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制定
品表示的年生产能力。
22
代表产品法生产能力计算表
产 品 名 称 ① 计 划 产 量 ② 换算 为乙 的产 量 (台 ) ⑤=② ×④ 各产品 的 产量比 重(%) ⑥=⑤∕∑ ⑤ 代表产 品 生产能 力 (台 ) ⑦=SFe/ t乙 各具体 产品 生产能 力 (台 ) ⑧=⑦× ⑥÷④
第6讲
台时 定额
36
①产品、机械负荷
产品
第6讲
制程 使用机械 标准工时/个 负荷(工时) 0.32(H) 0.32×300=96(H) ① 甲
A (300)
B (500)
C (200)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① ②
乙 甲 丙 乙
丙 甲 甲 丙
0.24(H) 0.18(H) 0.15(H)
0.24 ×300=72(H) 0.18 ×300=54(H) 0.15 ×300=45(H)
作标准产品,企业的所有产品均可经过换算折
合成标准产品; 换算方法与代表产品法相似。
32
各工种能提供多少工时法
第6讲
设备或设备组在有效的工作时间段内可提供的工时减 去产品生产所需工时:
结果为正时,生产能力足够; 结果为负时,生产能力不足。
33
可提供工时与所需工时比较法举例
第6讲
ABCD四种产品计划产量分别100, 80, 150, 170台;车床计
生产与运作管理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第六讲 生产计划制定
第6讲
生产能力与生产能力计划 学习曲线 生产计划的编制
2
企业经营战略
生 产 与 运 作 管 理 的 知 识 体 系
生产运作战略
时间、质量、成本 、服务、柔性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
产品与服务的选择 供应链的设计与选择
划台时分别200, 250, 150, 50小时, 车床20台,两班制,每 班8小时,设备停修率10%,校核车床组生产能力。 解:车床组可提供工时(每台每年可提供3600台时):
M供 = 250×8×2×0.9×20 =72000(台时) 生产全部产品所需工时: M需 = 100×200 + 80×250 + 150×150 + 170×50 = 20000 + 20000 + 22500 + 8500 = 71000(台时) 机床负荷率:Ki = 71000/72000 = 98.61%。
第6讲
对于大批生产,品种数少,可用代表产品数表示 生产能力。代表产品是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
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18
代表产品法计算步骤
第6讲
1)选择代表产品;即产量与台时定额乘积最大者。 2)将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换算为以代表产品表示的产量 ;
ki
ti t代
ki—第i种产品的换算系数; ti—第i种产品的台时定额; t代—代表产品的台时定额。
产计划基础的现实能力。
9
3、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非固定不变,是生产过程中许多因素发展变化的结果,影 响因素主要有下列五项: 产品的种类、技术复杂程度及生产组织方式;
第6讲
生产设备与生产面积的数量、生产率及有效利用率;
人员掌握科技水平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劳动组织
的完善程度及人员数量和劳动积极性的发挥程度;是 生产能力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15
4、生产能力的核定
校核类型:
第6讲
流水线生产能力校核 设备组的生产能力校核 可提供工时与所需工时比较 作业场地(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校核 劳动能力计算
16
5、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
代表产品法 假定产品法
第6讲
标准产品法
各工种各能提供多少工时法 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法
劳动能力计算法
17
代表产品法
比较各产品的计划产量与具体产品表示的生
产能力。
21
代表产品法例题
• 某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它们 的结构、工艺相似,各产品年计划产量分 别为400、1000、600、200件,在铣床组的 台时定额分别为18、60、30、90小时。该
第6讲
铣床组共有30台机床,采用两班制生产,
设备停修率为10%。试求该铣床组用代表产
M假——用假定产品表示的设备组生产能力; S——设备组设备的数量。
27
第6讲
3) 将M假换算为各具体产品表示的生产 能力
M i M 假 i
Mi——第i种产品的生产能力。
28
假定产品法例题
第6讲
• 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已知各产品的台时 定额分别为25小时、25小时、40小时、15小时及计 划产量分别为900台、600台、300台、1200台,该设 备组有车床16台(均在运转中),两班制生产,设 备停修率为15%。试计算该设备组以假定产品表示的 生产能力。
25
假定产品法计算步骤
1) 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第6讲
t 假 t i i
i 1
n
t假——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n——产品品种数; θi——第i种产品的产量在企业计划总产量中的比; ti ——第i种产品的台时定额。
26
第6讲
2) 计算用假定产品表示的设备组生产 能力
M假
SFe t假
8
(3)设计能力、核定能力、计划能力
第6讲
设计能力:投产前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所规定的生
产能力;假定生产人员和劳动对象能保质保量充分供
应,结合固定资产便形成生产能力;一种潜在能力; 核定能力:新条件下可能实现的能力;重大变化后, 原有设计能力不能反映实际情况,重新核定的能力; 计划能力:计划期内,已充分考虑现有生产条件和能 够实现的各种措施后,必须达到的生产能力;作为生
第一节 生产能力与生产能力计划
生产能力的概念 生产能力的分类 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第6讲
生产能力的核定
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 生产能力的综合平衡 生产能力计划
4
第6讲
• 新华社天津08年8月18日电,天津正着力建立完善 的汽车生产、研发和营销体系,到2010年, 天津汽车生产能力将达到150万辆,成为国内 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 • 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 下化学制浆生产线、排放不达标的年产1万吨以下 以废纸为原料的纸厂将在十一五期间被淘汰。 • 据美国石油化工与石油炼制协会(NPRA)2008年润 滑油和石蜡能力统计报告,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 二套基础油装置在内,截至2008年1月1日,美国 基础油能力为21.89万桶/天,比2007年初统计减 少1.4%。
生产系统运行与控制
年度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需求管理与预测
MRP/MRPII/ERP 设施规划与布局 生产线与平衡设计 工作设计与衡量 车间作业、调度与控制
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质量管理
物资与采购管理
设备管理
现代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
JIT与精益生产 OPT与约束理论 供应链管理 动态联盟与敏捷制造 BPR与流程优化
第6讲
7
(2)正常生产能力和最大生产能力
第6讲
• 正常生产能力:经济意义上,指在设备正常使用下的生产 能力。正常使用:企业合理使用人员,合理安排时间,实 现设备的合理利用。从经济意义上说是最优的,也叫最优 生产能力。 • 最大生产能力:技术意义上,指设备最大限度地使用时的 产出能力。扣除设备所需的正常维修保养时间,设备是在 不停地连续运转。从技术上可以达到,从经济上则不是最 优的。 • 企业有时也会把其生产能力发挥到最大。 • 最大生产能力可超过正常生产能力,但仍有限度,不能无 限制地增长。
5
1、生产能力的概念
第6讲
企业所输入的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并在先进合理的技
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
6
2、生产能力的分类
(1)设备能力、人员能力、管理能力
广义的生产能力是设备能力、人员能力、管理能力的总 和。 设备能力:主要指设备和生产面积数量、水平、生产率、 使用时间等诸因素的组合。 人员能力: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出勤率、有效工作 时间等。 管理能力:管理机构及其效率 管理人员素质、经验、工作态度 管理理论、方法。
12
4、生产能力的核定
步骤:
第6讲
确定企业经营方向: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企业 产品方向和经营策略; 动员、组织和资料准备:核定工作与工人生产任务、劳动 定额和报酬密切相关,须取得工人支持和配合; 从基层开始,自下而上:先核定设备、生产线、班组生产 能力,再核定车间生产能力,最后核定企业生产能力,有 助于发现薄弱和富裕环节,从而制定措施,进行调整。
29
假定产品法生产能力计算表
产 品 名 称 ① 假定产 品台时 定额 ⑤=④× ③
第6讲
计划 产量
产量比重 (%) ③=②∕∑ ②
台时定额 (小时)
假定产品 生产能力 ⑥=SFe∕ ∑ ⑤
具体产品 生产能力 /(台) ⑦=⑥× ③
②
④
A B C D
合 计
900 600 300 1200
3000
30 20 10 40
+36 +88 +53 +18 +195
23
1872
第6讲
其中:
M代 SFe t代
ú
30 ( 365 105 ) 28 ( 1 10%) 60 1872
24
假定产品法
第6讲
对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则只能以假定产品的产 量来表示生产能力。假定产品是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 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10
3、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第6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