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ppt课件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ppt课件

• 避免患肢下垂。
临床病例(四)
• 10天后,患者仍诉局部疼痛,给予生理 盐水10ml+利多卡因10ml+地米50mg湿敷, 每天两次。经处理后患者自觉疼痛减轻, 能入睡。
临床病例(五)
• 三周后,患肢接近痊愈。
选择血管
刺激性强的 化疗药物不 宜选手足背 小血管
合理选择血管
给药途径
保护大静脉
静脉使用计划
3cm
保持患肢高 于心脏20-30 cm,避免 下重。
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渗漏情况记录
1、冷敷可减轻抗 癌药物皮损程度, 此类药物外渗后禁
用热敷 。
2、热敷适合于植 物类抗癌药物外 渗 。此类药物外
渗局部冷敷会加重 其毒性。
- 常用化疗药物 注射用顺铂(冻干型)
适应症:用于鼻咽癌、卵巢癌、膀胱癌、睾丸癌、淋巴肉瘤、 网状细胞肉瘤等各种肉瘤。 用法:常见于0.9%氯化钠500ml+顺铂60mg。 注意事项:静滴时需避光。 贮存条件:遮光,密闭室温保存。
临床病例(一)
• 患者,赵XX,女,50岁,因乳腺癌术后行化疗治疗。 • 医嘱: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VC注射液1mg+B6注射液2mg+胰岛素4U,葡萄
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西咪替丁0.4mg,地塞米5mg 静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顺铂60mg静滴,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静 滴,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 • 护士在患者健侧腕部应用留置针进行穿刺,在输注西咪替丁组液体过程中,患者 诉穿刺部位疼痛,护士嘱继续观察。当输顺铂60ml时,护士巡视发现患者穿刺 部位稍有肿胀,但回血良好,患者无不适症状,护士给患者更换输液部位时,家 属怕重新收取留置针费用及患者受疼痛坚决不准更换,待500ml液体顺利输完后, 局部肿胀较前稍重,但患者仍无不适症状,护士报告医生,嘱给予冰敷处理,一 小时后局部已恢复正常,患者离开医院,嘱不适随诊。
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
概述
• 化疗药物的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漏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 中。
• 我们科目前常见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顺铂、血管内皮生成抑 制素。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度与分期
分度
皮肤苍白,水肿2.5cm,皮肤触冷
伴或不伴疼痛。
Ⅰ 度
1期
分期
局部组织炎性 反应期
Ⅱ 含第一阶段,水肿在2.5-15cm。 度
使用留置针
长期化疗的 病人,建立 系统的静脉 使用计划。
常规采血和 非化疗药物 的注射选用 小静脉
或深静脉给 药(PICC、 输液港)禁 用普通头皮 针。
提高专业技术
熟练穿刺技 术,力求一 针见血
注入化疗药 前,对使用 血管进行正 确判断
穿刺成功后 正确固定针 头,避免滑 脱和刺破血 管壁
拔针后准确 按压针眼 3~5min(有 出血倾向增 加按压时间)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1、凡是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均需住院治疗。 2、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均要签《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谈话记录》。 3、经验丰富的护士才能使用化疗药物,以保证护士对药物的认识及穿
刺技术。 4、使用PICC、输液港及静脉留置针,禁用一次性头皮针。 5、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加强观察,疑有外渗者按外渗处理。
临床病例(二)
• 5天后患者手腕部出现红肿并逐渐加重,在家自行局部冷敷,效果不佳,疼痛 难忍,口服止痛药。
临床病例(三)
• 7天后,患者手腕出现皮肤发紫,周围有少量渗出,疼痛较前加剧,给予 0.9%氯化钠10ml+利多卡因1支+地塞米松5mg,沿肿胀周围向心性封闭,用 无菌硫酸镁纱布湿敷,连用五次后75%酒精拭擦,嘱患者抬高患肢,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 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症,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 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而且 耽误了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因此,我们医务人员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 预防及处理十分重要。
谢谢聆听!
合理使用药物
浓度:不宜过高
合理使用药物
正确的给药方法: 不能用有化疗药液 的针头直接穿刺血 管或拔针,用药前 后可冲管、中间给 药;静推时边推药 边抽回血,确保药 物在血管内
速度:不宜过快
加强护患合作
1、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 教,并告知药液外渗的后果并签字 2、减少患者的活动
3、化疗时如有异常感 觉,及时报告护士
含第二阶段,水肿大于15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Ⅲ 度
轻度至中度疼痛,可能伴麻木感。 2期
静脉炎性反应 期
含第三阶段,皮肤紧绷,渗漏、
变色、瘀斑或肿胀,较深的凹陷
Ⅳ 性水肿,循环受损,中度至重度 度 疼痛。
3期
组织坏死期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及护理
立即停药
局部封闭
抬高患肢
冷敷或热敷
保留针头,接 注射器抽出渗 出液
1、局部皮肤 常规消毒 2、应用解抗 药物局部多点 封闭,范围应 超过渗漏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