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学案例

四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学案例

四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领悟小鸟的四次对话,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理念]: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

师声情并茂地导入: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

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

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

2、学生自由读文。

(课件出示导学提示)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和(),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3、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很多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能够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4、学生交流感受
[设计理念] 让学生谈一谈初读后的收获,能够协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通过自读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能够读懂些什么,以协助教师即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精读对话,体会深情。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哪儿次? 媒体出示画面,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姑娘说的话。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引导学生感受大树和鸟儿在一起很快乐。

(媒体出示第2节)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

不过,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读后同桌合演鸟儿和大树道别的场面。

在表演和评议过程中体会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教师相机指导要点:(①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

②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师启发:鸟儿找不到好朋友,心里急吗?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在心里呼唤她的好朋友呢?
指名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焦急啊,当她得知树被“砍倒”,被
‘‘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师导入: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即使那仅仅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鸟儿怎能不伤心,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什么呢?
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点拨、引导、提升。

引导学生抓住两个"看"字,补充对话。

[设计理念]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实行深度的对话。

发挥想象鸟儿可能会说的话,填补课文的艺术留白,持续提升理解,激起情感,达到以情带读。

三、研读对话、领悟中心。

小鸟焦急地寻找着她的好朋友大树,那么我们谁愿意来做一回小鸟?把这令人感动的场面表演出来呢?就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

熟读对话后,鼓励学生表演,师适时实行角色采访。

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的那份真情,这种演绎朗读和情境表演等手段,有利于学生体验小鸟当时的心情,实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

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信守诺言)
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理念] 通过提问“鸟儿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引起学生思考,体会鸟儿对树真挚的情意。

因势利导,实行拓展说话练习。

把单一角色扩展成多位角色,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含义。

同时,也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的时候,实行适当的小练笔,培养写作习惯。

四、交流升华,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个美丽而又令人深思的童话故事,一起为小鸟和大树的深厚情谊而感动,一起为大树的离去而伤心。

就让我们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要无私奉献。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鸟儿—信守诺言—树
树根
门先生
小女孩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一直倡导从语文特点出发,即要从文本出发,对字、词、句、段、篇实行揣摩和体悟,同时感知文本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

为落实教学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把课文的重点放在领悟小鸟的四次对话,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时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体会,与同伴相互揣摩,反复演练。

真正做到以读激情,启发学生的感觉。

配合有效的多媒体课件,让鸟儿对树的那种浓浓深情跃入学生脑间。

反馈时,即时抓住现场生成的资源,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评价,实行不露痕迹的指导。

为了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我设计了换位体验的角色扮演,把学生带入课文,达到了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的境界。

写话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让学生在学文前积累,学文中积累,学文后积累,从而为提升孩子的文化底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