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第3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专业**班级授课章节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授课题目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学地点**教室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训课□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时间(写明日期)教学分析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能要与营养素相对较多,供给适合小儿生理需要的营养是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最为理想的。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识)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儿能量和营养的需要、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特点。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归纳、总结、计算和实践动手的能力素质目标:认识到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的需求及提倡母乳喂养教学重点:小儿的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特点教学难点人工喂养中牛乳的配制和乳方的计算及辅食添加的原则教学设计利用讲授、多媒体课件、测试、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本节课内容。

重点运用讨论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内涵,掌握小儿营养与喂养的内容。

学法设计本意主要是概念和记忆、计算内容,因此,为了减少理解的难度和记忆的枯燥。

学习上采用讨论式学习,在讨论中使学习逐步逼进概念。

结合素材、直观的展示小儿喂养与营养的主要内容,帮助记忆。

教学准备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护理学》第二版教材教案、PPT相关的图片教学内容(任务)及过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或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和时间分配(一)导入新课:问题:1、你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吗?2、你知道小儿的营养需要与成人有哪些不同吗?3、那么对于不同时期小儿他们的喂养要求又有什么不同呢?启发学生思考,提起学习兴趣。

引入新课。

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的需要(一)基础代谢5min抛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此处老师要关于组织和引导,让学生积极,有序回答。

15min(二)生长发育(三)食物的热力作用 (四)活动消耗 (五)排泄损失每天需要总能量:婴 儿: 420‾460kJ/kg (100‾110kcal/kg ),每增长3岁:减去42kJ/kg ,15 岁: 250 kJ/kg 二.营养素的需要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需要:脂溶性: A 、D 、E 、K 维生素的需要 : 分类水溶性: B 族、 需要量及来源矿物质的需要:(1)常量元素:钾、钠、氯、钙、磷 (2 )微量元素:铁、铜、锌、碘等 需要量及来源水的需要:① 比例: 婴儿占体重 65%‾78%② 每日需要量:婴儿150ml/kg ,每长3岁减少25ml/kg ③ 主要来源: 食物、饮用水膳食纤维的需要: ①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 ② 每日需要量:20‾30g/kg③ 主要来源: 谷类、水果、新鲜蔬菜 第二节 婴儿喂养 (一)母乳成分:1.初 乳: 产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 2.过渡乳:产后6‾10天内分泌的乳汁3.成熟乳:产后第11天‾9个月分泌的乳汁 4.晚 乳 :产后10个月以后分泌的乳汁30min用多媒体课件讲解营养素 产能营养非产能营碳水化合 蛋 白 脂 类 维 生 素 矿 物 质 水 膳食纤维图片展示(二)母乳喂养的优点1.满足营养需要:(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为(1:3:6)含乳清蛋白为主;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解脂酶较多;含乙型乳糖多。

(2)钙、磷比例适宜(2:1)易吸收;锌、铁的吸收率高。

(3)含多种维生素2.增强抗病能力:初乳中含SIgA,可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含有较多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巨噬细胞等,能对抗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3.促进心理发育:婴儿与母亲紧密接触,母亲的抚摸,温柔的话语,带给婴儿深刻、微妙的心理暗示与情感交流,使婴儿获得最大的安全感;母婴目光的对视,可增加互相了解及信任。

4.哺喂经济方便:直接喂哺不易污染,乳汁温度适宜,且乳量随小儿生长而增加,即方便又经济。

5.有利母亲健康:母亲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复原。

母亲哺乳期月经推迟,还可起到一定的避孕作用。

哺乳母亲也较少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疾病。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1.开奶时间:产后半小时内。

通过吸吮乳头的刺激,促进母亲泌乳素的分泌,使之提早分泌乳汁。

早吸吮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2.哺乳次数:新生儿→按需哺乳→2‾3小时喂1次2个月后→3‾4小时喂1次3个月后→夜间停1次,约6‾7次/天3.喂哺方法①喂乳前先换尿布、用温开水清洗乳头。

②哺乳时母亲宜采用端坐位,抱婴儿于斜坐位,每次哺乳时间约15‾20分钟。

③哺乳结束后,将婴儿竖起直抱,头部紧靠母亲肩上,用手掌轻拍背部,以使咽下的空气排出,然后置婴儿于右侧卧位。

4.注意事项①防止乳房阻塞婴儿口鼻,导致窒息。

②应做到两侧乳房轮流排空。

③始终保持愉快心情,规律生活和足够的睡眠,进食高脂肪、高蛋白质的汤菜。

④及时处理乳房小硬块(乳核)。

⑤防止发生乳头皲裂。

5.哺乳禁忌:乳母患活动性肺结核、感染HIV、精神病或重症心、肾疾病等。

6.断乳步骤一般可自4‾5个月起逐渐添加稀粥、蛋黄、鱼泥等泥状辅食,同时逐步减少哺乳次数,使母子双方在生理、心理上都有一个适应过程。

一般健康儿于10‾12个月完全断乳最迟≤18个月。

二、人工喂养(一)常用乳品及代乳品1.鲜牛乳:(1)成分:①营养素比例不当②含酪蛋白、饱和脂肪酸、甲型乳糖为主③矿物质多,肾负荷重。

④缺乏免疫因子(2)配制:①稀释:用于新生儿②加糖:5‾8g/100ml ③煮沸:约3分钟图片展示45min 图片展示2.牛乳制品:(1)全脂乳粉:①按重量配: 1:8 1g乳粉+8g水②按容积配: 1:4 ,1勺乳粉+4勺水(2)婴儿配方乳粉:优先选择的乳品,不同品牌按各自的说明书配制.3.羊乳:(1)营养与牛奶相似,比牛乳易消化(2)含叶酸、VitB12少,易致巨幼细胞性贫血4.代乳品:(1)种类:豆类代乳品、谷类代乳品(2)适于3‾4个月以上婴儿二)人工喂养的护理1.乳方选择:新生儿:生后2周内:2:1乳,(鲜牛乳2份+水1份) 生后2周后:3:1乳→4:1乳1~2个月:可喂全乳2.乳量计算(1)婴儿配方奶粉摄入量:按使用说明计算(2)全牛奶摄入量的计算:即计算牛乳、水及糖的需要量。

按每日所需总能量和总液量来计算。

婴儿每日约需8%糖牛乳100‾110ml/kg例题:3个月婴儿,体重5 kg。

计算每日(1) 需配8%糖牛乳多少量?(2) 8%糖牛乳中需加多少糖?(3) 除牛乳外每日尚需供水多少?(1)需配8%糖牛乳量100‾110ml/kg ×5kg = 500‾550ml(2)8%糖牛乳中加入糖的量500‾550ml ×8% = 40‾44g(3)总需水量为150ml/kg ×5kg = 750ml另需供水量750ml-(500‾550ml) = 200‾250ml3.哺喂次数约1次/3‾4小时4.哺喂方法(1)选择合适橡皮乳头(2)测试乳汁温度(3)婴儿半卧位,持乳瓶为斜位,乳汁充满乳头。

(4)哺乳结竖抱拍背后置右侧卧位5.注意事项:(1)婴儿食品选择:以乳品或乳制品为主(2)注意调配的浓度和量(3)要特别重视消毒(4)母亲亲自喂哺为好三、混合喂养:1.补授法:用其他乳品或代乳品补充母乳不足的方法。

2.代授法:母亲因故临时不能给小儿喂乳,而用其他乳品或代乳品代替一次至数次喂养的方法。

用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四、辅助食品的添加 (一)添加目的(二)添加原则:1.由少到多 2.由稀到 3.由细到粗 4.由一种到多种 (三)添加顺序:2周~3个月 流质饮食 鱼肝油制剂、鲜果汁、菜汁4~6个月 泥状食物 稀粥、蛋黄、鱼泥、菜泥、米汤 7~9个月 末状食物 烂面、饼干、蛋、鱼、肉末、豆腐 10~12个月 软碎食物 稀粥、软饭、面条、豆制品、馒头课堂小结: 详细讲解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婴儿喂养及辅食添加原则。

初步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价,重点在于母乳喂养。

儿童相较于成人,物质代谢有着自身的特点,而儿童的能量供给是通过其获取食物获得的,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物,它有着丰富、合理、均衡的成分,是母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课后作业及预习: 作业:课后练习板书设计本节课为多媒体教学,板书作为辅助。

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书写标题和课程目标; 二、书写本节课重难点; 三、作为草稿板。

(教 学 反 思)教 后 记本堂课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教学方法,效果较好,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

(一)“教”中突出的优缺点1、学生为主,通过互动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达到了学习目标,通过学生的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提炼了主要内容,记忆效果好。

3、缺点。

学生对概念及条目的表述准确性掌握的不太好。

(二)“学”中突出的优缺点1、氛围活跃。

不再单纯的讲授式,学习方法主动性好。

2、需要教师有较好的活动控制力,对习惯讲授式的学生可能不太适应。

课后练习1.婴儿喂养的方式有哪些?其中最好是哪种方式? 2.为何要提倡母乳喂养?3.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