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统计学》第一、二章

《管理统计学》第一、二章


连续变量 变量的具体表现不同 数量指标 离散变量 绝对数 人均国民收入 人均粮食产量 人均年龄 人均体重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相对指标
内 容 不 同
质量指标 平均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正 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正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逆 强度逆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请分析两套问卷有无显著差异。 请分析两套问卷有无显著差异。 两套问卷有无显著差异
引例2 引例2 用两种激励方法, 用两种激励方法,分别对同样工种的两个班组 每个班组7个人)进行激励,测得激励后业绩增长(%), (每个班组7个人)进行激励,测得激励后业绩增长(%), 数据如下。问:两种激励方法的效果有无显著差异 数据如下。 两种激励方法的总体分布是否相同)? (两种激励方法的总体分布是否相同)?
第 1 章


什么是管理统计学? 什么是管理统计学?(what’s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 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管理问题、 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管理问题、 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管理问题 经济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经济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称为管理统计 学。 什么是统计学?( ?(what’s Statistics) 什么是统计学?( )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事物数量方面 数量方面的方法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事物数量方面的方法 论的学科。 论的学科。
平均指标
几何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结构相对指标 = 比例相对指标 = 比较相对指标 =
部分水平 总 某年甲地区某指标
同年甲地区该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 某年某一个指标 ×100% 同年另一个指标 报告期水平 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 = 发展速度 基期水平
厂家编号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把要做的事情理理顺:首先要做的肯定是进 入SPSS后,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将数据输入SPSS,并存盘。 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组、分布图、均数、中 位数、标准差、四分位距等的描述),以确定 应采用的检验方法。 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出生率 C.钢产量 D.职工平均工资 E.投资额 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人口密度 B.产量合格率 C.发电量 D.原材料利用率 E.社会商品零售额 3.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商品购进额 B.商品库存量 C.储蓄额 D.土地面积 E.森林资源量 F.产品产量 G.电视机销售量 4.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工业总产值 B.县人口数 C.商品库存额 D.收购金额 E.在校生人数 F.工资额 G.某地区1999年人口数 H.毕业生人数
4.劳动生产率是( )。 4.劳动生产率是( 劳动生产率是 )。 A.动态指标 B.质量指标 C.流量指标 D.强度指标 B.质量指标 C.流量指标 D.强度指标 A.动态指标 5.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 统计指标是( 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 )。 5.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 )。 A.该市每个职工 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 6.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6.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 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生体重 D.工业企业数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生体重 D.工业企业数 7.某自行车厂统计自行车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某自行车厂统计自行车产量 7.某自行车厂统计自行车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 A.前者离散变量后者连续变量 B.二者均连续变量 C.前者连续变量后者离散变量 D.二者均离散变量 某运动队要统计运动员身高 体重,上述两个变最( 身高和 8.某运动队要统计运动员身高和体重,上述两个变最( ) A.前者离散变量后者连续变量 B.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均为离散变量
引例4 引例4:研究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灯泡使用寿命 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随机抽取两个厂家生产的灯 试验得到的使用寿命数据如下表: 泡,试验得到的使用寿命数据如下表:
灯泡寿命
675 682 691 670 650 693 650 649 680 630 650 646 651 620
1.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 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单位是( )。 A.50 50名职工 C.每一名职工 单位是( )。 A.50名职工 C.每一名职工 B.50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B.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现有20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 20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 2. 现有20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果 要观察20个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情况, 20个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情况 要观察20个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20 20个企业 B.20 20个企业每个职工全部工资 A.20个企业 B.20个企业每个职工全部工资 C.20 20个企业全部职工 D.20 2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C.20个企业全部职工 D.2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 3.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 计总体是( )。 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 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C.该市每一个工 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变量或指标(Variable) 表征对象特征信息的量 名称)。 对象特征信息的量( 表征对象特征信息的量(名称)。 民族 性别 辽工大所 每一名学生 学历 有大学生 身高 学生总数 年龄 平均年龄 性别比例 总体 总体单位
变量(指标)的种类:
定性型 定性型(Qualitative); ) 性质不同 定量型 按性质不同 定量型(Quantitative); ) 半定量型 半定量型(Semi-Quantitative)。 ) 比率级 比率级(Ratio) ) 刻度级( 刻度级(Scale) ) 间距级 间距级(Tnterval) ) 测度级别不同 序次级( 按测度级别不同 序次级(Ordinal) ) 名义级( 名义级(Nominal) )
1 . 某班全体学生某科考试成绩分别为65 分 、 80分 、 某班全体学生某科考试成绩分别为 65分 80 分 65 87分 这些数字是( 87分,…这些数字是( )。 A.指标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值 企业500名职工某日产量分别为60 75、80、 500名职工某日产量分别为60、 2.企业500名职工某日产量分别为60、75、80、85 ……则变量有 则变量有( 分……则变量有( )。 500个 501个 A.1个 B.2个 C.500个 D.501个 某职工的月工资为480 480元 480元是 元是( 3.某职工的月工资为480元,则480元是( )。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 D.数据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 抽样方法介绍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 总体(Population)和个体(Individual) Population
同质性 大量性 差异性
总体种类 • 样本(Sample)

激励法B 激励法
两种激励方法分别实施于不同组工人的效果
16.10 17.00 16.80 16.50 17.50 18.00 17.20 17.00 16.40 15.80 16.40 16.00 17.10 16.90
激励法A 激励法
引例3 某公司要招聘若干名工程师。出了10 10道选择 引例3 某公司要招聘若干名工程师。出了10道选择 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 题,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即 正确的比率只有四分之一。 应当答对几道题, 正确的比率只有四分之一。问:应当答对几道题, 才能考虑录取? 才能考虑录取?
一、统计活动的三个基本步骤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二、获得数据的调查方法
二、获得数据的调查方法
普查——全面调查 普查——全面调查 —— 非随机抽样 典型调查 部分调查 重点调查 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分 (分 )抽样 区 抽样 别 抽样 抽样
抽样调查
调查 方法 特点
重点 调查 选择总体中个 别或部分重点 单位 占总体标志总 量的绝大比重 了解总体的基 本情况 通过统计报表 取得资料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总 样 本 体
例如: 例如
某专业同一年的所有考生; 某专业同一年的所有考生 ;一条生产线上 生产出来的零件、一条生产线上10 10月 生产出来的零件、一条生产线上10月份生产出 来的零件;所有的中国工人、所有的中国农民、 来的零件;所有的中国工人、所有的中国农民、 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含量、所有18岁的人等。 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含量、所有18岁的人等。 18岁的人等
•变量值(指标值)或数据(Data)
定性型 定性型(Qualitative); ) ) 性质不同 定量型 按性质不同 定量型(Quantitative); 半定量型 半定量型(Semi-Quantitative)。 ) 比率级 比率级(Ratio) ) 刻度级(Scale) 刻度级(Scale) 间距级 间距级(Tnterval) ) 测度级别不同 序次级( 按测度级别不同 序次级(Ordinal) ) 名义级( 名义级(Nominal) ) 观察数据 获得数据的角度不同 按获得数据的角度不同 实验数据 直接来源 询问数据
典型 调查 选择总体中有 代表性的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