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如果将生命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
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失去“1”,即失去了生命,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
这告诉我们()A.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B.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C.生命无比珍贵,不容他人侵犯D.生命是短暂的2.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已经逝去,永不复返;明天正在走来,不可捉摸;只有今天在你身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人生在世十分短暂,当享受时就享受B.人生苦短,我们享受生活的时间只有三天C.应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阴,让每天都过得充实D.昨天已经过去,我们要多回忆,多反思,多总结3.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台词:人,为什么活着?为了思念?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更长?还是为了离开?5个台湾人,平均年龄81岁,一个重听,一个得了癌症,三个有心脏病,每一个都有退化性关节炎,他们扔掉了药片,拔下了针头,驾起了蒙尘多年的摩托车,六个月的准备,环岛l3天,l l39千米,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dream(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活着()①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②要到处走走,去领略生命中潜藏的景观③生命有限,不顾一切及时行乐最重要④不论你年轻或年老,只要行动都可以让生命有意义A.①②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4.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生活中,各种险情都会发生。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意外事故,都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威胁。
所以,我们要对险情保持高度警惕,冷静判断、镇静应对,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有技巧的科学避险方法是必要的。
请问下列哪些是逃生求救的做法()①在旷野上点燃等距离的三堆火焰,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火堆信号②在夜间利用灯或手电筒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的灯火信号③可以利用石块、树干、衣服等物摆放出巨大的“SOS”求救信号④为迎接营救人员的到来、可穿色彩鲜艳的服帽,手中舞动鲜艳的衣物,引起人们的注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小英到超市购物,超市保安怀疑她偷了超市的东西,强行将其带到值班室搜身,如果你是小英你会()A.哭闹,想办法摆脱B.让其搜身,以证明自己的清白C.与其理论,必要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D.自认倒霉,赔钱了事6.面对挫折,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曾经飞过。
”这句话告诉我们()A.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消极的一面B.保持乐观心态,要宽容他人C.我们应学会宽容D.善于发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心态7.中国有句俗话“一母生九子,九子皆不同”,说的是即使是孪生兄弟也能找出他们相貌、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
这说明()A.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各不相同,独具异彩B.个性品质优势决定着人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C.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D.每个人的能力千差万别,职业选择也不同8.世界上有从未遇到过挫折的人吗?对此问题,你的观点是()A.挫折具有普遍存在性,但伟人不易遇到挫折B.我今年刚上初中一年级,从未遇到过挫折C.成功者遇不到挫折D.挫折是人人都会遇到的,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9.长沙7路公交司机吴晓红,每次发车前都要认真检查车况,还在车上放置了备用雨伞、方便袋等物品。
她驾驶公交车23年,安全行驶超过100万公里。
吴晓红身上突出体现了()①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②见义勇为的浩然正气③贴心周到的服务意识④关爱他人与社会的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
绚丽让我们品味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味朝阳与落日的从容。
这说明()A.绚丽和平凡的人生都是脆弱的B.并不是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C.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D.生命的价值在于是否绚丽11.“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美好的生活是不存在的,人生就是一段痛苦不堪的经历B.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难免有挫折C. “万事如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D.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人在生活中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12.在我国,“志愿者”已越来越被公众熟知和认可。
据有关机构实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97.6%的青年表示“有空的时候,愿意去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
”志愿者的行为()A.是公民必须要完成的任务B.是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的行为C.营造关爱、互助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13.她是一个7个月孩子的年轻妈妈,在偶遇惨剧即将发生时,她义无反顾地伸开双臂,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的女童,被称为“最美妈妈”!她,就是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
小女孩得救了,而吴菊萍却身受重伤。
对此行为的正确评价是()①危难之时奋不顾身,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②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③要学会帮助他人,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危难时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④这种善举,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真、善、美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漫画《人与自然》说明()A.自然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可供人类使用B.破坏自然环境必将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C.要保护环境就必须停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D.人与自然界的动物之间没有本质区别15.股市风云变幻,有的人一夜暴富,也有的人倾家荡产。
一些经受不住打击的人,随着股市的崩溃,精神随之崩溃,往往以死来寻求解脱。
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敢于闯入股市,就要敢于面对死亡B.这种自杀的做法可以使人得到解脱C.这样的做法不对,人不能放弃生的希望D.与其负债而活着,不如不活16.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一样。
”这句话是说()A.人的生命具有个别性B.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C.人的生命具有差异性D.人的生命具有相同性17.因救助小悦悦而被誉为“最美婆婆”的陈贤妹说:“做一个不冷漠的好人,不要考虑太多,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救人就是自己的本分。
”“最美婆婆”美在()①社会和谐,我有责任②抢风头,善于炒作自己③不做看客,善于明辨是非④烈火炼真金,危难见人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些话主要表明()A.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B.每个人都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C.每个人的生命都对他人、社会有巨大价值D.即使是不幸的生命,也要受到肯定、尊重19.生命的贫乏或充盈取决于个人的行动。
你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充盈的,就要()①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②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阅历③逃避生活的困境和难题,无所事事④敞开胸怀,丰富生命中的道德体验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20.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许多同学都希望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下列同学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小平解题时总能另辟溪径B.小文的发型总能让人惊讶不已C.小东总能找到与明星合影的机会D.小辉上课回答问题总能够语出惊人,让老师不知所措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1.教师经常惊奇地发现,有些历来成绩好、在学校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挫折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受到某种打击后就一蹶不振;而有些差生因升学无望而较早参加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并且经常遭受更多的生活压力,但却能轻松的挺过来,有的还在某一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1)请你诊断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2)说一说,差生的优势是什么?22.为丰富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利用电视媒介扩大安全教育日正能量,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委托湖南卫视拍摄制作了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特别节目。
节目内容为北京、长沙等地中小学生就火灾逃生进行竞技比赛,现场演示预防溺水、交通事故等安全知识。
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在今后面对生活中的险情时,你将如何应对?23.浙江大学一位大一学生留遗书表示“生命的存在不具有意义,所以我死了”。
就此事件,网友们掀起了一场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讨论。
关于人生的意义,没有答案。
有网友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痛苦和幸福的过程,对于人生意义的感悟就是在这些经历中不断丰满起来的,因为不敢直面痛苦而去怀疑人生的意义本身就是件没有意义的事。
我从来不惧怕死亡,但我很珍惜生命;我不会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因为我正在创造意义中。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关于人生的意义,没有答案”,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2)“我不会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因为我正在创造意义中”,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迪?24.北京市一个普通的女中学生张穆然在16岁时患了癌症。
面对绝症,她顽强乐观,清醒冷静。
在治疗过程中,小穆然拒绝用麻药,她说:“我不能让自己脑子坏了,我要学习,我要清醒地度过每一分钟。
”她理解“生命不是数量词,而是质量词”,总是把痛苦留给自己,而用真实的快乐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病中,她还应聘担任母校的校外辅导员,为同学讲解生命的意义;在医院,她整天给别的病人解闷,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平时,她还帮助护士出板报,宣传抗癌知识。
(1)张穆然认为“生命不是数量词,而是质量词”,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2)我们应该向张穆然学习哪些对待生命的态度和做法?(3)你能写出一句属于自己的生命箴言吗?25.2016年6月初,“喜迎G20畅想艺术梦”富阳区政协委员送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富春街道三桥小学启动,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选送的精彩节目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学校展厅,展出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竹纸、竹贴画、竹丝帘画、布艺画、纸艺画、金锲画、竹编、竹刻、刺绣、香袋、纸伞等作品,还有农耕时代的农具、生活用品,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非遗”进校园的目的是什么?(2)对于“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的比喻体现了生命的重要性,表明生命是我们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所以A符合题意;BCD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2.【答案】C【解析】本题用人生只有三天的说法,启示我们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