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3. 1266年的佛罗伦萨由工商业者组成的“市民大会”与贵族平权,拥有了立法和监督行政大权;1293年,佛罗伦萨工商业者行会推翻封建贵族统治,取得城市共和国政权。13世纪末,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以法律形式将贵族排斥出市议会。这一过程反映了该城市
A.资产阶级的形成B.争取自治的斗争
C.封建势力的消亡D.王权统治的强化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欧洲的农业生产和经营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2)材料三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以木结构为建筑体系,采取纵深轴线的布列方式,讲究高低有序、主次有别,如同交响乐的一个又一个乐章。明堂是史上最大的木构建筑,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它也是著名的礼制建筑,很多重大典礼均在此进行;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天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高大、华丽的中轴建筑群。
A.人文主义的兴起B.启蒙思想的传播
C.科学教育的进步D.艺术创作的辉煌
20.恩格斯指出,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新时代”主要是指
A.文学艺术繁荣的时代B.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C.科学技术井喷的时代D.传统文明衰落的时代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请依据文明的不同类型为这些图片所代表的文明分类。
A.克里特岛宫殿遗址B.帕特农神庙遗址
C.罗马大竞技场遗址D.奥林匹亚神庙遗址
10.他解剖了许多动物,莫定了动物学基础,他还是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A.德谟克利特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1.下列名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罗马城——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内容分别与材料一中哪些图片有直接关联?请结合所学知识,再举出材料一中其余图片反映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各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兵不血刃进入埃及,随后与波斯大军会战,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波斯帝国灭亡。……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他建造的几十座新城,后来大都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奴隶制度和男性家长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C错误;
《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D错误;
综上故选A.
4.
【答案】
C
【考点】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
【解答】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根据材料“其中一个儿子经商,另一个儿子从事首饰制作”可知该位印度居民应该属于吠舍。
C.在文化上吸收改造D.在文学上构思奇妙
18. “户外又一屋,贫儿一百五。列坐捡细毛,不敢辞劳苦。……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各自施妙计,天衣真无缝。”这段话描述的是
A.手工工场的繁荣B.租地农场的出现
C.黑奴贸易的残酷D.近代机器的应用
19. 14世纪意大利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开始变得以人为主,画家和雕塑家也对每个个体格外重视。同样,人们开始尝试了解人类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结构。这些变化体现了欧洲
材料二:
古罗马建筑追求个体宏伟壮丽的气魄与热闹喧闹的氛围,帝国的许多城市都用石头兴建角斗场,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是古罗马角斗场。罗马人曾以大角斗场象征国家的永恒“只要角斗场在,罗马就在”。大角斗场观众席分为五个区,可容纳8万多观众,60排座位逐排升高,观览条件好,这种设计被今天的大型体育场沿用。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不同之处。
A.兼收并蓄B.承前启后C.守旧保守D.野蛮落后
16. “地方上设国、郡、里三级;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仿效唐朝制度B.强化中央集权C.削弱幕府统治D.打击武士阶层
17.下面所演变过程反映阿拉伯人()
A.在军事上不断扩张B.在政体上政教合一
(2)综上,指出两处建筑的历史价值有何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古希腊文明
雅典民主政治
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古埃及墓穴壁画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的狩猎活动。第二幅反映了印度贵族出行的场面。第三副作品反映了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发达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A错误;
金字塔是古埃及王权的象征。B错误;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C错误。
综上故选D。
3.
【答案】
A
【考点】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等”可知,法典内容丰富,商品经济比较活跃。A正确;
7.
【答案】
A
6.
【答案】
C
【考点】
古希腊文明
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古希腊主要包括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进行了改革,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而斯巴达的公民都投身于虽然地理环境相似,但风格迥异。雅典公民热衷参与城邦日常事务的管理,而斯巴达的公民都投身于军事活动,完全军事化。由此可知两个城邦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A.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的类型
B.同一区域能产生不同的文明
C.两个城邦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D.希腊半岛战争频繁冲突不断
7.公元前5世纪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由此()
A.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B.确立了基督教会的权威
C.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D.引发了奴隶阶层的反抗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5.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段史料反映了古印度()
A.社会等级森严B.佛教传播广泛C.奴隶制度发达D.人际关系和睦
6.作为希腊半岛最强大的两个城邦,它们虽然地理环境相似,但风格迥异。雅典公民热衷参与城邦日常事务的管理,而斯巴达的公民都投身于军事活动,完全军事化。由此可知()
C.古埃及文明进程延续至今从未中断
D.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由这些内容可知,古代巴比伦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B.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C.男性家长绝对权威D.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4.在古代印度,一位居民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经商,另一个儿子从事首饰制作。这位印度居民应该属于种姓制度的哪一个等级()
B.罗马城——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东罗马帝国
C.罗马城——罗马共和国——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D.罗马城——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
12.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帝国一分为三,后来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A.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B.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吉利
C.法兰西、意大利和英吉利D.意大利、法兰西和匈牙利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些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改革最先出现在哪个国家?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请再举出一例你所了解的世界古代史上的改革(中国以外)。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古代改革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如果佃户是农奴,负担就更重了。
材料二: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材料三: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于农场经营所得收入比为1:10。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两个帝国的建立过程和影响都有哪些相似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还建立了津贴制度。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达到全盛。
材料二:废除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制度,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需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三幅作品综合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C正确;
三幅图都与农耕无关。A错误;
古埃及是非洲国家,且没有反映出文明的交流。B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