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评价与决策方法PPT精选文档

综合评价与决策方法PPT精选文档

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
第14章 综合评价与决策方法
张敬信
基础科学学院
• 数学模型按功能大致分三种: 评价、优化、预测
• (综合)评价模型的例子 1. 研究生院、城市发展力评估; 2. 医疗、环境、企业效益等评价; 3. 人事考核,供应商选取; 4.(14美赛B题)评选五佳大学教练; ……
综合评价是根据一个复杂系统同时受到多种因素 影响的特点,在综合考察多个有关因素时,通过处理 各个因素的指标数据计算综合指标,对复杂系统进行 总的评价。
i
(本/人) 比 (万元/年) (%)
1
0.1
5
5000
4.7
2
0.2
6
6000
5.6
3
0.4
7
7000
6.7
4
0.9
10
10000
2.3
5
1.2
2
400
1.8
人均专著 等4个属性 (n)
研究生院 1,2,3,4,5 (m)
设多属性决策方案集为 D {d1,d2 ,L ,dm },衡量方
案优劣的指标(属性)变量为 x1,L , xn,这时方案集 D中
(6)按 fi*由大到小排列方案的优劣次序。
例 14.1 研究生院评估。 为了客观地评价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各研 究生院的教学质量,选取 5 所研究生院,收集有关数 据资料进行了试评估,表 14.1 是所给出的部分数据。
表14.1 研究生院试评估的部分数据
j 人均专著 生师 科研经费 逾期毕业率
综合评价的要点
• 1. 有多个可测量或可量化的评价指标; • 2. 有一个或多个评价对象,这些对象可以
是人、单位、方案、标书科研成果等; • 3. 根据多指标信息计算一个综合指标,把
多维空间问题简化为一维空间问题中解决, 依据综合指标值大小对评价对象优劣程度 进行排序。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根据评价目的, (1) 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代表性、区别性,
设由决策人给定各属性的权重向量为
w [w1, w2 ,L , wn ]T , 则
cij w j bij,i 1,L , m, j 1,L , n (14.2)
(3)确定正理想解C*和负理想解C 0
设正理想解C
*
的第
j
个属性值为c
* j
,负理想解C
0

j
个属性值为
c
0 j
,则
正理想解
c*j
常用的属性规范化方法:
(1)线性变换
原决策矩阵为 A (aij )mn,变换后的决策矩阵记为
B
(bij
)mn
。设a
max j
是决策矩阵第
j
列中的最大值,a
min j
是决策矩阵第 j 列中的最小值。
① 若 x j为效益型属性,则
bij
aij
/
a
max j
.
(14.8)
变换后,最差属性值不一定为 0,最好属性值为 1。
系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 等。
• 客观赋权类(依据指标间相互关系、各指标值变异 程度): 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理想解法、数据包 络分析法 等。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
14.1 理想解法(TOPSIS法)
理想解法亦称为 TOPSIS 法,用来处理多属性决策问 题,是一种有效的多指标评价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造评价问题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即各 指标的最优解和最劣解,通过计算每个方案到理想方案的相 对“距离”,即靠近正理想解和远离负理想解的程度,来对 方案进行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n
si*
(cij c*j )2 ,i 1,L , m.
j1
(14.5)
备选方案di 到负理想解的距离为
n
si0
(cij
c
0 j
)2
,i
1,L
, m.
j1
(14.6)
(5)计算各方案的排队指标值(即综合评价指数)
fi* si0 / (si0 si* ),i 1, 2,L , m.
(14.7)
miax cij , miin cij ,
j为效益型属性, j为成本型属性,
j 1,L , n (14.3)
负理想解
c
0 j
miin cij , miax cij ,
j为效益型属性, j为成本型属性,
j 1,L , n (14.4)
(4)计算各方案到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距离
备选方案di 到正理想解的距离为
的每个方案di(i 1,L ,m)的n个属性值构成的向量是
[ai1,L ,ain ],它作为n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能唯一地表
征方案di 。所有di 排成一列就是决策矩阵:
第 i 行数据,n维向量
0.1 j
d1
)
mn
=
dMm
0.2 0.4 0.9
6 6000
② 若 x j为成本型属性,则
bij
1
aij
/
a max j
(14.9)
变换后,最好属性值不一定为 1,最差属性值为 0。
(2)标准 0-1 变换 为了使属性变换后的最好值为 1 且最差值为 0,
可以进行标准 0-1 变换。对效益型属性 x j,令
bij
aij
5.6
7 7000 6.7
10 10000 2.3
1.2 2 400 1.8
决策矩阵 (表中的数据)
第一步,数据预处理——又称属性值的规范化。 属性值一般分为:
效益型(值越大越好); 成本型(值越小越好); 区间型(值在某个区间最好)。
进行属性值规范化的作用: (1)不同指标的属性值不能直接从数值大小判断方 案的优劣,需要预处理数据使得属性数值的大小能反 映方案的优劣(越大越优)。 (2)非量纲化:不同的属性值具有不同的单位(量 纲),需要排除量纲的选用对决策或评估结果的影响。 (3)归一化:不同指标的属性值的数值大小差别很 大,进行评价决策前需要把属性值表中的数值归一化, 即把表中数值均变换到[0,1]区间上。
14.1.2 TOPSIS法的算法步骤
(1)数据预处理,得到规范化决策矩阵
设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决策矩阵 A (aij )mn,规范化
决策矩阵 B (bij )mn,其中
bij aij
m
ai2j ,i 1,L , m, j 1,L , n (14.1)
i 1
(2)构成加权规范阵C (cij )mn
互相独立、可以测量)组成评价指标体系。 (2) 确定各评价指标在的相对重要性(权
重); (3) 合理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
限; (4) 根据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综合评价方
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5) 应用模型、检验有效性、推广。
主要的综合评价方法
• 主观赋权类(人为给定): 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 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