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儿童读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关于儿童读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构对应的特殊思维,即“儿童 - 原始思维”,与人类整体混沌初开的同年原 的成长为背景,想象力的贫乏和原创性不足,无法引起少年儿童的兴趣。
始时代的原始思维意识几乎完全一致。“儿童 - 原始思维”导致儿童产生 今天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体验完全不同于上一代人,他
诸如泛灵论( 万物有灵) 、人造论( 万物皆备于我) 等观念,因而儿童天生就 们生活在一个远离自然的人工世界里,很难想象田野里的丑小鸭,连一只
对人类童年时代原始思维的艺术化产物 - 图腾崇拜、巫术、神话等具有浓 猫也许还是从动物园或宠物商店里认识的。他们的体验和上一时代的人
厚的兴趣,这些也就成为外国儿童读物如《哈利·波特》成功的关键,我们 完全不同,在他们世界里如鱼得水,但让他们理解成人的作品时便有赶鸭
有的读物叫好不叫座,大人看好小孩子不爱看就是立足点有问题。
关于儿童读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巴特尔
( 河套大学医学院)
儿童读物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得到社会、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读物在不断发展,儿童读 物市场也出现了新情况: 外国儿童读物明显占优势而我国儿童读物处境尴尬; 目前儿童读物市场的行销旺,图书主要以“套书”为主; 家 长选择儿童读物的盲目性及对儿童读物利用不充分等。通过对以上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能使我国的儿童读物健康发展并 走向世界。
46
最为流行,王泉根教授曾向韩国留学生做过调查,韩国对中国古典名著《三 国演义》最感兴趣,有图画 书、卡 通、连 环 画 等 适 合 不 同 年 龄 层 次 的 各 种 版 本。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这些形象小孩子都知道; 日本对中国的《西游 记》知道最多,“孙悟空”也成为他们最崇拜的偶像。
刺激肯定是刺激,但是否适合孩子呢? 对孩童的影响,绝不像是坐刺 激的过山车这么简单! 其中负面的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每 位家长的注意。
万万中国孩子的阅读兴趣。在中国的日子里,他玩得又很高兴,没有感到 儿童读物在内的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改观,但“文以载道”作为一种传统的
丝毫的水土不服,而我们国内大部头的作品凤毛麟角地在通往世界舞台的 文艺观并成为过去,它仍然有着极强的粘合力,仍然或明或暗地影响。左
道路上困难重重。这样冷与热的反差使得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到了回顾与 右着人们的创作思想。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为“教育”的儿童读物提供
详细的调查。
孩子,不管是雌蕊还是雄蕊、公 鸡 和 母 鸡、男 人 和 女 人、还 是 老 鼠 爸 爸 和 老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鼠妈妈!
( 一) “冷”与“热”的反差
分析外国儿童读物“热”现象,再回过头来看看,相比之下,我国的儿童
调查的结果表明,90% 以上的儿童喜欢读书,儿童最喜欢看的书籍名 读物倍受“冷”遇,我认为有如下两点原因:
我也相信所有的人都从电视画面上或者报刊上,看到过被描述的孩子们排 子们学到些什么,明白或懂得什么,这也与我们的传统儿童观有很大的关
着漫长的队伍,冒着倾盆的大雨,买《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情景,而披着 系。中国是一个注 重“诗 教”的国度,对读者进 行“诗 教”,强 调“文 以 载
黑斗篷的魔法男孩哈利·波特能从万里来到中国,不动声色就控制了千千 道”,这是历史文化人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虽说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包括
反思的时候了。外国的作品为什么能如此赢得读者的心,我们的作品在走 了理论依托,这是历史的缘由。从现实方面看,由于片面强调文艺从属于
向世界为什么步履维艰?
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人们 判 断 作 品 的 优 劣 往 往 以 直 接 的 政 治 效 果 为 标
外国儿童作品“热”原因从其作品本身来看,我认为它有如下优点:
( 二) 目前儿童读物市场的行销旺,图书主要以“套书”销售为主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水 平 的 提 高,一 般 家 庭 的 购 书 能 力 大 大 提 高,而 且下一代人口越来越少,通 常 小 家 庭 里 只 生 育 一 个 或 至 多 两 个 小 孩,小 孩 人数少,父母亲更加宠爱,对小孩的玩具,儿童读物购买,都是一掷千金,毫 不吝啬。 这样导致市场行销旺,多 少 带 动 中 国 儿 童 读 物 创 作 风 气,便 更 多 的 人 愿意提笔来为孩子们写作,这 未 尝 不 是 一 件 好 事,但 现 在 的 一 些 儿 童 出 版 物不是在质量上下功夫,而是单纯追求包装的华丽,价格居高不下,一本读 物动辄十几元、几十元、几 百 元、甚 至 上 千 元。 同 时 商 家 为 了 提 高 销 售 额, 儿童读物多被“套书”占了大部分。 所谓“套书”就是一套书,少则四五本,多则数十本,甚至多达 100 本以 上,一次必购足一套,不能只挑其中几本,这种销售方式,从长远角度看,这 不仅会影响到家长和儿童的购买行为,也会影响到儿童读物市场的健康发 展,尽管这些方式也常受到各方指责,但是商人我行我素,仍成为目前童书 市场的主力。 “套书”通常是彩色精 装 本 的 图 画 集,以 图 画 为 主,文 学 并 不 多。 大 部 分的套书都是从国外翻译 来 的,少 数 自 制 的 套 书 大 都 以 民 间 故 事 为 主,当 代作家的作品并不多见。 ( 三) 家长选择儿童读物的盲目性与武断性 在调查中,我发现有许多 家 长 盲 目 地 为 孩 子 选 书,不 知 哪 些 书 适 合 自 己的孩子及怎样利用这些 书,选 择 往 往 从 自 己 的 主 观 臆 断 出 发,不 顾 孩 子 的发展特点。 家长往往是儿童读物的实际选购者,因此家长的喜好直接影响到儿童 的阅读状况,也由此逐渐影 响 了 孩 子 对 各 类 读 物 的 喜 好,但 家 长 的 看 法 与 孩子的喜好未必一一挂钩。调查中多数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图书时往往钟 情于百科类、科普类甚至教辅类的图书,以为只有这类书籍才是“正经书”, 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将自 己 的 看 法 和 趣 味 强 加 于 孩 子。 就 书 本 身 而 言,字 体、纸张、文字的流畅性,是否图文结合、画面生动、色彩艳丽方面考虑的甚 少,对购买回 来 的 图 书 利 用 率 也 不 高,任 孩 子 处 之,发 挥 不 到 其 应 有 的 作用。 二、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更好 地 指 导 家 长 选 择 并 充 分 利 用 图 书,今 后 的 儿 童作品创作及市场运做中怎样才使我们的儿童读物让孩子更加喜欢,并走 向世界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 一) 儿童读物的创作方面 首先,我们必须具备一颗“童心”,怀着不带任何偏见地观察事物的真 心去创作,作家在创作时,为 儿 童 编 辑 图 书 时,应 以 童 心 去 观 察、理 解 儿 童 的心理和生活。 其次,要特别注意其作品富有的拟人化描写。在孩子眼里,天地万物, 不论花草树木,禽兽鱼虫都 是 有 生 命、有 思 想、有 感 情、通 人 性、懂 语 言 的, 他们把周围的生活,当成一 个 五 彩 缤 纷 的 美 妙 的 童 话 世 界,他 们 可 以 把 呱 呱叫的青蛙,叽叽叫的小鸟,咕 咕 叫 的 公 鸡 和 吱 吱 叫 的 蟋 蟀 当 成 是 在 举 行 一场美妙动听的音乐会。所以作家要努力使自己进入童话的角色,达 到 “物我同一”的境界,童话故事中的主人翁,均以拟人手法,塑造孩子们喜爱 的形象,并把孩子带入童话 般 的 世 界,以 美 的、真 诚 的、友 爱 的 感 情 去 影 响 和感染孩子。 ( 二) 图书市场方面 1. 在对外发展中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 中国的作家作品要走向世界,必须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国外的很 多畅销书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哈利·波特》的规模,宣传规模,他们 是作为文化产业来做,而我们仅局限在儿童文学的本位。《哈利·波特》的 魔幻情结植根于英国深厚 的 土 壤,我 们 的 童 话 则 非 常 空 洞,阅 读 起 来 没 有 一种心心相印的感觉,因此我们要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 2. 加强培养少儿读物的出版复合型人才
主人公哈利是一个普普通 通 的 人 物,在 孩 子 看 来,和 自 己 差 不 多。 孩 子 的
2. 成人文化对儿童世界的“入侵”
天性是追求快乐,让孩子玩 是 儿 童 文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目 标,而 这 个 目 标 的 基
我国儿童读物读者较多地集中于少数几本畅销书,大多数此类读物销
础是作家与小读者的平等,作家不应摆出居高临下的姿式,而是应该站在 售和阅读的实际情况也并不容乐观,而多数小朋友认为,当前的儿童读物
国外的图书经过几百年的洗炼其创作理念、创作技术与手法都已非常
孩子从图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 成熟,并越来越趋向专业化,比如德国人的图画书秉承了德国人一向科学
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 严谨的作风,其分类非常细,每本图画书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 面向几岁孩
调查结果表明外国著作仍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读物。在调查的过程 是文学的特性,人们确实能从文学中得到一些东西,但可能只是教给你如
中,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对《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安徒生童话》、《格 何开怀大笑,而并非每次都像打你一个耳光一样让你吸取教训。是的,这
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等外国作品非常熟悉,直到《哈利·波特》的出现。 正是我国儿童读物所犯的最严重错误,儿童作家总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孩
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特别是用儿童的心 “太弱智了”,内容重复、乏味,还过于幼稚,不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评价现
灵去感受。同时儿童世界有独特的思维特征。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 在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想象力不够”、“干巴巴的”、“故事虚假”。原因是
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是一种不同与成人思维模式而与原始思维同 什么呢? 原因是不少儿童文学作家写作时已届中年,他们的作品多以自己
儿童读物 儿童情趣 套书
儿童读物是适合儿童阅读的知识读物以及各种文艺作品的总称,其内 的儿童读物的创作与出版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市场上的儿童读物虽然数
容有文学读物、美术作品、自然科学读物、社会科学读物、历史、地理知识读 量众多,但模仿抄袭的现象很普遍,许多图书内容千篇一律,绘制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