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女性意识觉醒研究摘要:《呼啸山庄》是一部非常伟大的文学著作。
其中凯瑟琳作为《呼啸山庄》中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带动着故事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女性意识觉醒研究,从而了解《呼啸山庄》的故事主旨。
了解这部伟大著作中表现的超前的爱情与婚姻观。
了解凯瑟琳对男女平等的追求,以及自身闪现出的独立女性的光辉。
关键词:呼啸山庄;凯瑟琳;女性意识《呼啸山庄》作为伟大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对于自由的追求和父权的抗争,是一部伟大的跨时代的作品。
这部伟大作品的主旨的表现都和《呼啸山庄》中一位女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她就是凯瑟琳,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女性意识觉醒进行研究,探究其内在精神。
一、文献综述1.《呼啸山庄》文献综述张云军、沈景奎的《<呼啸山庄>多重主题的再阐释》认为,《呼啸山庄》的主题是多层次的,诸如“善与恶”“爱与恨”的冲突说、“邪恶”与“报应”说或“罪与罚”说等。
并认为《呼啸山庄》在吸纳哥特式小说的主题传统的同时也成功地超越了它, 从而也就有了“阶段斗争”说和“风景宁静因素”说等主题的再阐释。
1艾米莉是一个文明的继承者,也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她为那些瞻前顾后、不知所措的作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范式,正因此《呼啸山庄》才得以不朽。
在这些阐释基础上进行的再解读,认为艾米莉成功地吸纳了哥特式小说传统中的有益成分并凭借异常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伟大的女性作家,肯定其文本中客观反映的时代,从而实现了对于哥特式小说传统的最恰如其分的继承与扬弃。
而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呼啸山庄>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的内心世界。
他们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陈茂林院长则从生态自然的角度分析了该作品的主题,他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意蕴丰1《呼啸山庄》的浪漫气息浅探[J]. 于学静.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01)富的小说。
2小说中的自然是有生命的独立主体,是人们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作品表达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思想,体现了文明与自然之间对立交融的关系,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
这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韩清华,徐国琴《混浊世界的清醒者,爱情真谛的探索者——劳伦斯与艾米莉社会批判主题、爱情主题对比》认为D ·H ·劳伦斯和艾米莉·勃朗特相隔近一个世纪。
他们的作品都深深地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
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各自所处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对社会进行了批判。
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中社会批判的主题是爱情主线下的客观产物。
劳伦斯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浸润着作者的主观意识,他从多角度、多维度对社会进行批判。
作品中对完美的爱情、婚姻的探讨从一个侧面对社会进行了批判。
另外,劳伦斯把解救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完美的两性关系上。
两位作家对不同爱情婚姻的描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爱情观、婚姻观。
32.女性意识文献综述呼啸山庄表表现了女性意识与社会的矛盾的冲突。
既指凯瑟琳也指艾米莉.勃朗特的女性意识与社会构成了种种的矛盾,显得格格不入。
现代女性主义评论家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格巴在她们的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书中,研究了西方十九世纪以前男性文学中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
天使是那些纯洁美丽的理想女性,她们的主要行为都是向男性奉献或牺牲。
4不顺从,叛逆,不愿放弃自己的激情与欲望的凯瑟琳,在气质上似乎更接近于反叛的恶魔,但又不象莎翁笔下的高瑞尔和丽甘,萨克雷笔下的姬·夏泼那样令人厌恶,但在维多利社会,凯瑟琳却是典型的“家庭天使的叛逆者”。
19 世纪的英国社会是一个崇尚“家庭天使”女性的时代。
那个社会认为“一个正常的、品格良好的女人是这样一位天使:她将自己完全奉献给家庭,只以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存在”历史上女性意识的觉醒在西方社会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
在十七世纪前,英国的已婚妇女基本谈不上有何权利,除非丈夫自愿地让给她权利;当丈夫在世时,她的财产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乐;在某些国家,如果丈夫死后没有遗嘱,女子的财产要给丈夫的亲戚,而不给她或她的孩子。
女性在那个时代,女性等于说就是一个男性的附庸。
5以现代的哲学与社会运动的观点来看,女性主义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家为2《呼啸山庄》中的表征空间[J]. 黄福奎. 现代商贸工业. 2017(27)3人性的迷失与复归(上)——评《呼啸山庄》[J]. 谭明华.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5)4孤独的抒写与诠释——也谈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J]. 刘洁.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06)5《呼啸山庄》中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J]. 鲍荣. 新闻爱好者. 2010(13)起源。
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女权辩护》是19世纪之前少数几篇可以称得上是女性主义的著作之一,她认为女性拥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权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更早以前就存在着其他关于两性平等的著作,例如哲学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在1529年所著的《关于女性之高贵卓越的演说》。
6女性主义在19世纪渐渐转变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因为当时的人们越来越相信:女性在一个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组织性运动开始于1848年,在纽约州色内加瀑布市召开了第一次女权大会。
艾米琳·潘克斯特是妇女参政权运动的奠基者之一,她揭露英国社会制度里的性别歧视,并且成立了妇女社会政治联盟。
这次运动中,许多成员都被政府逮捕,因为《猫捉老鼠法案》而重复进出监牢数次后,她们进行绝食抗议。
政府强制喂食的结果让这些成员病得很严重,使得当时社会广泛关注到了法律体制的残暴,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次妇女运动的目的。
7现代女性主义有个非常重要的表现作品就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出版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
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也是美国女性主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贝拉·艾布札格所就读的大学。
在米德的书中报告说,查恩布里部落中的女性拥有支配地位,却没有造成任何问题。
这本书使得艾布札格那个时代的知识份子相信,欧洲对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观念是非常文化取向的,而并非无可抹灭的天性。
二、《呼啸山庄》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时代背景在《呼啸山庄》这本著作中,深刻的描写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权利的探究。
首先是通过对具体时代的描述来描写女性意识的觉醒的。
包括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凯瑟琳女性意识的觉醒。
1.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维多利亚时期是欧洲历史上的古典时期。
在那个时期,女性被看做男性的附庸,女性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权利。
这是在整体时代的大环境决定的。
作者没有重点描写当时时期的女性具体是如何生活的,只是描写了女性对于婚姻选择的几个侧面,从而来表达那个时代的压抑。
但是,在整个维多利亚时期,也存在着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
尽管那个时候的女性,选择婚姻没有绝对的自主权,但是已经开始了独立的思考,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完全决定了自己的婚姻。
8由此可见,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开始觉醒。
其次,女6浅析《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J]. 胡小刚,邓懿.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1)7《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和语言特色[J]. 赵红英.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4)8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呼啸山庄》[J]. 余宁.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性在这个时期选择男性伴侣,会考虑对方的魅力和对方的经济实力,更多的为自己的未来和心灵的归属感考虑,表现出了女性独立思考的姿态。
相比于全部听从家人的安排,走入一个完全没有未来的婚姻,在遥远的维多利亚时期,从《呼啸山庄》描写的一些片段已经能够看出,女性意识在悄悄地觉醒。
这种觉醒还仅仅是冰山开始消融的一种前兆,还没有发生实际性的突破和变化。
但是,我们在研究《呼啸山庄》的时候,必须对其内部的环境和整体的历史做一个了解和解读,否则会阻碍我们的阅读和理解。
92.凯瑟琳女性意识的觉醒凯瑟琳作为《呼啸山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角,其身上表现出浓厚的女性意识觉醒的色彩。
凯瑟琳无疑是深爱希斯克利夫的,这非常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灵魂的共通感受和互相的吸引感觉。
这一点可以看出,凯瑟琳在爱情上是非常的独立的,她是选择了自己深爱的人作为伴侣,也是自发地和自己爱的人进行交往的。
但是,当时的希斯克利夫的经济条件和未来发展显然是无法达到凯瑟琳的要求的,她深知自己寻找的不仅仅是灵魂的伴侣,他们还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生活下去,因此,凯瑟琳的想法非常的理智和独立。
在这里,她表现出和传统女性不同的独立思考的态度和谨慎的选择,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女性开始独立思考的觉醒。
10因此,最凯瑟琳最后选择了富有的伦敦少爷,他在精神上显然无法和希斯克利夫一样带给凯瑟琳那么大的满足感,但是,考虑经济条件和性格因素,伦敦少爷都是符合凯瑟琳的要求的。
但是,在凯瑟琳和伦敦少爷结婚后,凯瑟琳的所作所为都不能够算是一个模范的妻子,更何况是在维多利亚时代。
反而伦敦少爷倒像是一个非常模范的丈夫。
婚后的凯瑟琳在解决了自身的物质要求后,开始感受到了精神的空虚。
简单的说,婚后,凯瑟琳开始探求自身精神的满足。
在希斯克利夫回来后,凯瑟琳这种欲望到达了顶峰。
她一厢情愿的想让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情人做朋友。
11从此处来说,凯瑟琳绝对不能算是一个模范的妻子,也不能算是一个道德没有瑕疵的女人,但是,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到,凯瑟琳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
而最后呼啸山庄的悲剧,则是由于凯瑟琳过于理想化造成的。
这可以说是凯瑟琳没有正确处理的女性意识导致的。
三、在人生选择中展现出的女性意识觉醒9绝对时空中的永恒沉思——《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意识[J]. 金琼. 外国文学研究. 1993(02)10论《呼啸山庄》的艺术创作手法[J]. 徐丽婷. 理论前沿. 2014(09)11《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悲剧原因分析[J]. 张静. 现代交际. 2011(05)凯瑟琳的女性意识觉醒除了表现在其一生的经历中,也表现在其每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中。
主要通过与父亲抗争,与宗教权威抗争,对自由向往的表露体现出来的。
这三个举动,能够非常明显的了解出凯瑟琳女性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