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11--15)桔梗汤就是桔梗甘草两味药,这也是提出一个代表的方剂。
在这本文上。
在附方里又提出了一个桔梗白散,桔梗白散偏于实证,当然这个书里头还有别法子,像我们将来讲到肠痈篇就有了,排脓散、排脓汤都可以用。
那它提出苇茎汤偏于有热,也行。
这个关于肺痈的病的变化很少,就是一个脓已成、脓未成,就是前后的关系。
脓未成以前,痰粘壅盛,我们可以用葶苈大枣泻肺这法子。
那么这里面咳逆上气,这个书啊举得不少。
有一个射干麻黄汤,如果咽喉不利,喉中有嘶鸣的痰声,喉中水鸡声,就用射干麻黄汤,这个方子在治哮喘常用。
那另外呢有一般的咳嗽,这咳嗽啊在后世方书里头,遇到了咳嗽一定是治咳嗽,在我们临床上其实啊,要是由感冒而来的咳嗽,就先治感冒,感冒去了咳嗽自然就好。
你不用盯上咳嗽,你把感冒也忘了这就不对,所以这书啊也不那么提,只提一个,它说“脉浮者,用厚朴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这个方是解表的药物,主要是解表了,但它里头有加点止咳药,这可以给我们临床上指明一条道路。
咱们临床上它要是感冒,感冒上我们讲过伤寒论了,它总有两个类型,不是中风这类型就是伤寒这类型。
这个中风类型就是自汗出,有自汗的。
没有汗的就是伤寒那个类型。
有自汗的用桂枝汤这方法,没有汗的用麻黄汤这方法,我们治咳嗽也如此。
但是要更适应这个疾病,它有咳嗽,在这里头可以加止咳嗽药,那我们最常用的是葛根汤加桔梗,行不行的,行的。
可是这个后世对方药的认识有时候出了问题了,它说桔梗是升提,那么明明这个人有外感,同时有咽痛,它也不敢在解表的方剂里加桔梗。
怕它升提啊。
我就遇着一个人,那我给人看病,我开葛根汤就加桔梗。
他瞅瞅,他当了面没说,过后他和别人说,哎呀,我看他开这个方子,敢加桔梗,他不吐血啦?他说桔梗升提。
不是那个事。
所以你们实验实验。
我们临床它有真正的外感,发烧怕冷,也非解表不可。
那么这时有些嗓子疼,即使不在化脓的时候,你加桔梗是准行的。
他如果再有点热就加石膏就行了嘛。
一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后世就把这个治上面的东西都认为是升提,它不是升提,桔梗升提什么啊。
我们在解表药里,像桑菊饮都是这种法子,一方面它解表,一方面加点止咳药。
所以我们在伤风感冒咳嗽中用这方子都挺好使,那我们在其它的解表药里也可这么用的。
所以厚朴麻黄汤也的一个例子。
也不是说治咳嗽就是用这个,即使脉浮,也不是的。
我们读这书啊,要活看。
那么咳逆上气带喘,这个东西啊,全是有外邪又有里饮,全是这种病。
那它举出来像射干麻黄汤,跟小青龙汤全是,其实也得因证而施。
我们说喉中特别的这个有嘶鸣痰声,那你得用射干麻黄,这些方剂都差不多少,就是个药物加减出入的这么一个不同。
没有其它的大不同。
那么除去这个方剂还有没有,还是有,所以这个书不是说整个都到家了。
刚才讲的麻黄汤在伤寒论,不汗出而喘,麻黄汤证也治喘。
麻杏石甘汤也喘,它是汗出而喘。
所以我们对于治喘、咳逆上气的这类办法,旁的方子还是有的。
我们最经常用,我顶爱用这个葛根汤,这个葛根汤的药啊,它是发汗不燥,葛根这个药是一个清凉性的解表药,搁到麻黄桂枝一起,它不那么燥,所以我更喜欢用它。
那么就是由这个表证而来看这个咳嗽喘,那离不开用麻黄的。
就它咳逆上气,咱们讲肺痿肺痈那一节讲,它说“风中于卫,呼而不入”它上气啊,气往上啊,它表不通而往上,他就是能呼,吸气困难,是关于这类的都和表有关系。
那么里头没有水饮呢?它这个喘啊,不足以像嘶鸣啊这样的厉害,所以这些都是外邪内饮的。
那它也举几个例子,在这以外还是有的。
是不是这个喘、咳逆上气就够了呢,这个书我认为还是不够的,后头还要讲,还有痰饮篇。
痰饮篇也是为痰饮咳嗽,它也补这个不足。
那么另外那个里头啊,我们还得结合.伤寒论.上来看。
尤其是喘,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了。
有的是关乎里证,咱们在讲阳明病篇的时候,腹满而喘,阳明病,如果这个胃这个地方结实,实在的实,不是石头的石啊,它压迫那个胸膈,就阻碍呼吸,这也是个喘,这个喘挺多啊。
这在临床遇到很多很多的。
有一个老头,他一直喘简直就动不得,上次给他开点泻药,那老头高兴死了,这种情况你就得吃泻药。
所以在临床上,这个书啊,这地方没提,但伤寒论上提了,这个书约略,它不能把伤寒论整个拿过来补充这个,不是那样的,你这个书要前后看,它源起一部书,它先见于那个书了,这个就没有。
我们研究这个呼吸气方面的疾病,我们应该前后观察,你得通过临床实践呐,很多的这种尤其是慢性的哮喘,常常有瘀血症。
这可不只要给他通大便去实,而且还要想法加去瘀血药。
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啊、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啊常用,这是我经常用的。
那么如果它既有里边的病,同时又有外感,你可以合起来用,这个临床上也常有的。
我们这个病人,他有老病在身上,就是哮喘,他畏风寒时诱发了,他着点风寒,把这喘勾起来了。
所以这个时候又有外感,他身上里头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个,大便还是干,该有瘀血还有瘀血,那么这该怎么办呢,你光解表也是不行,这就这几个合起来用。
所以我在临床上常这么用,一方面你看我们方才讲的方子吧,如果有射干麻黄汤证,你用射干麻黄汤没错,它又兼大便也不利,大便几天不拉,舌苔有黄苔,我们就是针对他各方面,你象舌头发青了,咱们说瘀斑瘀斑的,有瘀血。
那么这时候你再加上祛瘀药一块用,都行的。
我还有那么一个报告呢,对于大柴胡汤的应用啊,这里头有。
那么一起用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分着用,治病就这样子,你说不能一起用,所以抓重点,一样一样治也行。
临床上那个??活法嘛,自己临床斟酌的用。
所以这一章大概它都有了,专治痰的,像这个皂荚丸啊、葶苈大枣泻肺汤啊。
你像这个外邪内饮的它也讲了,大致各方面都有了。
但是我们对书的研究啊,我希望大家这样子,我们既是研究的咳逆上气、肺痿肺痈,在旁的书上也找一些。
把这个做个题目,是关于这个都拿来搁到一起,都看一看,更好一些。
所以常常自己找出一些资料来,对这个病,对于这个治疗更能充分地理解。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今天再来讲奔豚病,奔豚病很少,几节。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这是一节。
这一节恐怕有问题,怎么说呢?奔豚、惊怖、火邪这几种病啊,说它由惊发得之,可以理解。
我们研究伤寒论,这几个都是由于火攻。
那个惊怖就是惊啊,伤寒要是用火攻,必惊也。
惊发、惊怖就是指这个说的。
这个火邪也是太阳病与火熏之不得汗,那么这个火邪也是往里头跑了,倒行不解,必行血,病为火邪,那也是伤寒论上头的。
这个火邪呢用火攻,它都要发癫狂的,这书后头有,惊悸吐逆下血,它说火邪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是用龙骨牡蛎的啊都是惊狂,它是一个镇静药,治惊狂。
所以这三个病啊,说是从惊发得之可以理解。
这个奔豚指的是用烧针发汗这段说的啦。
惟独这个吐脓不可理解,这个吐脓呢在它这个书里头,连伤寒带这个书,那么只是里头有痈脓,这个不能说是从惊发得之。
这个惊发啊,拿现代话说,这就是神经上一种受严重的刺激,它不是外面的事物让你惊了,不是的,不是指外面的事物可惊可恐,才得这个病,不是的,这个机体上有惊恐的反应,所以搁个惊发二字,凡是从生理上,有种惊发的反应啊,神经官能病,那么就容易发生这几种病。
这几种病中吐脓是不好解释,我认为这里头它有错误,这里头也许是传抄啊,这四个没法一块来解释,三个可以解释。
头一节,那么惊怖、火邪和奔豚的这三个病,由从惊发得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
这三种病也都是神经官能病,拿现代话说。
我们看这个奔豚就知道了,那几个是作陪啊,主要是论奔豚,奔豚是从惊发得之。
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这个奔豚病是什么病呢,它一发的时候,从少腹起,就是小腹了,往上冲,上冲咽喉,由胸一直到咽喉这地方。
发作的时候人简直就是活不了的样子,发作欲死。
可是呢,一会儿过去了,复还止。
从这几句话,我们知道奔豚病是个发作性的神经的反应。
那现在不就是神经官能病。
那么神经官能病在什么基础上发作呢?在惊恐的基础上发作的。
你看我们拿烧针,这烧针给人治病,他受了这么一种刺激,这个人发惊悸,再严重的在惊悸的基础上诱发奔豚这种东西,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可过去了象人一样。
就象那个羊癫疯似的,它来了就是这么一阵,这个就是神经上的,不是一个实质的病。
所以后世对这个的解释,说是肾气,这是不对的,与肾气一点关系都没有,你看底下这个治疗就知道了。
他说这个“皆从惊恐得之”不是说我们外边的事物,我们可惊可恐,受了这么种刺激得了病,这是错解。
惊恐是个病名,就是这个惊发一样,在这种惊恐的症候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生奔豚,应该这么解释。
我们看看底下讲的具体治疗,有这么几节。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这个奔豚汤药不常用。
因为这个病很少见,这个少阳病。
它这一段说的是少阳病,往来寒热是柴胡证四个主要证候之一,腹痛也是属于柴胡证。
奔豚没有不气上冲胸的,一直到咽喉,发作欲死嘛,气上冲胸,胸胁也没有不满对吧,所以这个病证的反应整个是柴胡证。
这个柴胡证不是奔豚,柴胡本身不治奔豚,所以这个方变了。
它把甘李根白皮,就是李根白皮,甘的。
李子这个东西,有甘的有偏苦涩的,这是讲甘李根白皮。
这个药解热作用跟柴胡差不多,但它有下气治奔豚的特征。
那么这个方你一看就明白,半夏黄芩芍药生姜甘草,它也是柴胡剂的加减方子,但是李根白皮来代替柴胡了,以为什么,以为它治奔豚。
那这个既能治奔豚,也能根据上面这个少阳证,胸胁满啊,往来寒热啊,这个方剂还是能治的。
那么这段说明了什么呢,还是要辨证,辨什么证?方证。
它现哪个方剂的适应证,就用哪个方剂就行的。
这个现柴胡证,但现柴胡不能治奔豚,你用这个药物,变化变化就行了,李根白皮治奔豚,这个书上也有的。
另外我们来看看这个方药的组成,我们还能看出些问题来。
它用大量的生葛,生葛就是葛根,它用五两,用五两的话这个人非项背强几几不可,这肯定的。
它另外又用当归、芎穷这些补血的药,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人奔豚证现的是柴胡证,往来寒热,腹痛。
同时呢,它有项背强,强的厉害,而且呢,有血虚的一种症候,这么认识就对了。
是这么一个方剂,但它话说得不够明白,就说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我们从药物上分析还应有这些,项背强,项背拘急得厉害,另外有血虚的症候。
它又搁些当归川芎嘛。
柴胡证,它用的也是柴胡的方子,但是没用柴胡,用的李根白皮,为治奔豚。
所以这段,这个方剂我们还没用过,因为奔豚病不多见,见着了现这个的症候少。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这个方子用过,不但我用过,我们一个同事遇到一个奔豚,和这个一样,他就吃这药,吃就好了,就照这个。
它这个就是烧针令其汗,发汗后。
太阳病开始用麻黄汤发汗,发汗表不解,我们应该用桂枝汤,再发汗就对了。
这发汗表不解,它是常情啊,它病比较的重,吃麻黄汤,完了表汗未解,这不要再吃麻黄汤,这要改用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