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疗药物外渗病例讨论ppt课件
化疗药物外渗病例讨论ppt课件
.
其他: 输液量大 患者配合度
讨论2:化疗药外渗的处理
发现化疗药物外渗
立即停止输液, 回抽,拔针
报告护士长,医生
评估外渗情况
护士发现穿刺 点红,肿;患 者自诉疼痛
填写《护理不良 事件报告单》, 上报护理部,科 室讨论,整改
面积,红肿程度, 估计渗漏量
观察病情变化, 心里护理,班班 交接
50%硫酸镁湿热敷
[1] 吕巨智,染 和,姜建初,等.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J].中国 食物与营养,2009,(3):51-52. [2] 靳 梅,杨东艳,王 戬,等.马玲薯的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J].云南 中医中药杂志,2003,24(6):15. [3] 李 丽.马铃薯湿敷治疗局部药物渗漏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志,2010,9(1):68-69. [4]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北 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1:972-973. [5]罗春华 .马铃薯外敷与硫酸镁湿敷治疗输液外渗Meta分析[J]护理教育,2018.3.18.154-155
.
常用药液渗透压值
药物 5%葡萄糖 20%脂肪乳 50%葡萄糖 10%氯化钾 5%碳酸氢钠
渗透压 250 300 2526 2666 1190
药物 10%葡萄糖 5%氨基酸 0.9%氯化钠 3%氯化钠 甘露醇
渗透压 500 500 308 1030 1098
.
讨论:化疗药物外渗
.
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
参考文献: 赵凤举.硫酸镁湿敷预防化学性静脉炎[J].世. 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3):220.
马铃薯来帮忙
马铃薯主要成份:胡萝卜素、维 生素、淀粉、茄碱及块茎葛素等, 尤其以胡萝卜素、VB1、VB2、VE、 VC和 钾等6种成份最为突出[1].
0 1
其具有抗感染、活血、消肿、止
痛的 功效。马铃薯所含纤 维素 细嫩,能阻止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 血管紧张素II,使具有血管 活性 作用的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下降, 舒张周围血管,有利于水 肿的吸 收[2].
.
.
发疱剂及强刺激性药物相关知识
发疱剂 抗肿瘤药物
PH<4(强酸) 多种抗肿瘤药物
渗透压 >2500mosm/L(高 危)
50%葡萄糖
多巴胺
多巴胺
10%氯化钾
50%葡萄糖
盐酸多巴酚胺
10%葡萄糖酸钙
钙剂
胺碘酮
去甲肾上腺素
原因:药物PH值、渗透压及药液本身理化特性对血管及组织产生强烈刺激。
后果:引起组织坏死,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引起功能障碍。
2018-11-08患者静脉输注化 疗药期间出现化疗药物外渗, 发现时皮肤红、肿、痛。
.
门诊予水胶贴 贴于患处
皮肤出现破溃,湿
疹。门诊予2%碘伏
湿敷
第10天
第11-12天
皮肤出现发烫,发硬, 穿刺处红晕下泛白,门 诊予2%碘伏湿敷
第7天
湿热敷+红外线+ 封闭针
第5天
第13天
从14开 始天
门诊予2%碘伏 湿敷,湿疹加 重
定义: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渗漏到皮 下组织中,使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红斑,此时检查静脉通路应无回血
.
讨论1: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
血管因素: 弹性差 血流慢 血管细
护士自身素质: 责任心 专业知识 巡视观察 处理果断。
药物因素: PH值
渗透压
药物浓度
操作因素: 技术不熟练 针头固定不当
注意浓度,热 敷/冷敷
.
打封闭针, 抬高,制动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 (连续3天)
巧用硫酸镁
硫酸镁湿敷的作用原理: 通过Mg+的透入,改善组织间隙与细胞内的渗 透压,达到局部组织渗出液的吸收和消肿的 目的,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 伤[1]。
应用硫酸镁湿敷膜,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在穿刺点上 1cm处(远离穿刺点,避 免硫酸镁药液 由针眼渗入皮下),沿血管走 向连续贴敷硫酸镁湿敷膜 3-6 贴,上面贴敷 保鲜膜或塑料薄膜,四周宽度大于硫酸镁湿 敷 膜 1 cm,四周用透气胶布粘贴封严,不 漏空气,避免硫酸镁蒸 发过快,至静脉输液 结束,干燥后弃掉,温水擦净皮肤。 (2)化疗结束后,按压穿刺点片刻,1 小时 后,以穿刺点 为中心周围贴敷硫酸镁湿敷膜 ,方法同上。 (3)必要时,用于化疗药的每根血管每日湿 敷 2 次,连续 湿敷 3-5 天。 (4)硫酸镁湿敷膜贴敷的长度,可根据化疗 后血管出现
血液正常PH值为:7.35-7.45。 <7.0为酸性,<4.1为强酸性; >9.0为强碱性;超过正常范围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
渗透压相关概念
1、渗透压单位:毫渗透分子量/升(简称:毫渗量/升)(mosm/L) 1 mosm/L即每升溶液中含有1毫克分子量(mm)的溶质所产生的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 mosm/L,280 mosm/L是等渗标准线。 2、渗透压危险分度 高危>600 mosm/L(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中度危险400-600 mosm/L 低度危险<400 mosm/L
科室予消毒+地米 湿敷(周围)+重 组牛碱性成纤维细 胞生长因子外用凝 胶(破溃处)
第20天
同上处理
08
第3天
湿热敷+封闭针 +红外线
第1天
发现外渗,停止输液,回抽拔针,打 封闭,并用25%硫酸镁+地米+维生素C
加入100ml生理盐水间断冰敷后热敷
.
出院后护理
出院后第一次换药: (第23天)
出院后第二次换药 (第27天)
46岁
诊断:乳腺恶性肿瘤
2017-8-7,CT提示术 区胸壁局部增厚,右 侧腋窝淋巴结增大, 予卡培他滨姑息化疗。
既往现病史
.
入院前4+月,右侧胸壁皮肤 出现红色硬结,并出现破溃, 活检明确复发转移,于3程NP 方案化疗,现求进一步治疗, 于10月30日入我科。
治疗经过
2018-11-01患者在局麻下行 了无名动脉灌注化疗术,固 定血管鞘及导管,返回病房 予长春瑞滨,顺铂灌注化疗。
护理病例讨论
汇报人:汪丽利 汇报时间:2018年12月12日
.
目录
病例导入 讨论1: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原因 讨论2: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 讨论3: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
病例导入
马** 女
2016-4-5,于简阳 市中医院行“右侧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行6程CF方案全 身化疗。
2017-9-20,开始予AC 方案4程化疗,序贯多 西4程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