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工作的勤跟细做

班主任工作的勤跟细做

班主任工作的勤跟细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平时要做的都是非常琐碎的事情。

但班主任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的平台,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容纳无限的智慧。

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但让学生佩服却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

要知道,学生抗拒的往往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

一个班除了制定出好的班规,以及班干部队伍建设、科任教师的团结合作,师生间的沟通,吸取老班主任、同事们的各种长处等方面去努力,
第一::班主任应该要相信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不溺爱学;.要在每一届新生入学的一个月之内熟悉班上所有学生的家庭背景,这样有利于以后的班级管理。

要确立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观念,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不能只重视优秀生,还要特别重视中等生,尤其是后进生。

众所周知,对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积极、明确、合理的期望,通过暗示作用可以使学生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塑造自我形象,调整个人意识和行为,从而产生心理学上的“皮克马里翁效应”.
第二: 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让每个学生尊敬每一个老师。

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包含作为班主任要在管理上体现出能力来。

班主任管理学生的过程其实也是师生不断交锋、不断博奕的过程,几个回合下来,一旦学生发现你老师计止此尔,那老师就大大不妙了。

因此,老师必须灵活的变换管理的策略,使学生面对你时无法准确预见可能的后果。

而这,也有赖于适当的拉开与学生的距离这一条件。

另外班主任要将任课教师的优点告诉学生,让学生敬佩老师。

但是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和学生做朋友,以朋友的身份跟他们交流,这样他们也好接受一些观点
和看法,否则他们总以为我们是老师,气势压人.
第三:避免与学生谈话流于形式,要有针对性找学生谈话: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是班主任最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

如何才能使交流的效益最大化?要知道,交流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效果和教师的水平。

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谈话不是零效果,而是负效果!我们每一次与学生的谈话,都有要有针对性。

平时我们要在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问题在哪里,同时要提出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督促学生的手段也要教会学生。

还有就是有些事情要自己观察,不要全依靠于班团干部,他们毕竟是孩子,毕竟同学之间有些事情不好说,怕伤了和气,自己去随时在班上看看,有什么问题,但是也不要零敲碎打.实际上,学生违纪多数不是认识问题,而是素质问题。

懂道理而不去做,才是我们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

我认为老师应该有一颗能宽容的心,不要学生一犯错误就告诉给家长.不问缘由、不听辩解,总是劈头盖脸一顿狠批,情绪激动、语言尖刻。

尤其是有的老师气急迁怒学生、抛开事争对个人、直斥学生的品德、甚至牵累学生的家教,都会伤了学生感情,造成师生之间心里上产生鸿沟!结果是,事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师生关系却又搞僵,而且常常老师自己就生气的不得了!实践证明,老师任何情况下的情绪失控,除了降低自身威信之外,不会有任何积极作用。

如果有一颗能宽容的心,这样想,他们毕竟是孩子,是来接受教育的,偶尔犯点小错误也是很正常的,和学生坐下来心平气和谈一谈,给他们讲讲做人道理,让他们明白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这样时间一长,他们就能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也就自觉的学习了。

第四:班主任要确立平等观念,懂得学生的心理需求同一班级的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但决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和“政策”
的依据。

从教育实践来看,有的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对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家庭社会背景不一样、学业成绩不一样的学生,往往采取不平等待遇。

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方式,一方面极在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

实际上,不管处在哪个层面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班主任在交往中一视同仁地平等对待他们。

因此,作为交往者,班主任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

这种平等,是一种人格的平等,它并不排斥班主任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学工作。

作为交往者,班主任如果不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或是理论上知道而没有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实践,则必然会导致思想教育工作失败。

班主任工作,是最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工作之一。

班主任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交往者角色,才能协调好师生关系,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和谐和教育环境,激活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当好班主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