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束式除尘器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手册

管束式除尘器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手册

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手册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装手册1.概述1.1本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整体共一层装置,在脱硫塔的截面上水平布置。

烟气垂直流经本装置。

共有一级冲洗系统,其中冲洗水母管安装在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下部,另外每个单元内有一根支管,支管上有喷嘴若干。

1.2本装置的主要功能就是高效去除脱硫后烟气中携带的粉尘及雾滴等。

1.3冲洗系统每个单元与冲洗水母管之间采用软连接,两端用快速接头对接。

1.4冲洗水母管用管夹固定在冲洗水管支架上。

1.5单元间使用固定板相互紧邻安装,底部固定板之间不需要密封焊,顶部固定板之间无法扣接的部位需用塑料焊丝密封焊接,本装置与塔壁之间的密封采用玻璃丝布填充,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浇灌,以防烟气泄露影响设备性能。

1.6本装置的安装见安装图和其它相关安装技术文件。

1.7制造材料如下: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单元:改性高分子材料。

管道:PP。

喷嘴:改性高分子材料。

2.运输2.1首先对照发货单详细核对装置的规格、数量,检查质量。

2.2确认每一件的吊装点,必须使用专用的吊笼吊装(禁止采用钢丝绳吊装)或采取人工方式卸车,未经许可不允许擅自打开包装和拍照。

2.3运输要求①防晒、防潮、防冲击和尖锐物刺入。

②由于设备部件的材料均为高分子材料。

筒体运输时应避免超高、超宽。

筒体须垂直立放,不能倒放运输。

③在较低环境温度时(尤其在低于0℃时)材料变脆。

在吊装、搬运等过程中应缓慢、轻放,以防碎裂。

3.开箱、储存及保管3.1安装前对现场装卸的要求:要小心装卸,防止组件坠落、撞击,从而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

3.2设备运输到现场后,外包装应完好无损。

如有外包装破损的情况,应查看设备是否有损坏,如设备部件有损坏应及时反馈。

采购方和制造商应确认造成损坏的原因和提出解决的办法。

切记筒体在进入吸收塔之前,两端封装保护膜不可以撕毁,只能在筒体进入吸收塔且安装人员到场之后才可以打开保护膜进行安装。

3.3设备的部件全部是高分子材质,所有部件不可露天存放,筒体须垂直立放,禁止倒放。

同时防止坚硬物体撞击设备部件。

所有货物应在施工前,由业主方、监理方、供货方及施工方共同进行全面清点。

3.4装置到达现场后,必须采取专人看管,未经许可不允许擅自打开包装和拍照。

3.5临时存放地应平整,并应将设备临时用绳索捆扎,避免被风刮倒。

4.安装4.1安装前应具备的条件4.1.1施工前须详细参阅除尘、除雾装置安装图纸和发货清单,核对除尘、除雾装置组件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是否与发货清单相符。

4.1.2在本装置安装前,应首先检查塔壁上焊接安装本装置的支撑件及支撑梁的位置与尺寸是否与塔设备图纸(施工图)中的位置和尺寸相符。

塔内除尘、除雾装置安装之前,塔壁密封环带、加固梁、冲洗水吊架等装置须防腐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

4.1.3吊装时使用专用的吊装工具,避免对装置造成挤压或碰撞,合理安排吊装顺序。

4.2安装方法及技术措施。

4.2.1除尘、除雾装置支撑梁顶及周边支撑圈板顶面,满铺5mm氯丁橡胶胶板;4.2.2安装格栅时,格栅与胶板之间不应存在间隙,如格栅与胶板之间存在间隙的,应补一层氯丁橡胶胶板,确保格栅将胶板压实状态;承重格栅之间应紧贴布置;格栅之间因格栅形变而造成无法紧贴的,应保证其之间间隙不大于10mm;承重格栅间隙不应与胶板之间间隙重叠。

格栅安装完成后按照图纸要求检测格栅上表面平面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2.3在承重格栅顶部铺设下封闭板,并将下封闭板用卡件紧固定位;下封闭板自塔壁0度向180度方向顺序铺设;由于考虑到安装材料的热膨胀及热变形,下固定板间不做焊接处理。

4.2.4定位安装除尘除雾装置管束,安装上封闭板;从塔壁向中心方向安装除尘除雾装置管束;本装置管束之间使用下固定板定位,在本装置上部安装上封闭板,并用卡件紧固,按照顺序逐渐完成上述安装;安装至已组装完成的模块位置时,预留1~2件模块位置,工作人员从此处离开下部工作面,最终将预留的模块封闭上。

有密封水管的异型封板,在安装上异型封板前须将密封水管安装就位。

4.2.5在上部封闭板圈板顶上满铺5mm氯丁橡胶胶板。

4.2.6上封闭板间缝隙过大时,使用较大宽度的PP密封条焊接密封;封闭板之间出现卡死或挤压变形时,使用角磨机将卡死或变形部位磨光后就位焊接。

边缘异形板之间、异形板与上封闭板之间缝隙采用密封焊。

4.2.7安装本装置冲洗水主管,在安装水管时切记看一下管内是否有攻丝留下的毛刺,若管内有东西,一定要清理干净,否则容易堵塞筒体内的喷嘴。

4.2.7.1主管道安装前检查每根主管的开孔数量是否正确,与安装图纸进行核对。

4.2.7.2主管道安装后,应复检主管上的开孔朝向是否正确,是否出现开孔位置错误情况。

如开孔位置在套管内、开孔在次梁位置等,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4.2.8安装除尘除雾装置单元与冲洗水管之间的连接软管。

该水管连接时,一定要用生胶带将两端固定紧,并逐个验收检查。

软管连接应按以下步骤进行:4.2.8.1先接管束接头,再接供水接头,即先上后下。

4.2.8.2从一侧开始接管,每接好一根主管检查一根。

认真检查上下接口数量、牢固性等。

4.2.9先将冲洗水管道用清水冲洗干净,确认无杂物后,接通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水管道,清理本装置单元内的杂物。

所需清水水质必须保证合格的无渣、无杂质的工业用水(以防止因水质问题,造成主喷水管中喷嘴堵死),且水压不能高于0.4MPa。

4.2.10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水冲洗试运、检查;——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上封板密封检查保证无泄漏点,检查位置包括,封闭板与塔体壁板之间的密封接头等所有可能接头、接口处。

——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内检查叶片有无损坏、残缺等现象。

如有及时汇报处理。

——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内检查喷嘴工作效果,雾化水雾喷射角度均匀,液滴大小均匀。

——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冲洗水管连接口,冲洗水支管与冲洗水主管的接口是否牢固,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其他现场常规外观、环境等检查。

4.3安装图例图一:外丝直接图二:冲洗水管图三:吸收塔内冲洗水支管安装图图四:冲洗水主管与塔壁法兰连接图图五:冲洗水管固定图图六: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图图七:卡件图八: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安装图:4.4管束的吊装与转运说明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应该放在专用吊装工具上起吊,不允许直接通过除尘、除雾装置的叶片起吊。

运输过程与放置过程中均需在水平地面上垂直放置,不能倒放;转运时应轻拿轻放,不可撞击、撕扯等野蛮操作;管束直接由吊装孔吊入吸收塔内,由安装人员放置在指定位置。

单体管束应按照即时吊装,即时拆除包装的原则,在吊装现场进行包装拆除。

5、主要安装问题5.1、底板之间的安装定位出现偏差,底板无法安装就位。

5.1.1吸收塔本身与图纸有误。

解决办法:对照图纸,检查吸收塔实际情况,依实际偏差调整下底板尺寸及管束安装数量。

5.1.2底板拼装时出现部分底板模块无法安装下去解决办法:调整格栅,将无法安装位置使用PP板封闭。

5.2、上封闭板的安装定位出现偏差,顶板无法安装就位。

解决办法:将扣盖修补。

5.2.1上密封板拼装时出现高度上的差异。

解决办法:在较低的上密封板底部焊接多个小块垫起平整后焊接定位;高度相差较大,或无法衬垫时,使用密封条在垂直面焊接定位;密封板形变边缘翘起时,按此办法进行处理。

5.3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水主管管卡尺寸差异无法安装。

解决办法:尺寸差异较小时现场使用热风焊枪将管卡加热变软后定位安装;尺寸差异较大时,现场将管卡切割至合适尺寸,重新打坡口,焊接组装后使用。

5.4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支管上开孔的封闭解决办法:使用PP堵头封堵后使用热风焊枪焊接固定封闭。

5.5除尘除雾装置冲洗主管法兰的定位安装解决办法:将本装置冲洗水主管法兰与冲洗水主管螺纹连接后(不必拧紧),使用螺栓将冲洗水法兰与冲洗水管与套管法兰定位固定好;使用柔性管钳(带式管钳)或皮带钳将冲洗水管拧紧,尽可能按设计要求将开孔位置设置在水平方向或垂直向上方向;拆除螺栓定位,将冲洗水主管法兰与冲洗水主管使用PP焊丝焊接固化。

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调试手册1、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的投运准备1.1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安装完成,仔细检查封闭板密封完好,确保密封板与封闭圈板上部橡胶垫片贴合紧密。

1.2检查、清理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单元筒内杂物、碎屑等废弃物,确保本装置内筒表面光滑整洁。

1.3向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上的排水孔内注入工艺水,直至排水孔底部有水排出为止。

1.4依次开启本装置各冲洗水主管,目测检查本装置冲洗主管至各冲洗单元之间的分支管路及其接头有无泄漏、脱落,若有泄漏、脱落需修复完好。

1.5目测检查各单元冲洗效果,目测检查本装置冲洗水喷嘴有无脱落、损坏,若有及时修复。

1.6检查完成后,持续保持本装置冲洗水的运行,保证每组冲洗时间不低于3min,用于清洗本装置内筒壁积尘等。

1.7冲洗完成后,关闭本装置冲洗水泵。

1.8校验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上下端压力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1.9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启动准备完成。

2、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运行调试及工况2.1依次开启管束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冲洗主管,检查本装置各单元冲洗运行时的冲洗水主管入口压力。

2.2调整除尘、除雾装置水泵出口回流管路阀门开启度,控制本装置冲洗水主管入口压力在0.18~0.25MPa之间。

3、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的运行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投入运行条件3.1.1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投运准备备妥。

3.1.2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水泵运行备妥。

3.1.3吸收塔循环泵至少一台处于运行状态。

3.2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运行操作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的运行操作主要是冲洗水的操作和控制及运行阻力的监测。

3.2.1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水操作按每6小时顺序开启各冲洗水阀冲洗操作。

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水电动阀开到位开始计时,180s后本装置冲洗水电动阀关闭;同时下一冲洗水主管电动阀开启。

3.2.2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运行阻力小于设计值时,本装置冲洗水的冲洗时间与频率与运行阻力无关,按间隔6h启动一次进行运行。

3.2.3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连续24h运行阻力大于设计值时,本装置冲洗水冲洗时间延长为5min;恢复原冲洗时间1min设计;清新环境调试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冲洗逻辑调整。

3.2.4当吸收塔液位高于高高液位时,当次运行的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水运行停止,不再进行冲洗操作,并记录、报警。

待吸收塔液位低于高高液位时;本装置的冲洗重新启动后直至冲洗完成才可停止,不允许中途停止。

3.2.5引风机停机后,吸收塔内除尘除雾装置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冲洗才能退出运行;引风机完全停机前,喷淋层不能全部退出运行;喷淋层退出运行后,冲洗水及时补充冲洗。

3.3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事故状态的运行浆液循环泵全部停运时,执行以下操作:3.3.1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水主管阀门全部开启,除尘、除雾装置冲洗水泵全部开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