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随堂练习题

随堂练习题

第一节
1.发现放射性元素能放射出α、β、γ三种不同射线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贝克勒尔
C.汤姆孙D.卢瑟福
2.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在打开原子结构大门中的伟大贡献是()①发现了电子②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③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④提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物质和电子构成的
A.①②④B.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
3.下列哪些发现表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①电子的发现②放射性现象的发现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④水的组成的发现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4.汤姆孙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的主要依据是()①原子的构成中有电子;②原子的构成中有质子;③原子的构成中有中子;④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5.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所有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不确切的是()
A.只有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有①②③
第二节
第三节
1、据报道,最近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 3分子,则H 3和H 2属于( )
A . 同位素 B. 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 D. 同系物
2、Se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下列关于Se 7834和Se 80
3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Se 7834和Se 8034互为同素异形体 B . Se 7834和Se 8034互为同位素 C . Se 7834和Se 80
34分别含有44个和46个质子 D . Se 7834和Se 80
34都含有34个中子
3、某微粒用R A Z
n +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所含质子数=A -n B . 所含中子数=A -Z
C . 所含电子数=Z +n
D . 质子数=Z +A
4、设某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m ,中子数为n,则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 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 )·wg
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5、关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小
B.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大
C.原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小
D.带正电荷多的阳离子半径比带正电荷少的阳离子半径大
6、某元素x 组成的气态双原子单质分子分有三种,其分子量分别为70、72、74,此三种分子的物质的量比为9:6:1,则正确的是( )
A. x 有三种同位素
B. x 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36
C. 质量数为35的x 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3%
D. x 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1
7、某元素A ,其原子结构中M 层电子数是L 层电子数的3/4,则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 ) A. B. C. D.
8、已知碳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2C 、13C 、14C ,氧也有三种同位素:16O 、17O 、18O ,由这六种微粒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有( )种。

A.18种
B. 6种
C. 7种
D. 12种
9、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29632965Cu Cu 和,参考铜的原子量63.5,则2963Cu 的百分含量是( )
A .75%
B .25%
C .50%
D .45%
10、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在K 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 某原子M 层上电子数为L 层上电子数的4倍
C. 某离子M 层上和L 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 层的4倍
D. 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1、在第n 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时还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K 层
B. L 层
C. M 层
D. N 层
12、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由离子构成的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 与水反应出氢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NaH 在水中显酸性
B. NaH 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C. NaH 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D. NaH 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2H
13、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它们不可能是( )
A. 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B. 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
C. 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 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14、a X 和b Y 分别是元素X 和元素Y 的一种同位素,已知a >b ,则元素X 和元素Y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是(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能确定
15、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 、17O 、18O ,氢的同位素有 H 、D ,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
A. 3种
B. 6种
C. 9种
D. 12种
16、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两种新元素X 和Y ,其中X 元
素是用高能48Ca 撞击Am 24395得到的。

科学家发现每个48Ca 原子撞击一个Am 243
95原子除生成
一个X 原子外,同时生成3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m 24395表明Am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为243 B. Am 243
95表明其相应的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为95
C. X 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应为176,核外电子数应为118
D. X 元素的质量数应为288,核内质子数应为152
17、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 倍(a>1),则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
A .2a
B .a+2
C .2a+10
D .2a+2
18、14C 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氮通过核反应产生的,和12C 以一定比例混合存在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里,14C 随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经过食物链进入活的生物体中。

当生物死亡之后新陈代谢停止,在以后年代里12C 通常不再发生变化,其数量固定下来,而14C 具有放射性,仍不断衰变减少。

下列与其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4C 与12C 互为同位素
B. 0.012 kg 的14C 中含有N A 个碳原子数(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等物质的量的14C 与12C 所含的中子数不同
D. 可根据14C 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来计算生物体的死亡年代
19、对于n b A Z X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即每小题分别写出符合题意的两种微粒)⑴ Z 、n 、b 相同而A 不同 ;⑵ A 、 n 、b 相同而Z 不同 ;⑶ A 、Z 、b 相同而n 不同 ;⑷A 、Z 、n 相同而b 不同 。

20、A 、B 、C 、D 、E 五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依次递增,但都小于18,A 元素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B 元素原子和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2,B 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B 、C 、D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化学式为D 2BC 3的化合物,其焰色反应为黄色。

0.5mol E 元素的单质与足量的酸反应有9.03×1023个电子转移。

在E 和C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E 的质量分数为52.94%;又已知E 的原子核中有14个中子。

⑴写出五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⑵写出D 2C 2和BC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D 2C 2和A 2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画出D 原子和E 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1、A 、B 两元素组成四核42个电子的负二价阴离子,已知A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B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多8个,则此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22、在1911年前后,新西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子(质量数为4的带2个正电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

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 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三点:
A ;
B ;
C 。

23、写出核外有10个电子的各微粒的化学式
(1)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将下列各组微粒半径由小到大排序:(1)Na ,Si ,P ; (2)O 2-,Mg 2+,Al 3+;(3)Ca ,Ba ,Ca 2+ ; (4)Cl -,F ,F - ; (5)Si ,Pb ,Sn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