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教学论试题

学科教学论试题

全国2014年4月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称为学生识字的拐棍的是A.汉语拼音B.字典C.独体字D.汉字的偏旁部首2.我国颁布的第—个课程纲要是A.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B.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C.全国教育联合会刊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D.中央苏区颁布的《小学课程教则大纲》3.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分别介绍了天地、历史、修身、处世、务农、读书、饮食等内容的蒙学读本是A.《千家诗》B.《千字文》C.《三字经》D.《百家姓》4.被认为是1927年至1937年间水平最高的国语教科书是A.《国语新读本》B.《小学国语读本》C.《复兴国语教科书》D.《开明国语课本》5.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A.课外阅读B.课堂教学C.读写结合D.听说结合6.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识字B.写字C.阅读D.写作7.学生初步掌握字义的工具是A.汉语拼音B.汉字的笔画、笔顺C.汉字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D.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8.一位小学生在以“一个爱劳动的同学”为题写作时,几句话表扬这位同学爱劳动,几句话说他热心帮助同学,再几句话赞扬他不自满。

这位小学生在作文中犯的毛病是A.中心不明确B.遣词造句不准确C.布局能力差D.立意不新颖9.最基本的表达能力是A.准确审题的能力B.布局谋篇的能力C.恰当选材的能力D.准确遣词造句的能力10.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第二、三学段即三至六年级的写作教学目标和内容是A.写话B.习作C.写作D.作文11.在听清语音、理解语义的基础上,对讲话内容、语言的评价和判断的能力是A.注意力B.理解力C.辨析力D.记忆力12.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的本质区别在于A.生动性B.随机性C.综合性D.交际互动13.通过对语文学习的课堂笔记、作业、日记、作文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评估对象情况的评估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资料分析法14.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运用A.口头考试B.书面考试C.实践性考试D.考查15.创造出“情境教育”的是A.李吉林B.霍懋征C.袁瑢D.斯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主要特征有A.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B.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C.面向全体学生,适度降低了语文教学要求D.调整大纲结构,增加“课外活动”一章E:吸收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前进17.1923年刊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规定,国语教学内容包括A.语言B.读文C.作文D.写字E.识字18.《急就篇》的主要特点有A.生字的密度大B.整齐押韵,便于记忆C.包含比较丰富的知识D.以四言韵语编写E.包含“姓氏名字”、“服器百物”、“文字法理”三部分19.教材编写的三个基点是A.社会需要B.学科知识C.学校特点D.学生发展E.教师水平20.了解学生语文学习起始状态的途径和方法有A.课堂观察B.作业或试卷分析C.与学生个别交谈D.围绕学生兴趣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E.针对要教的内容进行专门的测试21.我国秦代的识字教材主要有A.李斯的《仓颉篇》B.赵高的《爰历篇》C.史游的《急就篇》D.胡毋敬的《博学篇》E.周兴嗣的《千字文》22.良好的教学结构一般具有的特点是A.教学目标明确B.教学思路清晰C.教学环节简单实用D.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E.有鲜明的特点23.根据阅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阅读分为A.默读B.朗读C.复述D.浏览E.背诵24.作文评改活动通常有A.集体评改B.自由评改C.小组评改D.个人评改E.指定评改25.作文的一般能力包括A.观察力B.思考力C.想象力D.搜集素材的能力E.选材立意的能力26.听话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注意力B.理解力C.记忆力D.语言运用能力E.应变能力27.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构思与组织语言的能力B.语言运用的能力C.应变能力D.理解力E.辨析力28.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主要包括A.语言艺术B.写作艺术C.启发诱导的艺术D.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E.教学评价的艺术2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A.教师专业态度B.教师专业能力C.教学设计D.教学实施E.教学效果30.对教师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A.口齿清楚,准确精炼B.语速较怏,保证内容C.逻辑清晰,善于启发D.形象生动,富有感情E.听说结合,准确回应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31.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组建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确定小学国语科以华北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供全国使用,并作出决定,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_________。

32.语文课程目标包括_________、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33.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

34.文章的结构、语言、体裁是文章的_________。

35.口语交际的能力一般分为听话和__________两个部分。

36.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估的内容包括语文学习态度和________评估。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7.写字能力38.认读能力39.听课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语文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1.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42.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加强写话和习作的实际应用性?43.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4.试述如何对学生的识字进行巩固。

45.试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46.请对下列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案例进行评析。

《新型玻璃》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为了迎接“3。

15”消费者权益日,某大城市举办了一个新型玻璃大展销,玻璃家族的成员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去。

假如你是玻璃家族的一员,你会怎样推销自己?(学生分组交流后,选出代表,代表上台示范介绍。

)生1:亲爱的顾客,你们好!我是“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帮手。

日常生活中,噪音就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无处不在又难以对付,常常使您无法安心休息、入睡。

可是,我却有办法制服它,信不信?如果您的家、办公室在闹市区,街上的噪音常干扰您工作、休息的话,那么请您将我带回去装上吧!我一定会给您个清静、舒适的环境,街上的噪音传到房间里面时会大大减弱。

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马上行动吧!师:谢谢“吃音玻璃”的介绍,你们觉得他的介绍怎么样?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生2:我觉得他的介绍很精彩。

尤其是“吃音玻璃”的作用放在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住别人的注意力。

师:你很会倾听,这也是老师想说的。

生3:他的介绍能抓住顾客的心理,特别能打动顾客的心,比如:在闹市区无法安心休息、入睡等。

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我听了他的介绍,只想把“吃音玻璃”买回去,因为我家旁边很吵,有时吵得无法睡觉。

师:说得好!能结合自己听后的感觉和生活实际说话。

生4:他说话很亲切,又有礼貌,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肯定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指明其他四组上台介绍,再评议。

)……师:你们想的主意太棒了,玻璃娃娃们在展销会上大获成功。

顾客们听了他们的介绍后,都对新型玻璃非常感兴趣,向玻璃娃娃提出了许多问题。

玻璃娃娃为难了,你们好人做到底吧!根据顾客们可能提出的问题,编演一出玻璃娃娃与顾客们之间的交流对话为情境的课本剧(小组长做导演,分角色编排练习,上台表演。

评选出最佳主角、最佳配角)。

全国2013年1月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10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我国颁布的时间是A.1986年B.1956年C.1978年D.1999年2.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始于A.洋务运动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新中国成立以后3.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人是A.孔颖达B.朱熹C.孔子D.孟子4.在我国漫长的古代学校教育中,语文不单独设课,课程内容主要是A.读写算基本知识B.哲学C.儒家经典D.伦理道德5.宋元时期以至明清两代十分流行的蒙学读本是A.三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千家诗6.小学生阶段,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A.直观动作思维B.多元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抽象复杂思维7.小学语文基本功,概括起来就其主要的说,包括理解、表达、观察和A.记忆B.想象C.创造D.思维8.教学的核心关系是A.教师与学生的关系B.教与学的关系C.知识与能力的关系D.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水平的关系9.对小学生来说,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不宜要求过高,一般开始于A.低年级B.低、中年级C.中、高年级D.低、高年级10.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应从A.小学低年级开始B.小学高年级开始C.小学中年级开始D.初中开始11.“听、说、读、写宜并重”的提出者是A.陶行知B.叶圣陶C.杜威D.蔡元培12.复述一般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A.综合性复述B.描述性复述C.创造性复述D.说明性复述13.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主要决定于教师的A.教学态度B.教学方法C.教学过程D.教学质量14.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教师从知识再现型转向A.知识创造型B.知识积累型C.教育科研型D.知识运用型15.我国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水平为达到A.大学专科毕业B.大学本科毕业C.中等师范毕业D.硕士研究生毕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明确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性质的大纲是A.1986年大纲B.1963年大纲C.1978年大纲D.1992年大纲E.1956年大纲17.低年级学生最有兴趣、最关心、最容易理解的教材内容是A.他们接触到的事物B.他们亲自体验到的生活C.童话中的事物D.成人的事情E.社会问题18.智力包括A.观察B.记忆C.想象D.思维E.创造19.最根本的写字方法包括A.字的笔画B.字的偏旁C.字的结构D.字的顺序E.字的类型20.对小学生记忆的要求主要有A.识记准确B.储存得牢C.提取得快D.记忆的多E.记忆的快21.在阅读中,对学生听的要求包括A.学生是否精力集中地听老师和同学说话B.学生是否听清楚C.学生是否听懂D.学生是否用词恰当E.学生是否语句通顺22.阅读的功能主要有A.吸收知识B.受到思想品德教育C.受到美的熏陶D.开发智力E.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3.对小学生作文形式“通”的要求有A.准确B.合理C.通顺D.生动E.活泼24.给文章定标题,要做到A.要切合内容B.要具体C.要精练D.要醒目E.要一般化25.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A.正确的写字姿势B.爱惜写字的工具C.正确的执笔方法D.认真的写字态度E.结合拼音写字26.记忆的阶段分为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机械记忆E.意义记忆27.从教师角度评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要评估A.教学态度B.教学能力C.教学效果D.教学质量E.教学目的28.小学语文教学评估的功能有A.鉴定功能B.反馈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E.发展功能29.对学生语文成绩进行测试,可以了解A.语文知识水平B.实际具有的听说读写能力C.学生思想品质D.学习习惯E.智力发展30.小学教师职务培训的含义是A.胜任本职务的培训B.晋级培训C.提高工资D.提高学历E.提高专业素质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