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电影视听语言分类与具体应用

微电影视听语言分类与具体应用


按光线照明方向分类
所谓光线照明方向是指光源、拍摄对象和摄影角度 (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照明方向是随着拍摄 角度方向而变化的。
根据光源投射方向和摄像机光轴之间的夹角分为顺 光、顺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和脚光等 七种。不同方向的照明光线具有不同的造型特点, 选择和布置不同方向的照明光线是摄像师的重要任 务。
7 脚光 光源低于人的 头部,由下往上照明人物称为脚光照 明。在人物前面称前脚光,投影朝上,和顶光一样 产生不正常的造型效果。在影视摄影中,常用此来 表现画面中特定的光源效果:如油灯、台灯、篝火 效果等。有时也用来刻画特殊情绪的人物形象或丑 化人物形象。
光线按光源分类
• 自然光 • 人工光 • 混合光线
• 从影视角度理解色调指画面上表现思想、 感情所使用的色彩和色彩的浓淡。
• 暖色调
• 红、黄色为暖色调,多表现热烈、喜庆、 欢乐、胜利、坚强、勇敢等场面及情感;
• 冷色调
• 蓝、白色为冷色调,多表现安静、平衡、 清凉、幽远、月夜、大海等场面及气氛。 电视画面要根据主题确定色彩基调。
色调与光源
• 同样的物体如果在暖色光线照射下,物体 就会统一在暖色调中;如果在冷色光线照 射下,物体又会被统一在冷色调中。
2 顺侧光
顺侧光亦称正侧光,指和摄像机光轴成45度左右的 光线照明。是摄影、摄像常用的主光形式。 这种照明形式能使对象产生明多暗少的明暗变化, 故能较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和质感,能比较 好地表现出画面的层次。
3 侧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是成30、60、90 度的夹角关系,景物与被摄体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 面之分,有十分明确的光线方向和明暗的关系,立体 感十分明显。侧光有正侧光和斜侧光之分。画面层次 丰富,立体感强。使用侧光要注意照明人物,避免阴 阳脸,表现有个性的人物常用侧光,比如《香魂女》 中女主人公大多用侧光照明。侧光照明对粗糙表面质 地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光线在电影中的作用 1、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2、渲染环境气氛 3、表现人物情绪 4、作为重要的情节因素 5、构图作用 6、创造节奏
色彩的基调
• 色调指的是画面上给人总的色彩感觉,也就是 画面的整体色彩效果。
• 色调指的是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 大的色彩效果。在大自然中,我们经常见到这 样一种现象:不同颜 色的物体或被笼罩在一片 金色的阳光之中,或被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似 的、淡蓝色的月色之中;或被秋天迷人的金黄 色所笼罩;或被统一在冬季银白色的世界之中。 这种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某一种色彩, 使不同颜色的物体都带有同一色彩倾向,这样 的色彩现象就是色调。
微电影的视听语言 分类和具体应用
课堂作业
试用所学的内容分析影片<花样年华>中 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光线、影调。
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光线、线条、色彩、影调
光线是、影、色的渊源。
光线是画面构成的重要条件。 光线的构图作用表现在三个个方面:光的质量、方向、 亮度。 《末代皇帝》
1 顺光:亦称顺光照明,也叫正面光,光线投射方向 跟摄影机拍摄方向一致的照明。 顺光的特点 是①对象的朝机面接受同等照度,对象各部分均得到 同等程度的描绘;②只能看到对象的受光面,看不到 背光面和投影,故能隐蔽、掩饰对象凸凹不平的特点 ,不能表现粗燥表面质感;③画面色调和影调的形成 只靠对象自身色阶区分,画面层次平淡,缺乏光影变 化;④画面色彩缺乏明度变化,如要表现景物色彩的 艳丽多彩,这是最好的照明形式。比如拍摄中国戏曲 片,多用这种照明,形成平涂色彩效果。
色调的具体运用:
• 1)整部影片色调: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 • 《花样年华》,两性间的迷离与暧昧,昏暗、色彩对比浓烈的暖
色调。 • 《阿凡达》,正义与邪恶的抗衡,电影画面所采用的蓝绿色调。
• 2)一个段落: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段落。 • 《红色沙漠》:红色房间中的段落。
• 当光线带有某种特定的色彩时,整个物体 就被笼罩在这种色彩之中。
• 在戏剧舞台上,不同颜色的灯光对舞台色 调的影响就是光线决定色调最明显的例子。
颜色的象征寓意
•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斗争 •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光辉 •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阴郁 • 绿色——生气、健康、活泼、平和 • 白色——清洁、坦率、朴素、单调 • 紫色——柔和、幽婉、华贵、娴静 • 品红——秀丽、鲜艳、飘逸、悦目 • 黑色——沉着、恐惧、严肃、神秘
光线的分类按照性质分
• 硬光 • 又称直射光是指光的阴影很清晰、很明显,使我
们觉得它的阴影很黑。硬光的方向性很强,它一 般是从很小的光源发出的。
• 柔光 • 又称散射光是指光的阴影逐渐地形成,且具有不
明晰的边缘,有很淡、很柔和的感觉。柔光比硬 光的照度低,没有硬光的方向性强。 • 参考影片《导火线》《七磅》
4.侧逆光照明 侧逆光又称后侧光、反侧光,是指光源方向和摄像 机光轴成130度左右的照明形式。其特点是被照明对 象成明少暗多的照明效果。对象被照明的一侧有一 条状的亮斑,能很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层 次丰富。《阴光灿烂日子》后山外景,水房洗头内 景均为侧逆光照明。《红高粱》中也有这样的镜头。
5 逆光照明 光源方向基本上对着摄像机的照明称逆光照明。逆光 照明看不到对象的受光面,只能看到对像的亮轮廓, 所以也称为轮廊光。在摄像造型中,逆光能使主体和 背景分离,从而得到突出。在环境造型中可以加大空 气透视效果,使空间感加强。 《大红灯笼高高挂》
6 顶光 来自被摄对象顶部的照明,称顶光照明。 顶光照明景物水平面亮于垂直面。在顶光下拍摄人物 近景特写会得到反常的照明效果:人物前额亮,眼窝 黑,鼻梁亮,颧骨突出,两腮有阴影呈骷髅状。传统 用光一般不用顶光拍近景,特写。但如果运用辅助光 提高阴影亮度,缩小光比,冲淡顶光的骷髅效果,也 可得到较好的效果。现代用光有人认为顶光是表现时 间的真实光线。在一些场合不避回它的丑化形象的效 果。 《教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