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通河镇中心校:耿玉玲
目标预设:在学生了解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如知识目标。

教学难点:如能力目标。

教具:圆形纸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蛋糕吗?那我们都什么时候吃蛋糕啊?蛋糕是什么形状的?吃蛋糕的时候你们开心吗?那小精灵今天就带来了几个有关分蛋糕的问题,你们愿意和它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吗?
师:请听题
1、6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2、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6÷3=2(个)
1÷2=0.5(个)
师:如果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爸给你买了1个蛋糕,你想怎样分?请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汇报)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你想不想知道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
3、让学生看教材65页例图
学生读题,说出答案,师板书(1÷3=1/3)
4、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个算式,说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两个整数相除商有时是整数,当不能用整数表示可以用小数表示,除不尽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整数相除的商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例2
有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1、指名列式(板书:3÷4=)
2、小组合作分一分。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边汇报边演示
(二)拓展练习
1、5块月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方法同例2)
2、3块月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指名列式直接说得数)
(三)引导发现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刚才我们计算过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小组讨论一下。

2、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们可真棒啊!一下就发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谁能更完整的总结一下。

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除数可以是任意的整数吗?为什么?
引出字母公式:a÷b=a/b(b≠0)
三、知识反馈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精灵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测试题,大家愿意迎接挑战吗?
出示小黑板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7÷13=(—) 23÷50=(—) 3/4=()÷()
7/10=()÷()()÷15=4/5 24÷()=24/20
2、用分数表示下面的算式。

8÷4= 25÷5= 23÷6= 15÷7= 31÷8=
7÷9= 21÷23= 21÷70= 34÷37= 47÷100=
3、当小老师
学生之间提问题,互相解答。

四、总结收获,提出希望。

1、学生谈收获。

2、师总结。

师:这节我和大家一起研究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其实数学家在研究问题时,除了研究两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往往还考虑它们之间的区别。

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区别,下课同学之间讨论一下好吗?
五、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