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栽培技术精选 课件

棉花栽培技术精选 课件


表3 “五五”时期以来,江苏棉花总产与全国同期比较情况
时期 “五五”时期 “六五”时期 “七五”时期 “八五”时期 “九五”时期 “十五”时期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江苏总产(万吨) 44.3 58.9 47.1 50.6 41.3 38.8 38.32 35.18 32.45 25.55
万亩
1949年
恢复时期(1950—1952)平均 面积呈现发展态势,
“一五”时期(1953—1957)平均 “二五”时期(1958—1962)平均
“六五”时期面积达 到最大,五年中有三 年突破1000万亩。
三年调整期(1963—1965)平均
“三五”时期(1966—1970)平均
“四五”时期(1971—1975)平均 面积平稳发展态势, “五五”时期(1976—1980)平均 稳定在800万亩以上。
全国总产(万吨) 223.7 432.2 404.6 460.7 431.1 542.8 673 792 750 702.4
占全国比例(%) 19.8 13.6 11.6 11.0 9.6 7.1 5.69 4.44 4.33 3.64
14
近年来,江苏省正在实施“良种、双膜、增肥、 立体种植加统防统治”的科技兴棉战略,重点推 广普及以泗杂棉3号和苏棉23号为主的棉花优良 品种及其脱绒包衣棉种,推广移栽地膜棉及其配 套技术,研究推广以群体质量栽培为主要内容的 高产简化栽培技术和高产高效益的立体种植技术。 这些技术的推广普及,必将对在稳定面积的基础 上,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发挥积极的 作用。
330.6 543.6 879.75 690.9 791.1 882.45 869.85 895.35 1000.2 825.3 852.3 569.4 552.9 491.1
12
棉花单产近10年来一直徘徊在60~80公斤/亩,2005 年达历史最高为82公斤。2009年全省棉花单产67公斤 /亩。
15
棉花
主体品种:
科棉6号、科棉5号、科棉4号、科棉3号、中棉所52、 盐抗杂1号、铜杂411、苏杂棉66、苏杂3号、苏棉23、 苏棉22、泗杂棉3号、泗抗3号、宁杂棉3号、福棉2号
16
第一节 棉花的一生
一、生育期
棉花从播种到收花结束称为大田生长期,长江流域棉 区一般历时200天左右。从出苗到开始吐絮称为棉花的生 育期,中熟陆地棉一般历时130天左右。
5
3、棉花生产意义 (1)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2)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轻工、 食品、化工、医药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
(3)棉花及其纺织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 物资; (4)棉子壳、棉秆、棉秆皮、棉根和棉花蜜 等均有用途。
6
4、我国的棉区
我国以秦岭、伏牛山、淮河、苏北 灌溉总渠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棉 区。南方棉区包括长江流域棉区和华 南棉区,北方棉区包括黄河流域棉区、 北部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江 苏省分属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 区。
2
棉花属锦葵科棉属,有4个栽培种
二倍体栽培种
四倍体栽培种
非洲棉
亚洲棉
陆地棉
海岛棉
3
海岛棉、草棉、中棉的区别
4
2、棉花起源和植棉简史 棉花原产于热带、亚 热带地区。现在,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仍 有野生的多年生棉花。棉花被人类栽培利用的历 史悠久。据考证,印度在公元前2750~3000年的 古墓中曾发现棉布。公元前2400年秘鲁已种植海 岛棉。公元前5000年墨西哥已种植陆地棉。我国 是世界上植棉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公元前三世 纪以前,岭南、滇西和新疆已开始了植棉业和棉 纺业;公元三世纪开始,棉花已种植到闽北、川 西等地;十三世纪后,黄河、长江流域已种植棉 花,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植棉地区。
7
Ⅰ、华南棉区 Ⅱ、长江流域棉区(长江上游亚区、长江中游亚区、
长江下游亚区) Ⅲ、黄河流域棉区(淮北平原亚区、华北平原亚区、
京津唐早熟亚区、黄土高原亚区) Ⅳ、北部特早熟棉区 Ⅴ、西北内陆棉区(东疆亚区、南疆亚区、河西走
廊—北疆亚区)
8
中国棉花种植区划
9
红色——粮食生产大县 粉色—— 78
71
82
72
70
72 67
60
58
52
45
3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3
棉花总产随着面积、单产的下降降幅更大,2009年下 降至25.55万吨,占全国的比例由“五五”的19.8%降 低到2009年的3.64%。
随着棉花的生长发育的推进,棉株的新器官不断出现。 某一器官出现(应达到一定大小或标准)的个体数达全田的5 0%的日期,就是这一器官的田间出现期(生育期),如棉苗 的两片子叶展平为出苗,出苗数达50%的日期,即出苗期。 除出苗期外,棉花一生中还有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及 农事安排中的播种期、移栽期、拔秆期等生育期。
10
江苏省现实际存在5个棉区,即沿江 棉区、沿海棉区、里下河棉区、徐淮 棉区和宁镇扬丘陵棉区,它们与对应 的江苏省一级农业区相一致。我省棉 花生产主要集中于沿海、徐淮及沿江 地区 。
11
棉花
江苏棉花面积逐年下滑,2009年降至378.51 万亩,占全国4%左右,大体每5年下降一个百 分点.
时期
棉花栽培技术
概述
1、栽培棉种 棉花属锦葵科棉属。棉属有30多 个种,其中栽培种仅4个,即二倍体栽培种草棉 (又称非洲棉)和中棉(又称亚洲棉),它们起源于东 半球的亚、非大陆;四倍体栽培棉种陆地棉和海 岛棉,它们起源于西半球的美洲大陆及其沿海岛 屿。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棉种是陆地棉。草棉和 亚洲棉均曾在我国广泛种植,但现由陆地棉所替 代,海岛棉在我国仅在新疆等地区有种植。目前, 江苏省重点推广的棉花均为陆地棉优良品种。
“六五”时期(1981—1985)平均
“七五”时期(1986—1990)平均
“八五”时期(1991—1995)平均 九五、十五、十一五前 “九五”时期(1996—2000)平均 三年分别比“六五”时 “十五”时期(2001—2005)平均 期减少43.07%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前三4年4(.7220%06、—24070.89)1平%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