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
部编版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
翻译:他们摘来李子一尝,的确如此。
取之,信然。
综合全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1.其他孩子都去摘李子,王戎为什么不去?
王戎认为,李树长在大路边,还有 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2.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路边,如果这李子好吃的 话,早就被人摘光了,没人摘的话,就 一定是苦的,不好吃。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1.重点字词解释
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2.翻译
王戎7岁时, 曾和几个小伙伴一 块儿外出游玩。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重点字词解释 ①子:李子。②折枝:压 弯树枝。③竞走:争着跑 过去。 竞:争逐;走:跑。 ④唯:只有。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
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 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 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 《世说》。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 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王戎是谁?
王戎(234年—305年),三国 至西晋时期名士,出身魏晋高门琅 玡王氏,长于清谈。“竹林七贤” 之一,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
•
2. 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
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 学的的 特长确 定汇报 形式。
•
教学预设:小组在确定汇报形式时可 能会出 现撞车 的情况 ,而且 还有可 能形式 都一样 ,为了 避免这 种现象 的发生 ,教师 可在课 前了解 学生的 资料情 况,根 据学生 的实际 情况, 头脑中 把他们 分好组 ,在出 现这种 状况时 进行调 控。
•
(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如:态 度大方 ,口齿 清楚, 声音洪 亮,语 言有感 染力, 内容符 合此次 综合性 学习要 求,内 容较为 具体, 了解途 径不单 一,表 达了爱 国情感 。)
•
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
•
四、总结
•
同学们,今天你们以自己独有的形式 表达了 对祖国 深切的 爱,老 师希望 你们在 今后的 学习生 活中, 牢牢记 住:少 年强, 则国强 ;
新课导入
看图猜故事名称
孔融让梨
司马光砸缸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四 岁让梨的孔融,七岁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他们的故 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将再 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哪 些有趣的故事呢?一起读课文吧!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四年级上册
资料袋
3.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聪明有主见。
4.《王戎不取道旁李》带给了你什么启示?
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 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层次梳理
图解课文
希望大家都能像王
戎一样做一个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的人。
课后作业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和阮咸。
我会认róng来自zhūjìng
戎诸竞
我会写
róng
戎
cháng
尝
zhū
诸
jìng
竞
wéi
唯
妙解课文
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的读音,边读边尝试翻译,叙述 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一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 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2.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
•
若是选择的演讲,那么先在组内演讲 ,再选 出演讲 得好的 同学在 全班表 演。讲 故事组 也是如 此,而 朗诵散 文和诗 歌的可 全员参 与,也 可择优 上台。
•
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
•
1.宣布汇报会开始
•
2.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 做出公 正的评 价,选 出最优 秀的汇 报者。 鼓励小 组集体 汇报形 式,体 现集体 精神。
翻译: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 树枝都弯下去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 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翻译: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 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 是苦李子。
取之,信然。
•
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 习过程 中,同 学们都 很认真 ,搜集 了大量 的资料 ,今天 这节课 ,老师 给你们 搭建一 个舞台 ,召开 一次“ 祖国在 我心中 ”的学 习汇报 会,请 同学们 把自己 的学习 成果奉 献出来 ,和大 伙一同 分享。
•
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
•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 。(展 示自己 的综合 性学习 成果, 形式不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