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及执行规范1.1 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
(2)宁波华东核工业工程勘察院《宁波鹤轩水产有限公司水产码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2主要设计规范(1)《水运工程设计通则》(JTS 141-201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3)《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及局部修订(设计船型尺度部分);(4)《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5)《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6)《渔港总体设计规范》(SC/T 9010-2000);(7)《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8)《高桩码头设计和施工规范》(JTS167-1-2010);(9)《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151-2011);(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11)《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12)《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7-2001);(13)《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14)《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15)《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1-2010);(16)《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17)《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18)《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02-2-2011);(19)《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146-2012);(20)《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J218-2005)二、工程建设概况2.1水工建筑物等级及设计使用合理年限本工程码头、引桥结构安全等级为II级,设计使用合理年限为50年。
2.2工程概述拟建工程位于象山县鹤浦镇。
鹤浦镇北濒石浦港与石浦镇相望,西隔蜊门港与高塘岛相对。
辖区由宁波第一大岛——南田岛及周围40个岛礁组成,面积102平方公里,其中南田本岛面积约90平方公里。
石浦港海运可直达全国沿海各港口城市,距上海186海里,距宁波老港区87海里,距北仑港区67海里,南距温州134海里。
本项目主要建设有浮码头泊位3个,泊位总长共130m;固定引桥1座长度为84.1m,宽为8.0m。
3.3工程规模码头由3艘钢筋混凝土趸船、2座钢联桥连接而成。
单个趸船尺寸为40×9×2.5m,由十字锚链、副链和钢联桥连接组成。
浮码头的系缆设备包括拖地锚链和钢撑杆(钢引桥)。
钢撑杆长度为25.0m;撑墩为高桩墩式结构,桩基采用4根Ф800钻孔灌注桩。
钢引桥长25.0m,宽4.0m,用于连接趸船和固定引桥。
固定引桥及撑墩结构:撑墩为高桩墩台式结构,尺度为4.5 m×4.5m,下设5根Ф800钻孔灌注桩;固定引桥为高桩梁板结构,现浇横梁上搁置550mm厚预制空心大板,共1座,长度为84.1m,宽度均为8.0m,顶高程为4.0 m~5.1m,排架间距为10m,每榀排架下设2根Ф800钻孔灌注桩。
3.4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包括本工程的水域总体布置、码头水工建筑物设计,至引桥与海堤处为止。
三、设计资料3.1水文资料(1)高程基面及坐标系统本工程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
测量基准点施工放样后应进行复核,确定无误后方可施工。
(2)工程设计水位设计潮位表(3)波浪根据河海大学《象山县石浦渔港设计潮位、波浪及港内波高推算》,番西港区的波要素见下表:石浦雷公山附近计算波要素3.2 气象本码头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潮湿,季风显著,根据东门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气象特征值如下:(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16.2℃ 最低月平均气温 5.4℃ 最高月平均气温 27.0℃极端最高气温 38.8℃(1971.8.20) 极端最低气温 ﹣7.5℃(1967.1.16) (2)降雨年平均降水量 1379.0mm 年最大降水量 1917mm 年最小降水量 806.3mm年平均降水日数 162.7d ,其中降水量大于10mm 的日数为41天 最大连续降雨日数为 22d 月最大降水量平均为 202mm (6月) 日最大降水量 281.6mm 自12月至翌年3月为降雪期,最大积雪厚度42cm (3)风况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盛行西南风,夏末秋冬季盛行北风。
根据石浦东门气象站近25年实测风速资料统计,强风向为东北风,常风向为北风,出现频率15%,其次是西北风,频率为14%。
详见下表:各风向平均风速、频率、最大风速见表2-1。
平均风速、频率、最大风速表注:资料年限1957~1990年,其中1978~1990年为自记风速资料。
(4)雾况多年平均雾日数55.7天,最多69天,最少39天,最长持续时间50小时(1979年3月),最多连续雾日为10天(1988年6月),多年平均能见度7.4级,1~5月能见度较差,这段时间内小于4km 能见度的天数约占66~72%,7~9月能见度最好。
3.3工程地质(1)地质特征拟建工程位于象山鹤浦镇,场地东部为盐田及已建宁波鹤轩水产冷库及加工车间,西部为海涂,海水最深9.7m ,勘察时海水深浅不一,最深达3.0m ,最浅仅0.51m 。
地貌单元属海积、冲海积平原。
场地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为海积、冲积物,下卧基岩为上侏罗系凝灰岩。
根据钻探揭露、室内土工试验,将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其中①又分为①-1、①-2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①-1淤泥(Q4m ):全场分布。
局部为淤泥质粘土。
灰色,饱和,流塑,含贝壳碎屑及腐植物,有腥臭味,具高压缩性,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摇震无反应。
层厚26.50~29.50m 。
①-2淤泥质粉质粘土(Q4m ):全场分布。
灰色,饱和,流塑,具高压缩性,含少量有机质及贝壳碎屑,厚层状,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摇震无反应。
局部夹粉土,土质不均匀。
层厚15.90~17.80m ,层顶埋深标高-25.99~-31.94m 。
②含粘性土砾砂(Q3al ):全场分布。
灰黄色,中密,组成中>2mm 的角砾占35-40%,<0.075mm 的粉粘粒占10-20%,其余均为砂粒,土质不均匀,局部地段夹薄层的含砾粉质粘土。
砾石由中风化岩组成,分选性一般。
层厚11.00-12.90m ,层顶埋深标高-43.69~-47.87m 。
③粉质粘土(Q3mc ):全场分布。
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结核及腐植物,含少量砂砾,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摇振无反应。
层顶埋深标高-56.59~-59.44m 。
该层未揭穿,本次勘察最大揭露厚度为5.30m 。
地基土承载力参数表 单位:Kpa3.4地质资料评价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
②含粘性土砾砂为孔隙水含水透水层,①-1淤泥、①-2淤泥质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均为弱含(透)水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和海水的侧向补给。
勘察期间钻孔全在海上,地下水稳定水位与海面持平。
根据所取海水水质简分析成果,判定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水对长期浸水环境中的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水对干湿交替环境中的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
对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场地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分布较简单,拟建的设计驳岸线水下边坡较稳定,除上部存在着软弱土层外,无活动性断裂、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
地质勘察过程中,未发现沉船、锚链、孤石等地下障碍物。
场地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场地土层由正常固结而成,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2)岩土层评价①-1淤泥、①-2淤泥质粉质粘土:为本场地上部主要软弱压缩层,具高压缩性,高含水量,抗剪强度低,承载力低的特点,不宜作桩基持力层;②含粘性土砾砂:全场分布,呈中密状,厚度较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可做桩基持力层。
③粉质粘土:全场分布,呈可塑状,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可作桩基持力层。
3.5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2010)附录A 的规定,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本场地震设防烈度为小于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05g 。
场地土为软弱地基土,场地20m 深度范围内其等效剪切波速Vse ≤150m/s ,软弱土层厚度大于15m 而小于50m ,根据临近场地勘察,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小于80m ,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不利地段,场地20米深度范围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层,可不考虑地基土的地震液化问题。
3.6设计船型本码头设计船型主要尺度详见下表:3.7 设计荷载(1)码头部分 ①均布荷载:5KN/m2 (2)引桥部分 ①均布荷载:5KN/m2 ②机械荷载:10t 汽车 3.8泊位作业条件(1)作业条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船舶允许作业标准为:波高:顺浪≤0.6m,横浪≤0.6m;风:≤8级,当风≥9级时,船舶需离开码头,到避风锚地停泊;雾:能见度≥1000m;雨:日降水量<25mm(2)码头年作业天数根据该区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和船舶作业的泊稳要求,经对风、浪、降雨、雷暴及雾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附近已建成的码头实际年作业天数,确定本工程码头年作业天数为320天。
(3)靠泊要求码头使用时,应注意控制船舶靠岸法向速度,不超过0.20m/s,靠船角度不大于5°,要避免因船舶靠泊速度过快使撞击能量超出设计值而影响码头正常使用。
当波浪高度大于0.5m应停止船舶靠泊作业。
(4)码头面上使用荷载应严格按照设计荷载的要求执行,不得超载作业。
四、主要材料4.1 主要钢材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光圆钢筋和HRB335螺纹钢筋,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的规定。
钢板采用Q235钢板,钢材凡需焊接者均应满足可焊性条件。
4.2 结构混凝土标号非预应力空心板采用砼C40,φ800灌注桩混凝土采用C30,其余结构无特殊说明均采用C40混凝土。
结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应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抽样试验,合格后方能浇筑。
4.3 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施工单位应按水运工程强制性条文有关规定施工,砼浇筑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确保码头耐久性和设计使用年限,这里特别要指出码头构件砼水灰比不超出0.4,最低水泥用量大气区和水位变动区不小于360Kg/m3,浪溅区不小于400Kg/m3,水下区不小于300 Kg/m3。
五、桩基工程本工程桩基为φ800mm钻孔灌注桩。
5.1 钻孔灌注桩施工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塌孔,钻孔灌注桩钻孔达到设计标高清孔后沉渣厚度不得超过300mm,桩身砼的浇注应一次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