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任务清单

贵州省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任务清单

省发展改革委、 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15
鼓励发展多式联运。着力解决制约甩挂运输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甩挂运输网络化发展。
加快推进公铁、公水、铁水等多式联运,实施贵阳改貌综合物流港、贵安国际物流港、遵义阁老坝黔北物流新城等40个多式联运重大项目。大力发展甩挂运输,推广网络化运输。支持贵阳货车帮互联网物流平台发展。
加强与企业标准制订合作,推进产品检验、计量检定、资质认证等结果互认。加快“质量云”建设,到2018年建立地方标准化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平台。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
省质监局
省工商局
10
建立统一的市场执法标准和监管协调机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探索建立区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建立统一的市场执法标准和监管协调机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一步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
省科技厅
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8
四、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十二)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快贵阳国家高新区国家级众创空间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不同功能定位的众创空间,加快推动贵州众创联盟发展。
省科技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29
探索建立跨省(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争取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点。
省交通运输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能源局
14
(六)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完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
2018年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及黎平、荔波等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仁怀、威宁、黔北、罗甸机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规划建设都匀、盘县等支线机场。加快完善国内航线网络,力争开通贵阳到美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际航线。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
23
四、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十)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加快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大力培育科技型成长企业梯队。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推动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军民融合创新。推进贵阳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2018年贵阳、贵安新区和贵州科技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创建成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加快推进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紫云黄家湾和兴义马岭水利枢纽工程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黔南凤山、遵义观音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协同推进长江、珠江流域综合整治开发,联合实施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水质监测和重点水域保护,确保流域内水质稳步改善。
省水利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
25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新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
推进创新能力平台建设。2020年前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20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5-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
6
加大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的培育支持力度。
建设一批省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省建设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省商务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贵阳海关
7
探索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制定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明确产业承接发展重点。
加快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湘黔高铁经济带共建合作;开展黔滇高铁经济带前期工作,争取2017年达成合作框架协议,支持沿线市(州)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研究制定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明确产业承接发展重点。加快推进与深圳、广州等对口帮扶城市共建产业园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平台。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
3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和业态,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千”工程,加快发展大健康养生产业、大数据服务业、山地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
省发展改革委、 省商务厅
探索与毗邻省(区)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进一步抓好贵阳国家高新区等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县域经济知识产权试点县建设,积极推进贵阳、遵义、铜仁、凯里、兴义国家知识产权城市试点。
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
省工商局
30
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的辐射作用,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省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支持成立知识产权服务联盟。
省农委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扶贫办
5
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承接
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加快贵安新区等“1+7”重点开发平台建设,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投资促进局
省发展改革委、 省能源局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贵州电网公司
19
加快油气运输通道和储备系统建设,完善油气管网建设。
组织实施“1289”工程,推进建设北海-贵阳成品油管道,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国家成品油储备库、商业油库和加油站。
省能源局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
20
(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重点骨干工程建设,实施河道崩岸治理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省政府法制办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11
三、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四)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已列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铁路项目建设,提高区域内以及与周边省(区、市)的互联互通水平。
推动贵阳至昆明、贵阳至重庆、贵阳至成都高铁分别于2016年底、2017年、2019年建成通车,2020年前建成毕节至叙永铁路贵州段、渝怀铁路增建二线、瓮安至马场坪等铁路,力争建成贵阳至南宁等铁路,力争开工铜仁至吉首等铁路,推进昭通至黔江、遵义至泸州、兴义至永州、涪陵至柳州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商务厅
16
三、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六)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智能物流网络建设,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共享。
建设省级物流综合信息服务网,加快推进综合物流园(孟关)、贵阳综合保税区物流中心等物流平台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
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省政府金融办
4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带。
加快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做优做强马铃薯、草地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等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业示范园区1000个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供港粤蔬菜基地。
22
三、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九)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践行大数据战略,积极争取布局区域数据中心。
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实验区,建设国家南方数据资源汇聚中心,力争2017年建成国家数据资源交易中心、数字丝路跨境数据自由港和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发展智慧型呼叫中心、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省交通运输厅
省发展改革委
13
加快推进高等级水运航道、库区航运工程、水电枢纽通航设施等建设。
加快打通贵州南下珠江高等级水运通道,抓紧开展南北盘江-红水河三级航道规划方案研究。2016年完成清水江(锦屏-白市)高等级航道建设。2018年建成北盘江光照、董箐等库区航运工程。2018年建成都柳江从江、大融、郎洞、温寨等航电枢纽工程。力争早日建成龙滩水电枢纽1000吨级通航设施。推进实施珠江上游重要港口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扶贫办
8
大力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
加快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贵州园)建设,2017年承办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现场推进会。
省发展改革委
2016-2017年
9
二、大力推进统一市场建设
(三)实施统一的市场规则
加强地方和企业标准制订合作,推进产品检验、计量检定、资质认证等结果互认,促进商品自由流通,有序推动服务业区域标准制定。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教育厅
26
探索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共享。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与区域内省(区)相互开放国家级和省级试验平台。
省科技厅
省教育厅
27
深化产学研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重大共性科技攻关,பைடு நூலகம்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和“六大科技行动计划”,推进全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省发展改革委、 省铁建办
12
(五)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国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及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公路技术等级和安全防护水平,打通省际“断头路”、“瓶颈路”,提高公路安全性。
加快贵州都匀至云南香格里拉国家高速公路都匀-安顺段、四川成都至贵州遵义国家高速公路遵义-仁怀段、贵州纳雍至兴义国家高速公路纳雍-晴隆段、甘肃兰州至海南海口国家高速公路贵阳-崇溪河(渝黔界)扩容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云南昭通经贵州威宁至六盘水、贵州铜仁至湖南怀化、贵州黎平至湖南靖州等高速公路建设。
贵州省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任务清单
序号
事项
工作内容
工作任务
牵头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