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写作 应用文体 决定 通知 通告 通报 报告 请示 批复 函 总结

公文写作 应用文体 决定 通知 通告 通报 报告 请示 批复 函 总结


-2-
公文写作
OEAJNN
80mm。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可在发文 机关标识上空2行向下依次标识。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 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一般应小于22mm×15mm(高 ×宽)。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 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公文写作
OEAJNN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OEAJNN
目录
第一节 行 政 公 文 ...................................................................................................1
一、行政公文概述.................................................................................................1 (一)行政公文的涵义..................................................................................1 (二)行政公文的分类..................................................................................1 (三)行政公文的格式..................................................................................2
二、常用行政公文的写作.....................................................................................5 (一)决定......................................................................................................5 (二)通告......................................................................................................8 (三)通知.................................................................................................... 11 (四)通报....................................................................................................16 (五)报告....................................................................................................20 (六)请示....................................................................................................25 (七)批复....................................................................................................28 (八)函........................................................................................................31 思考与练习....................................................................................................34
二、总结的写作...................................................................................................36 (一)总结的写作格式................................................................................36 (二)总结的注意事项................................................................................38 思考与练习....................................................................................................40
(三)行政公文的格式
行政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 (宽度同版心,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 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1.眉首 (1)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 顺序编号。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 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 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如需标识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 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第2行。 (4)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对 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 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
第一节 行 政 公 文
一、行政公文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涵义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泛指一切与公务活动有关的文种和文字 材料,狭义的公文专指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 公文处理条例》所规定的14种党的机关公文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8月24日发 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所规定的13种行政机关公文。
(二)行政公文的分类
行政公文共有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 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3种。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行政公文分成不同 的类别。
1.按照公文的行文方向划分 (1)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单位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单位行文,如报 告、请示、以及一部分意见等。
-1-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 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 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 字。发文机关之下4mm 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
(6)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 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 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 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 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 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文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 工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2条规定:“行 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 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写作
应用文体
OEAJNN
人们所写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审美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作 品,如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另一类是以认知为主要特征的一般性文章, 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还有一类就是本章要介绍的以实用为特征的应用 文章,如请示、报告、书信等。应用文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它是人们学习、 工作和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一个现代人,人人都必须掌握这个工具。
第二节 总 结 .............................................................................................................35
一、总结概述.......................................................................................................35 (一)总结的涵义........................................................................................35 (二)总结的种类........................................................................................36 (三)总结的特点........................................................................................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