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现代文阅读
1、激情导入创设氛围
2、了解背景做好铺垫
3、展示目标明确要求
4、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5、重点研读加深理解
6、语言品味学习鉴赏
7、拓展延伸开拓视野
文言文阅读
1、激情导入创设氛围
2、背景铺垫做好前奏
3、展示目标明确要求
4、参考注释自译课文
5、质疑问难重点检测
6、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7、重点品读加深理解
8、语言品味学习鉴赏
解读:
一、激情导入,创设氛围
导语的设计不能离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标,都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二、了解背景,做好铺垫
在课本中,有一部分课文是需要进行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的。
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可以是教师说,学生听,也可以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去搞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和其他学生交流。
但是要重点突出,简单精要,不要胡子眉毛一起抓,不要多媒体出示一大堆,学生读完也没记住什么。
这一环节,不是主要环节,可根据授课内容,适当安排。
三、展示目标,明确要求
上课前必须明确提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师生都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目标的确定一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学科性,二是要力求明确具体。
四、自学释疑,整体感知
通过自读课文,自查字典解决生字词,自己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自己总结写作方法,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一定是让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无论是教师范读还是听录音等,最终一定要学生的自读,大声朗读或默读,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总是带有一定的问题,这就是感悟。
在学生接触一种新文体之前,先要了解其基本知识和要点,如:八年级上册P28“学习阅读记叙文”P59“关注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P99“学习阅读说明文”P119“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九年级上册P115、P122“议论文的阅读”等等,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如果是文言文,整体感知首先是读,让学生诵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节奏准确,基本达到通顺流畅。
其次是译,要求学生参考课下注释,自译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圈点标注,然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质疑问难,教师点拨指导。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不能依赖现成译
文。
接着是反馈检测,对于文章中的重点实虚词和语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要及时反馈和检测,可以课堂提问,也可以是课堂检测题的形式。
五、重点探究,加深理解
在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引入对文章重点语段的品读探究,可以设计几个有关的问题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语段的研读。
六、语言品味,学习鉴赏
要重视培养学生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对话,从而透过语言与作者、编者真正的交流。
教师适当引路。
七、拓展延伸,扩大外延
课本仅仅是个例子,要适当做好课本的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视野。
拓展要以文本为依据,避免脱离文本离开语言教学的盲目的毫无选择的为延伸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