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基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遥岑.(cén)鲈鱼堪脍.(kuài)倩.何人(qiàn)B.玉簪.(zān) 舞榭.歌台(xiè)佛狸.(lí)祠C.螺髻.(jì) 求田问舍.(shè)揾.英雄泪(wèn)D.巷陌.(bāi) 献愁供.恨(ɡònɡ)羽扇纶.巾(ɡuān)【答案】D(陌:m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栏杆拍遍神雅社鼓远目嬴得B.犹愁风雨金戈铁马天际可堪C.红巾翠袖邪阳草树吴钩仓皇D.千里清秋气吞万里登临烽火【答案】D(A雅—鸦、嬴—赢;B.犹—忧;C.邪—斜)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答案】C(“雪”是借喻,比喻浪花)4.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 【答案】C(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5.《永遇乐》的上半阕凭吊雄踞东南的孙权、气吞中原的刘裕,作者的用意是()A.歌颂历史上江东的英雄人物。
B.感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足迹无处寻觅。
C.颂扬历史上的英雄,抒发今不如昔的喟叹。
D.赞美昔日的英雄,寄托自己的壮志空怀的恨事。
【答案】 D6.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舞榭”两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张。
【答案】C(“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不能构成对偶。
)7.对词的下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元嘉”三句写宋文帝空怀霍去病的建功志向,元嘉年间用兵却有失草率,结果被金兵击败,发出“仓皇北顾”的叹息。
B.“四十三年”三句写诗人痛彻的回忆,自宋文帝战败,诗人从北方抗金南归,已历四十三年,仍牢记扬州连天的战火。
C.“可堪”三句写眼前一派升平景象,人们设祭击鼓,纷纷杂杂,有谁还记得这佛狸祠曾是北国异族胜利后建立的行宫?D.“凭谁问”三句写春秋时期廉颇的故事。
廉颇最终虽因年老没被赵王起用,但终究还是有人探问,而自己谁来过问?【答案】C(A宋文帝时代没有金兵;B此句与宋文帝没有关系;D廉颇为战国人。
)8.对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永遇乐》写于1205年镇江(京口)知府任上。
1204年执政的韩侘胄(tuōzhòu)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
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边备战,边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
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
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怀古”,即为伤今。
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
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作为词的题材;其二,刻画了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
C.诗言志,词也言志。
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侘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D.《永遇乐》用典较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诗人对宏图大业的深谋远虑。
诗人“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答案】B(“侠肝义胆”错)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9~11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几句词写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
词人借这些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隐约地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
10.辛弃疾用宋文帝“草草”北伐终于失败的历史事实来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辛弃疾用宋文帝“草草”北伐终于惨败的历史事实,来作为对当时伐金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的鉴戒。
11.下面对词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起始“千古江山”四句,借追忆孙权,感叹山河长存、人世沧桑,而言外之意是说,当前无人能力挽狂澜、抵御外侮。
B.紧承“斜阳草树”六句,借缅怀刘裕,盛赞其北伐时的雄姿和声威,暗示出词人杀敌报国的决心。
C.下片开头“元嘉草草”三句,借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故事,从反面透露词人对出兵北伐的渴望,并坚信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
D.“可堪回首”三句,借眼前所见情景,揭示了由于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妥协投降而给国家带来的恶果。
【答案】C(借刘义隆北伐失败之事,表达了词人虽积极主张抗金,但又强调必须有充分准备,切不可盲目草率的观点。
)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13题。
江城子[南宋]李好古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几兴亡。
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
②馘(guó):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
③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
12.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阕既描写了扬州(维扬)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徒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
下阕作者先写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壮志成空,“空怅望”表现了作者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
13.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借景抒情。
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惆怅之情。
②运用典故。
作者运用了“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③直接抒情。
作者直接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
④对比。
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泗州东城晚望秦观渺渺孤城白水环,舶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1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美丽画卷?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词的意境呈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带白水环绕着孤城,夕阳余照中,行船上远远飘来若断若续的说话声;淮水静静地流淌,天际树头的一抹青山映入眼帘。
好一幅美丽的淮河水乡晚景。
15.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山水?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映衬(对比映衬)。
将淮水如带与孤城屹立相映衬,写出了夕阳西下后朦胧、恬淡的境界;以远远飘来的人声打破沉闷的气氛,表现环境的静谥;以林梢为陪衬来突出主体青山,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
四、高考热点16.阅读下列文字,概括文段的内容要点。
(不超过30字)央视《真相调查》栏目调查显示,其委托的国内一个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电子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或银离子防辐射孕妇装足够抵挡单一来源的近90%的辐射;而模拟现实复杂辐射环境试验发现,电磁波在这些服装里有反射,相当于对信号有收集作用,这意味着都市准妈妈们所热衷的“标准装备”对于来自某些方向的辐射源不仅没有防护作用,反而会令辐射强度变大。
有学者称,现实环境中的辐射源非单一非单向,这些辐射会被接触电磁辐射的身体的任何部位吸收或反射;日常电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微;一个人只有穿着像宇航服那样的全封闭式屏蔽服,人体才有可能不接触电磁辐射。
新闻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央视调查显示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防辐射孕妇装有害无益。
17.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新闻事件中公交公司的做法进行点评。
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100字左右。
公交“带电”乘客害怕近些天宣城市区公交车上多了个铁盒子,手提箱大小,放置在司机背后原本摆座位的地方。
铁盒上用红色标语警告:“有电危险,禁止乘坐、倚靠。
”旅客站在铁盒边总觉得害怕。
公交公司安检部工作人员称,“有电危险”其实是唬人的。
铁盒实际上是监控系统,电压只有24V,是安全电压。
此举是防止乘客上车后坐在铁盒上面,压坏盒子里的集成电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此公交公司原本是好意,想以此防止乘客压坏盒子里的集成电路,但弄这样一个“唬人”的标语有欠考虑,给乘客带来心理压力和不必要的紧张。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标语改成温馨提示,并在监控系统周围加设围栏。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