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笔记

文学概论笔记

一.小说与叙事
◆诗歌:抒情
◆散文:抒发人生感受或感悟
◆小说:讲故事,理论术语称为“叙事”
◆叙事性是小说的基本属性,叙事是小说的标志性特征。

1. 小说的发展历程
(1)“小说”起初是指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说。

《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2)小说的叙事难登大雅之堂。

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谓之稗说。


《唐书·陆贽传》:“稗,谓小贩之民。


(3)“志怪”、“志人”是中国小说的雏形。

a. 志怪《搜神记》卷七:
永嘉五年,吴郡嘉兴张林家,有狗忽作人言云:“天下人俱饿死。

”于是果有二胡之乱,天下饥荒焉。

b. 志人《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李必苦。

”取之,信然。

(4)文学意义上的小说始于唐“传奇”。

宋人洪迈说:“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容斋随笔》)
例如:《莺莺传》、《长恨歌传》、《霍小玉传》
(5)骑士传奇是西方小说的直接源头。

西方小说的发展:
始于史诗、神话、民间故事。

直接源头: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又称为“罗曼史”(romance),如《破晓歌》、《特里斯丹和伊瑟》。

资本主义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虚构与叙事的成熟
小说的成熟和发展取决于:
逐渐形成了由故事、虚构、娱乐等要素构成的一种叙事艺术,使小说趋于成熟。

促使小说成熟的关键因素,是对虚构叙事的自觉(成熟)。

2.虚构与叙事
虚构性叙事:以虚构的方式叙述故事,是小说最基本的特性与特征。

虚构叙事的意义:
虚构的情节和情节的组织、结构,能开掘和深化故事的蕴意。

小说的蕴意不再依赖故事本身。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论故事:
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能满足好奇心。

但“好奇心是人类才能中最低级的一种”。

故事靠事件本身来吸引人,而小说的魅力则在于通过有技巧的叙事使故事产生大于其本身的寓意。

虚构和有技巧叙事的功能
A. 强化现成的生活材料:梳理现实生活经验→加工现实生活经验(不仅是补充、丰富)
B. 按照某种意图重新组织安排生活材料:虚拟情节和关系→提升和超越现实经验
C. 小说产生大于故事本身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