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哲学冲突
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哲学冲突
Key Words: ling uistic philosophy, cognit ive linguist ics, formalist linguist ics
一、引言
管差异是多方面的, 但最为根本的 差异还是 在于哲学基 础的 不同, 具体体现为乔姆斯基与皮亚杰语言哲学观的对立。
在
1957 年, 乔姆斯基 句法结构! 一 书的出版引 起了语 言学界的一场轰 动, 它 从哲学、 心理 学、 方法论 等多 个角 度实现了对 以往语言 学研究流派 的反动, 因而
GXM YXB
148
1 . 皮亚杰与乔姆斯基的论争 20 世 纪 70 年代末期, 乔姆斯 基与皮亚 杰在法国巴 黎就 各自的语言哲学观进行了 一场论战, 体现 了天赋论与 建构论 之争, 这场论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参与。 皮亚杰的观点: 乔姆斯基学 说产生的 最大影响应 该说是 心理学方面 的, 它直 接导 致了 当 代心 理哲 学∀ 天赋 论# 的 产 生, ∀ 建构论# 则 是与其 相对 的观点, 其 代表 人物是 瑞士 心理 学家皮亚杰, 认为它比经验论的 模式或唯 理论的模式 都要更 高明。皮亚杰提出认知起 源于主客 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 强调 认知结构是后天建构的, 人的智 能与知识 来源于经验 和实践 活动, 通过人与 环境的 相互 作用, 儿童 发展 了感觉 运动 的构 造, 它给语言提 供了基 础, 语言 是在接 触环 境的过 程中 发展 起来的, 而且在 每一阶 段, 儿童 提出了 重新 组织他 的经 验的 新体系。皮亚杰的理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块基石。 皮亚 杰批评 经验主 义把知 识的获 得仅仅 建立在感 知基 础之上, 认为应具有 一定的 模式( scheme) 导 向。同时他 也批 评天赋论忽视了一种先天 的并且是 具有普遍 性机制 ( mecha nism) , 这种机制是自控制的, 也是自调节的, 在儿 童语言发展 的各个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换言 之, 这 种机制较之 乔姆斯 基早期提出的语言习得机 制更为精 细, 具 有自调节性 和成长 性, 皮亚 杰认为 天赋论 只会导 致语言研 究的衰 退。因而, 他 认为能够符合心理发 生素 材的 认识论 既不 是经验 主义 的也 不是形式主义的, 而是 建构 主义, 它展 示了 人类认 知新 操作 和句法结构的连续的详尽的细节。 但同时他也 认为, 拒绝认 知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是他与乔姆斯基的重要共同点。 乔姆斯基的观点: 乔姆斯基 认为对皮 亚杰的相互 作用与 构造理论很难作出评价, 因 为它还停留 在隐喻的 层次上。它 没有提出机制和原则 去解 释为 什么儿 童从 一个特 定的 阶段 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而不是 发展到完全 不同的阶 段。 回答这 个问题只能假设在每 个点 上都 成熟到 遗传 所决定 的目 标阶 段, 而且对这样 一个假 定加 以精确 说明 时, 它似乎 将表 现出 人的信念和 知识 中一 些 由遗 传所 决 定的 方面, 比其 想象 的 ∀ 基本的、 世代相传的形式# 更复杂。同时 乔姆斯基也 指出皮 亚杰理论对那些已有 语言 结构 的具体 原则 如何与 他所 说的 感觉运动的心智构造 联系 起来 这一重 大问 题没有 提出 任何 说明, 因此乔姆斯基认为皮亚杰 模式不能 真正取代形 式主义 的那些模式, 那些关键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 此外, 乔姆斯基对语法或普 遍语法的 原则与其他 的认识 系统有很类 似之 处这 种 提法 虽然 不 抱有 成见, 但持 怀疑 态 度。皮亚杰学说中, 语言 的早 期成长 是以 先天的∀ 感应 运动 构造# 为模式, 而以后的发展 由∀ 同化、 适应# 等普遍原 则所决 定的, 这些特征也为认识发 展的其他方 面所具有。而 乔姆斯 基则认为各种认识结构以 一种一致 的方式发展, 也就 是说在 所有这些系统下面有一些 普遍的学 习原则, 它们能说 明各种 认识结构的发展。 2 L angacker 的∀ 最繁性 # 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 Langacker 曾 针对生成语 言学的 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批 评并 在此 基础上 阐发 了认知 语言 学的
Abstract: T he essay discusses the feat ures of cognit ive ling uistics and f orm al
ist linguistics, and their relat ionship to each other, t hen draw s t he conclusion that cognit ive ling uist ics is not revolutionary t o formalist linguist ics.
二、 认知语言学对形式语言学 的批评及自身建构
自乔姆斯基革命之后, 形式语 言学成为 语言学研究 领域 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流派, 但从产生 初期的笛 卡儿语言观 到后 来研究方案的一次次修正, 形式语 言学可以 说是在不断 的批 评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 这些批评 不但来自 与之对立的 功能 主义学派, 同时也来自形式语 言学阵营内 部。近年来认 知语 言学对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批评矛头直指其哲学基础 ∃ ∃ ∃ 笛卡儿哲学及形式 主义。正是在 这一哲学前 提之下, 转 换生成语言学体现了心智 主义、 语言自治性、 句法 自治性、 生 成性与语法普遍性等一系列特征。
Philosophical conflict betw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formalist linguistics HAN Yu guo
( L anguage and cult ure univer sity of Beij i ng, Beij ing 100083 , China)
被称为语言学界 的乔姆 斯基 革命。结 合当 时的信 息科 学与 控制论的兴起与发展, 乔姆斯基 从语言研 究的角度丰 富了认 知科学的研究范围, 并使之成为 当时认知 科学的一个 主要方 面, 从这个意义 上讲, 乔姆 斯基 也被认 为是 认知科 学的 奠基 人之一。从 20 世纪 70 年 代开始, 在皮亚 杰的构造理 论基础 上, 语言学的认 知研究 开始 了一个 新的 导向, 不断 发展 并渐 成潮流, 这就是认知语言学。当 前的认知 语言学研究 比较活 跃, 并对乔姆斯基语言学提 出挑战。国内 外很多学者 甚至认 为, 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革 命的一场革 命。对于∀ 革命# 的说法我们暂且不置评论, 我们 要探讨的 是同属于认 知范畴 的乔姆斯基形式 语言学 与认 知语 言学之 间的 具体关 系。尽
第 25 卷第 2 期 2003 年 3 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25 NO. 2 MAR. 2003
韩玉国/ 著
语 言 学 研 究
认 知 语 言 学 与 形 式 语 言 学 的 哲 学 冲 突 韩 玉 国
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 哲学冲突
[摘 要] 形式语言学家的研究范围是有限的, 重点在于对语言能 力的研究, 同 时对语言
运用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并将其上升到语用能力的高度, 认为语言能力与语用 能力的研 究是互相支持的; 认知语言学强调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构建语法模型, 这是对形式语 言学的一 个补充, 但从根本上说, 认知语言学没有构成对形式语言学的革命。 [ 关键词] - 04 语言哲学; 形式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法; 认知语言学; 乔姆斯基; 皮亚杰 H 0- 0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 3887( 2003 ) 02- 0148 [ 中图分类号]
相应主张。 生成语言学传统上十分强调∀ 一般性# ( 普遍性) 在语言描 写中的重要性, 认知语言学可以接 受它在语 言学研究中 的有 效性, 但同时置疑这种方法论上的 强制性要 求如何被最 好地 应用于语言学的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生成语法对自然语言 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直接导致了他 们处理语 言现象上的 种种 困境。 Lang acker 在批评了生成语法经济性、 生成性和简 化论这 三个基本原则后指出, 生成语法学 家把寻求 一般化作为 首要 的目标, 但一般化是否建立在适当的经验基础之上, 显然生成 语法学家们是很少注意语料 细节以及 规则、 原则在语料 中的 适用范围的。 经济性原则包含了一个语言知识的∀ 最简# 概念( 笔者: 实 际上这是一种误读, 生成语法中的∀ 最简# 是 指句法手段 的最 简, 并不是语言知识的最简) , 语法 被缩减成 一个避免了 所有 羡余的可能最小的 集合, 它是一个 自上而下 ( top - dow n) 的, 强调运算的概念: 所有可以由一般 性衍生出 来的东西都 被语 法省略掉了。与其说它们是 逐个表述 出来的, 不如说是 运算 出来的。L angacker 认为, 从心 理学的角 度看, 说话 者从不 同 的角度和方法运用大量既 定的羡余表 达语言结 构是合理的。 同时他也指出, 生成语法学家可能 会把羡余 表达算作语 言运 用理论方面的问题而不加考 虑, 但 是语言能 力与语言运 用的 分界是不清晰的, 而实际上, 这种区分只是推脱了明显的心理 现实不合理性的指责。 Lang acker 认为认知语法 的研究 目标是 那些构 成说话 者 语言能力的心理结构, 他对已存在语言规约的掌握, 语法是语 言单位规约的结构性的总目 录; 同 时认知语 言语法是语 言结 构的基于运 用的模 式, 不是最简 的而是 最繁 的( max imalist) 、 不可还原的( nonreductive) , 自 下而 上( bottom - up) 的一般 性 研究。最繁精神认为语言学 系统是一 个大规模的、 高度 羡余 的规约单位的目录。这些 单位掌握了 一般性到 特性的全域, 但完全的一般性表述很可能是极少数的。完全没有例外的规 则是特别而又非原型的。最繁的观念把我们导向语言及语言 之外的知识的过度。但认知语言学并不否认关于语言的天赋 的结构的可能性。语言能力和某种语言的语法都不被认为是 具有完形的边界的离散的模式。 3 Lakoff 等人的体验哲学观 一般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来研究人类的 心智和认知, 既有经验主义的成分又有理性主义的成分, 但认 知语言 学 内部 也 有分 歧, L akoff 和 Johnson 认 为, 体 验 哲 学 ( Embodied Philosophy ) 开启了第二代认知科学, 也是认知语言 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和乔氏基于混合哲 学的心智观针 锋相 对, 成为第 一代、 第 二代认 知科 学的分 水 岭, 被视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其三项基本原则是: 心智 的体验性、 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第一代认知科学源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 当时认 知心理 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生成语法渐成主流, 计算机被 运用于智能研究。主要基于传 统的英美分 析哲学( 形式 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