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用香精及其应用
8
四、烟中的成分
1. 烟叶和烟气中已鉴定出 4,000多种成分,包括糖、淀粉、蛋白质、氨 基酸、纤维素、脂肪族、芳香族、杂环、萜类等有机物,有1,100多 种是在烟叶中发现的。大多数对烟草香味有贡献。
2. 烟叶中分离出的与香料有关的成分:羧酸及氨基酸、内酯、酯类、 酰胺和亚酰胺、酸酐、碳水化合物、腈、酮、醇、酚、氨基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醚、脂肪烃、芳香烃、其它无机物 等。另外,烟气中还分离出呋喃酮和吡喃酮、甲基环戊烯醇酮、咪 唑、吡啶、酚类等成分。
3. 芳香族化合物(致癌物):多为高分子化合物燃烧时产生,其中很 多物质在火灾现场能检测到。
◆ 焦油中含0.2%致癌引发物质,0.4%致癌助引发物质。
◆ 降低吸烟危害的相应措施:调整配方,降低焦油、烟碱量,增强燃 烧性,用过滤嘴吸附,加香精改善烟味,生产低焦油、低烟碱、芳 香性强的安全烟。
9
影响烟草化学成分存在及转化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品种)
2、烟草种植、生长条件
种植技术 气候、土壤
3、采摘后调制、陈化等加工过程
晾、晒、烤、发酵 等加工过程 双萜类表 皮蜡质等 无味物质 光化、酶化、氧化、 还原等复杂反应
10
各种 香味物质
遗传因素决定香味物质在不同类型烟草中的存在
1974年格雷等人证 实烟草起源于美花烟草 和拟茸花烟草的双染色 体杂交的假设。 同期,佩德等人发 现美花烟草选择性地将 产生西柏烷类双萜的能 力遗传到各种烟草中, 拟茸花烟草将产生赖百 当类双萜的能力遗传只 到香料烟中。 各种烟草中双萜类 化合物含量差别很大, 对香气有重要影响。
第七章 烟用香精及其应用
一、概述
• 人类吸烟历史悠久。最早南美印地安人有吸食烟草的习惯。 • 16世纪以前,欧洲人把烟草带回了欧洲。 • 16世纪后,烟草开始传人欧洲、亚洲。 • 19世纪中期出现手工卷烟工业。
• 1881年,卷烟机出现,大批量生产卷烟。
• 全世界约有11亿人常年吸烟,近8亿在发展中国家。 • 发达国家吸烟率逐年 1%下降,发展中国家吸烟率逐年递增。
调制、发酵
切丝、卷烟
(1) 调制(晾、晒、烘烤) ◆ 淀粉大部分分解,还原糖增加;蛋白质部分分解,可溶性氮增加; 烟碱降低,草酸降低,苹果酸增加。 ◆ 调制使烟气丰满醇和,减少刺激性,增加香味。 (2) 发酵(陈化或人工发酵) ◆ 淀粉、可溶性糖、含氮化合物下降;可溶性酸、芳香物质增加。 ◆ 发酵使各种成分更趋合理,吃味醇和、烟香谐调芬芳。
我国(1993年4月国统局公布)15岁以上人口,烟民近3亿, 总吸烟率34.9%,近20年翻了一番。
发达国家吸烟率以每年1%下降,我国以每年2%递增。
2
2、我国烟草业的几个世界第一
(1) 吸烟人数世界第一。 (2) 烤烟种植面积2600万亩,挤掉良田1000万亩,相当于挤掉 全国人口一个月口粮。 (3) 卷烟产销量世界第一。1993年统计,年产卷烟3336万箱, 自1980’s起,产销量均稳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卷烟1/3被中 国人吸掉。 (4) 卷烟增产速度世界每一。世界卷烟消费头号大国。1950年 仅160万箱,之后每年以10%递增。1979年1302万箱,1981 年1704万箱(烟用香精3836t),1990年3250万箱(烟用香 精6320t)。 1950年至1990年人口增加不到2倍,卷烟销量猛增20倍。
1
1、我国烟草业现状
16世纪(明朝中期),烟草传入我国。 长期以来,中国人主要用烟斗、水烟袋等烟具吸烟。 20世纪初,上海建卷烟厂(外资)。 我国烟草工业建国以来飞速发展,已成利税大户。 我国烟草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0.8%,种烟草和卷烟收入,达 国家财政收入10%。昆明市1992年全市财政收入21亿元,其中 烟厂收入占18亿元,占86%。 1995年全国500家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名单,第一名玉溪卷烟厂。 500家企业中,烟厂100多家。
白肋烟 风干烟 自然风干
东方烟
晒烟 土耳其烟 香料烟
晒干
雪茄烟 地方烟
雪茄叶发酵
代表:古巴哈瓦那烟叶,菲律宾马尼拉烟 叶。 各国特有。
5
三、烟叶处理
主要三个方面: 1、烟叶的调制和发酵 2、烟叶的加料
6
1、调制和发酵对烟草香味成分的影响
烟草成熟采收
1. 调节水分,便于贮存、加工; 2. 去杂、杀虫灭菌、防霉; 3. 促使烟叶内部化学成分转化、 减轻杂气,增加烟香味,提 高烟叶色香味品质。
4
二、烟叶的种类
种类 黄烟 别名 烤烟 加工方法 特点及产地 烤干 还原糖多,气味芳醇浓厚。缺点:焦油多。 产地:世界各地。 代表:美国弗吉尼亚黄烟、中国黄烟。 还原糖少,巧克力-坚果香,葡萄酒香。焦 油含量少,常和烤烟混合使用,制成低毒的 混合型卷烟。缺点:碱性,对咽喉刺激性强。 尼古丁含量少,香味柔和,香气浓郁。 产地:地中海沿岸国家。
7
2、烟叶加料
加料目的:增强保润性、燃烧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减少加工中的造碎和损失,
减轻烟气的刺激性,使烟气和顺,改善吸味,增加烟香。 1. 保润剂(调湿):使易于切丝,加工成的香烟好吸。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乳 酸、蜂蜜。 2. 酸味剂(调酸度):减少碱性对喉头刺激。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 3. 调味剂(调节糖量):缓和烟气中臭气。白糖、红糖、葡萄糖、糖蜜。 4. 烟气矫味剂(矫味):掩盖烟叶中纤维素、蛋白质燃烧产生不愉快异味。可可、甘草、 缬草根、无花果、大枣等浸液及槭糖、蜂蜜、树脂等。 5. 助燃剂:促进烟丝燃烧。硝酸钾、磷酸钾、碳酸钾、柠檬酸钾、草酸钾、酒石酸钾 或其它有机酸钾盐。 6. 防霉剂:苯甲酸(钠)。
3
3、烟的危害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烟气中的焦油和烟碱量。 烤烟型卷烟:焦油 33.1mg/支; 白肋烟卷烟:焦油 25.6mg/支; 安全烟:焦油15mg/支、烟碱1mg/支。
烟气中的香味,主要来自卷烟中的焦油。
降低焦油和烟碱含量,就意味着烟香气味减小。为解决 安全烟香味不足的问题,人们在烟草预处理、调整烟叶 配方和烟用香料香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添加烟用香精 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卷烟发展方向:发展混合型,改造烤烟型,稳定雪茄型, 开发疗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