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
2、选择题答案请用2B 铅笔准确地壊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壊写 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卷一并交回。
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星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 场强和电势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C. 力学中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D. △t →0时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答案】D 【解析】【详解】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故A 与题意不符;B .场强和电势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故B 与题意不符;C .质点并不存在,物体看作质点是采用的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C 与题意不符;D .平均速度定义式中,当△t →0时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极限分析法,xv t ∆=∆不是等效替代法,故D 与题意相符。
故选D 。
2.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和分别表()0t v v A s-=0v t v示某段位移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表示物体做减速运s 0A >0A <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t a tv v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B. 若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减小0A >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02t v v +D. 若A【答案】C 【解析】【详解】AB.若A 不变,有两种情况一是:A >0,在这种情况下,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所以平均速度来越大,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由可知,a 越来越t v v a t -=大,故AB 错误.CD .因为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所以中间位置处位移为s /2,速度变化量为,所2t v v -以此位置的速度为v 0+=,故C 正确,D 错误;t 02v v -t 02v v +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正确应用所给信息是解题关键,如本题中根据题意可知“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随位移均匀增加的.3.如图所示,高为H 的塔吊臀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A 下的绳索吊若重物B.在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绳索将重物B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d =H -t 2规律随时间t 变化,则()A. 绳索受到的拉力不断増大B. 绳索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不断増大C. 重物做速度大小不断减小的曲线运动D. 重物做加速度大小不断减小的曲线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A.AB之间的距离以d=H-t2规律随时间t变化,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知合力恒定。
则拉力大小不变,故A错误;B.根据P=Fv y知,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逐渐增大,则绳索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不断增大,故B 正确;CD.重物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合速度v=知合速度逐渐增大,因为加速度恒定且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运动为匀变速曲线运动,故C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置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斜劈顶端安装光滑的定滑轮,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连接质量为m1和m2的物块.m1在斜面上运动,三角形斜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m2向下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向左摩擦力B. 若m1沿斜面向下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大于(m1+ m2+M)gC. 若m1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向右的摩擦力D. 若m2向上运动,则轻绳的拉力一定大于m2g【答案】C【解析】【详解】A.只说向下运动,没说明是加速向下还是减速向下还是匀速向下。
分三种情况讨论:1)若m2加速向下运动,则m1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沿斜面向上,m1和斜面看作一个整体,则整体有沿斜面向上的加速,该加速度可正交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量,则水平方向加速度由斜面受到的向左的摩擦力提供,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由地面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
故斜面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2)若m2减速下滑,则m1减速沿斜面上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把m1和斜面看作整体,则整体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
该加速度有水平向右的分量。
该加速度分量由摩擦力提供。
故斜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3)若m2匀速下滑,则m1沿斜面匀速上滑,加速度为零。
把m1和斜面看作整体,整体没有加速,处于平衡状态,故地面对斜面摩擦力为零。
故A错误。
B.同样没有说明是加速减速还是匀速,故B错误。
C.由于m1加速下滑,故m1加速度沿斜面下滑,把m1和斜面看作整体,整体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该加速度有水平向右的分量,所以斜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故C正确。
D.同样没有说明向上加速向上减速还是向上匀速,三种情况绳的拉力不同。
需要讨论。
故D错误故选C。
5.如图甲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电场线上建立坐标轴,则坐标轴上O〜x2间各点的电势分布如图乙所示,则A. 在O〜x2间,场强先减小后増大B. 在O~x2间,场强方向一定发生了变化C. 若一负电荷从O点运动到x2点,电势能逐渐增大D. 从O点静止释放一仅受电场力作用的正电荷,则该电荷在O〜x2间做先加速后减速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B.-x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大小等于电场强度,由几何知识得知,斜率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但斜率一直是负,场强方向没有改变,故AB错误;C.由图看出,电势逐渐降低,若一负电荷从O点运动到x2点,电势能逐渐增大,故C正确;D.从O点静止释放一仅受电场力作用的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即该电荷在O~x2间一直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R大于电源内阻阻值r,开关K闭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V1、V2、V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 U1、 U2、 U3,理想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 I,正确的是()A. V2的示数增大B. 电源输出功率在减小C. U1大于 U2D. U3与 I的比值在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理想电压表内阻无穷大,相当于断路.理想电流表内阻为零,相当短路,所以定值电阻R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V2、V3分别测量R、路端电压和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则V2的示数减小,故A错误;B. 当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故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时,外电阻越来越接近内阻,故电源的输出功率在增大;故B错误;C.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2=E−Ir,则得:△U2/△I=r;而△U1/△I=R,据题:R>r,则得△U1>△U2.故C正确.D.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3=E−I(R+r),则得:△U3/△I=R+r,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睛】理想电压表内阻无穷大,相当于断路.理想电流表内阻为零,相当短路.分析电路的连接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分析.根据电源内外电阻关系分析电源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7.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空间站成功对接.对接后,空间站在离地面三百多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现已测出其绕地球球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以上数据,以下不能够计算的物理量是( )A. 地球的平均密度 B. 空间站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C. 空间站绕行的速度大小 D. 空间站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答案】D 【解析】【详解】A. 由地球半径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常量为,万有引力等于R g G 重力,则有:2GMmmg R=M Vρ=联立可得出地球质量和平均密度,故A 错误;BC. 设空间站的质量是,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空间站的万有引力提供飞m '船的向心力,则有:()()22224R H GMm v m m g m T R HR H π+'='=''='++可得出空间站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空间站绕行的线速度大小,故B 、C 错误;D. 由于不知空间站质量,不能求出空间站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故D 正确.8.如图所示为跳伞者在下降过程中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t 1内跳伞者速度越大,空气阻力越大B. 跳伞者在水平方向上越飞越远C. tan θ=g (g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 在t 1~t 2内,跳伞者处于超重状态【答案】AD 【解析】【详解】A.0—t 1内速度曲线斜率变小,则加速度变小,重力不变,则阻力变大,故A 正确;B .由题意只知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水平方向的运动未知,所无法确定跳伞者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情形,故B 错误;C .由图像可知,跳伞者在下降过段中加速度发生变化,则有tan va tθ∆=≠∆故C 错误;D .在t 1—t 2内,跳伞者处于向下减速,加速度向上为超重,故D 正确。
故选AD 。
9.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的线段、、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Ⅰ、Ⅱ和它们发生a b c 正碰后结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可知()A. 碰前滑块Ⅰ与滑块Ⅱ速度大小之比为5∶2B. 碰前滑块Ⅰ的动量大小比滑块Ⅱ的动量大小大C. 碰前滑块Ⅰ的动能比滑块Ⅱ的动能小D. 滑块Ⅰ的质量是滑块Ⅱ的质量的16【答案】AD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动量守恒,首先根据位移—时间图像求出两滑块碰前和碰后的速度,在根据动量守恒即可求出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详解】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碰前滑块Ⅰ速度为,滑块Ⅱ的速x t -1 2 m/s =-v 度为,则碰前速度大小之比为5∶2,故选项A 正确;20.8 m/s =v 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前,滑块Ⅰ的动量为负,滑块Ⅱ的动量为正,由于碰撞后总动量为正,故碰撞前总动量也为正,故碰撞前滑块Ⅰ的动量大小比滑块Ⅱ的小,故选项B 错误;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4 m/s =v ()112212++=m v m v m m v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