统一。

4.法国美学家夏尔•巴托将艺术分为三大门类:第一类是美的艺术;第二类是机械的艺术;第三类是居中的艺术。

5. 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6.真正的艺术就在于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这种形式创造也就是一种审美变形活动,它一方面表现为“简化”,即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

另一方面就是“构图”,即线、色的关系和组合。

※7.崇高给人的感受是一种由逆到顺的复合的感受,是一种由恐惧转为愉悦,由惊赞转为振奋的感受。

8.英国的博克认为“惊惧是崇高最高度的效果”。

9.从整体过程来看,审美活动是一种不断深化的动态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审美准备阶段、审美展开阶段、审美超越阶段。

10.黑格尔从他的历史运动观出发,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性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