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溢油事件应急预案

06溢油事件应急预案

溢油事件应急预案
程序编号:
版本及修改号: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1 目的
为对溢油事件做出快速有效的处理,防止油类污染扩大造成环境污染,保护水域环境和资源,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在修船舶、浮坞及码头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溢油事件。

3 定义与术语
无。

4 组织机构和职责
4.1 成立溢油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小组成员机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4.2 职责:
4.2.1 组长为现场总指挥,负责指挥溢油事件处理及决策各项应急措施,负责对外报告和求援。

4.2.2 生产部经理和安监部经理任副指挥,生产部负责协调组长落实应急处理的队伍、人员,落实码头辅助设施到位。

安监部负责清污行动的安全监控,监督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防火防爆、防污染扩大等),做好相关资料记录。

4.2.3 交运车间负责带缆艇的指挥调配。

4.2.4 人保部负责溢油区域的警戒,维持秩序,保护现场。

4.2.5 保障部负责保管和提供清油所需的物资(清油剂、洗衣粉、棉布等)。

4.2.6 单船总管负责与船方的沟通和联系,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4.2.7 单船安全主管负责溢油区域的防火、防爆安全控制工作。

4.2.8 坞修车间清油队听从指挥,负责执行清污工作。

5 溢油应急反应能力和资源
5.1 本公司目前仅具备在短时间控制、清除小规模(2吨以下)油污的设备和能力,如发生大规模溢油事件须求临近区域或海事部门的支援(##溢油公司)。

5.2 配备了应急处理队伍,一旦发生溢油事件,溢油应急指挥人员可根据情况需要、动员、调配人力资源投入行动。

5.3 本公司目前的溢油应急处理设备资源如下:清油队伍的吸油毡回收船1艘、围油栏220米、吸油粘、消油剂等。

5.4 溢油应急处理时使用对讲机联络频道为7频道,事故第一目击者或现场作业班组应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溢油应急处理小组。

联系电话如下:############。

6 敏感区域保护原则和溢油预测
6.1 码头情况简介:码头长355米,分1号、2号两个泊位;上游方向为2号码头(近有乙炔站),下游为1号码头。

6.2 敏感区和资源保护的防护原则:一旦发生溢油事件,首先原则是保护重要的目标和控制油污扩散,其次是清除油污。

如果设备、材料和人力不足以对敏感区域提供有力的保护,指挥人员将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根据溢油扩散、漂散、漂移轨迹预测,决定优先保护顺序。

7 溢油事件报告和警告
7.1 溢油事件报告
当本公司码头发现、发生严重溢油污染事件时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由总指挥向海事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形式见附表。

7.2初始报告(带*号表示尽可能提供):
7.2.1报告人姓名、单位、电话或通话频道
7.2.2报告日期和时间
7.2.3事件船舶名称
7.2.4事件发生日期和时间
7.2.5事件发生地点(经纬度或最近的陆地标记)
7.2.6*事件原因和溢出部位
7.2.7*溢油品种
7.2.8*估计溢出的数量和进一步溢出的可能
7.2.9*事件地点环境条件(风速、气温、能见度、海况、浪)
7.2.10可见或预见的污油运动方向
7.2.11预计可能遭受溢油污染威胁的地区
7.2.12已采取或准备采取的防治措施
7.2.13其他必要说明
7.3报告和报警程序:
7.4详细报告。

现场目击人员应将现场详细情况及时向溢油应急处理小组报告,组长及时向海事部门报告。

7.5确定溢油应急反应等级。

由海事部门或会同相关部门(环保部门)共同确定事故等级,按一般应急、紧急应急和重(特)大应急确定反应规模。

8.0 应急反应行动
根据溢油源的类型、规模、溢油扩散的方向等,考虑采取如下的防治措施:
8.1对于非持久性油类
一般不大可能采取回收方式。

因为这种油经过一定时间部分会挥发掉。

但是为防止其向附近的敏感区域扩散,可视情况利用围油栏、吸油材料等进行围控和清除。

注意:要严格控制消油剂使用,根据溢油的物理和化学物质、溢油量、溢油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权衡利弊后,由总指挥决定是否使用。

8.2对于持久性油类
8.2.1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浮油回收船、撇油器、拖油网、油拖把、吸油材料以及人工捞等方式进行清污。

8.2.2回收的废油、含油污水和岸上清理出来的油污废弃物等,应按规定进行运输、储存和处置。

8.2.3受溢油污染的岸线,在油污清除后,还要采取一定的恢复措施。

8.3在溢油污染事件的应急反应行动中,现场指挥人员应首先考虑船舶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事故升级。

因此,在采取应急措施时要特别注意:
8.3.1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在夏季气温和水温较高,油品闪点较低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安全管理人员要确定防火警戒区域,并及时停止溢油区域的明火作业,进行监控。

8.3.2在溢油初期,是油气蒸发量最大的阶段,所有船舶、清污和救护人员应尽量处于浮油的上风,关闭清污船舶不必要的进风口,消除油气可能飘散区域的所有可能火源。

8.3.3在溢油初期,禁止任何船舶和人员进入浮油区域内,清污工作应在浮油边缘进行,在浮油经过一段时间自然挥发后,方可进入浮油区域内进行清污工作。

8.3.4在溢油初期,消防人员、消防设施及拖轮应处于待命状态。

一旦发生火警,能迅速赶往现场实施救援。

8.3.5所有参与清污的船舶及动力设备必须具备火灾消防装置,防止清污工作产生火种。

8.3.6现场指挥人员应密切注意浮油和清污作业的动态,要及时停止在危险的条件下进行清污作业。

8.4应急行动结束,由总指挥宣布应急行动结束,其他人员无权宣布。

9.0溢油处理的相关技术
9.1溢油应急处理的一般技术包括:
9.1.1寻找溢油出口,堵住溢油源;
9.1.2使用围油栏、吸油拖缆等措施围住浮油;
9.1.3采用人工或物理回收的一切可能的方法(吸油毡、撇油器等)回收浮油;
9.1.4在实际情况要求和必要时采取化学方法分散或沉降无法回收的污油。

9.2围油和回收
9.2.1当出现浮油扩散、溢油源不能及时堵住和浮油漂向敏感区域时,必须使用围油栏。

但是如水流速度大于一定速度时,围油栏就会失效,溢油就会溢出;
9.2.2使用收油设备和吸油材料回收被围住的浮油;
9.2.3在本作业区域内,尽量使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回收溢油,一般不使用消油剂;
9.2.4消油剂的使用:当水面油膜较薄,油蹭面积较大,基本无法进行物理回收时可以使用消油剂(注意:消油剂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海事主管机关消油剂管理规定的法律规章执行)。

9.3岸线污染的清除
9.3.1码头岸线油污的清除难度较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热水冲洗、浇洒石灰粉、稻草清刷等,但必须注意清除后的材料回收,防止二次污染;
9.3.2陆地上的油污一般用机械方法回收、处理。

9.4应急行动的记录
从发现油污开始至清污行动全部结束后,安监部要做好各项记录。

9.4.1对水上溢油事件的控制、监视、清除的人力资源、物理资源(如派出人次、动用船舶的总艘次、调配防污设备或器材的种类及数量、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应做详细的文字记录备查,同时尽可能使用音像设备记录备份保存。

10.0回收油污和沾油废物处置
溢油污染物回收后,所回收油污和沾油废物及含油污水应安排清油队运回废油加工厂,使用专门设备进行处理。

11.0信息发布
有海事部门发布溢油事件的消息,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能擅自发布溢油污染消息。

12.0应急演练和计划的修改及记录
12.1对参加油污清除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过专门培训,并且每年培训一次。

12.2每年至少举行两次演练,检验各个环节是否能快速、协调、有效的实施。

12.3发生下列计划时,本计划应进行修改:
12.3.1相关人员或单位及通讯联系发生变更;
12.3.2溢油反应政策法规做出修改或调整;
12.3.3根据演练和实际溢油事件处理所取得的经验,需要对计划进行修改的;
12.4记录
对于计划的演练和修改应作好相应的记录,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更换,并在变更记录中作好记录和签章,确保本计划的有效性。

13 附表一溢油污染事件报告/通报表
附表一:
溢油污染事件报告/通报表
联系人:地址:邮编:电话:注:填写内容多的可按字母顺序另附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