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安全问题摘要:世界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
科技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世界正在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近,全世界之间的距离也慢慢的变得更加近,带来的结果便是全球化,全球化已经俨然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造成的结果便是世界各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利用它的优势,尽量减少弊端,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中国,全球化,机遇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随着几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世界正在慢慢的全球化,目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有三个显著的标志:一是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它是伴随着冷战的落幕、两极对立格局的解体而到来的。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只有把地球作为一个统一的生产空间来进行生产,才能最有效地释放它的巨大能量。
二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的出现。
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飞跃历来是时代转换的物质技术特征。
因特网的连接,促成了信息的广泛分享和自由传播,为人类从全社会的范围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消费等开辟了道路,加剧了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给国家安全带来深刻影响。
三是以“9〃11”事件为开端的全球性问题的总爆发。
历史进程常有某些重大事件作为标志。
“9〃11”事件是全球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历史拐点。
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全球化发展中个别企业、个别国家的有组织性和整个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已经积累到了异常尖锐化的程度,这个深刻的矛盾通过全球恐怖主义、贫富对立、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的灾难性事件爆发出来,直接威胁到了人类正常的生存,使国际社会的治理与整合,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
那么全球化的到来,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给各国的政治安全及经济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利与弊,但是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应该面对全球化,面对其带来的问题,更好的利用全球化,扬长避短,这样,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国家的安全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国家地位也会随之改变。
全球化时代对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对国家安全的特点做了新的规定。
全球化突飞猛进地发展,给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问题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全球化时代有着许多新的特征,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第一个本质特征是安全的两重性特征。
它深刻地改变了国家利益关系,利益规定安全。
安全行为是基于国家利益产生的,我们奋斗的一切目标都是为了利益,这个原则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变。
但是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格局改变了,过去的利益关系格局是以对立和对抗为主导的利益关系,也就是“零和对策”。
在这种利益关系格局下,指导我们维护国家安全行为的理念是现实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理论有很多流派,但是它有个核心问题,概括为:国家基于依靠强力,以自助的方式,凭实力谋生存,在对抗中求发展,通过战胜和制服对手来赢得自身的安全。
而在全球化时代,这种以对立和对抗为主导的利益关系模式实际上是被对抗与合作并存的利益关系模式所代替,也就是说现在的国家利益模式是非零和的。
这种模式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只进行排他性的斗争已经不行了,完全的合作也做不到,所以只有合作和斗争并存。
这是全球化时代对于国际安全特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全球化时代下国家利益关系的性质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零和状态下国家关系的性质大多是单一性的,那就是对立与对抗,而全球化时代国家关系的性质是非零和的,普遍具有两重性。
全球化没有消除对立和对抗,相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激化了各种矛盾,加剧了全球范围的冲突。
但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同一与合作因素也在增长。
相互依赖与相互竞争的同步加深,使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对安全行为的驱动也双向化。
对立的利益导向冲突,共同的利益导向合作。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相互依赖的不断加深,国家利益的同一性的分量在上升,它虽然不可能取代利益的对立与冲突,但却能与同步存在的对抗因素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状况要求安全的行为主体把针对安全两重性的两手策略上升到战略手段的层面来运用,善于在国家利益的对立与合作中把握平衡,在利益的求同存异中找寻出路,以达到维护安全的目的。
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第二个本质特征是安全的整体性空前加强。
它的加强有两个基本的推动力量,一个是市场经济,一个是信息网络技术。
由于这两个推动力的交互作用,国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被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也就是说,国际关系的整体性空前增强,各个国家在安全上有了高度的相关性。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损人利己的办法来维护国家安全,自身也得不到安全。
如果在全球化发展不充分的时候,全球化危机只是部分国家危机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可以采取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的做法;而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当全球化的危机把矛头对准一切国家的时候,损人利己的模式就越来越行不通,只有选择国际协调合作的方式才能加以解决,这就是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整体性背后的问题。
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扩张和资本的扩张。
生产力的扩张把全球的生产和生活日益整合为一个整体,由此也提出了在完整意义上和全球层面上维护安全的课题。
资本的扩张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最深刻的矛盾,只是改变了这些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范围,因而使老的安全威胁具有了新的形态和更大的活动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对一国的安全威胁往往具有了针对别国的性质。
2004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灾难和2005年发生的南亚大地震,引来了世界各国的援手,演化为一场国际安全大营救。
身处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们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全球化时代,安全是相互关联的,救别人就等于是帮自己。
全球化时代正在强烈地呼唤全球的普遍安全。
全球化给安全问题打下的第三个深刻印记是——“应对复杂”。
由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原因,我们现在面临的安全领域不知要比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扩大了多少倍,就安全类型讲,现在是两类安全并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替上升、交织影响;从安全的行为体讲,有地区安全、全球安全、自然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人的安全等,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互动性增强;各类利益关系交叉重叠,形成了维护安全的“两难”困境。
通讯技术的跃升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进一步加重了安全的复杂性特征。
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放大效应和工具效应大大改变了安全的时空特征,造成安全问题扩展化、安全环境虚拟化、安全边界模糊化、安全要素透明化、安全博弈非对称化等新形态。
在全球化时代,没有泾渭分明的敌我界限,也很难作出非此即彼的是非判断。
全球化时代安全的复杂多变固然增加了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是也恰恰因为复杂,给我们提供了利用矛盾,争取战略回旋空间、制约战争倾向、维护和平局面的更多条件。
世界全球化不仅给各国带来了国家政治上的安全问题,同时,在各国的经济问题上,也存在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不断地发展,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纳入到了一个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当中。
经济全球化能够给各国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一些代价。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
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
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
国际游资的存在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
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
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尽管仍然可以继续探索各种有效监管措施,但对国际游资的完全控制则是不可能的。
其次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
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欧元利率区启动),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
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
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
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
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
最后,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
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
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
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
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
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动权,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
其二,名义汇率下降,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减少。
由名义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全球化对于我国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及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挑战我国的战略资源安全。
战略资源是指对一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保障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资源。
首先,全球化威胁我国的能源安全。
从1993年开始,我国就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
一旦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或运输线路出现障碍,将使我国石油安全面临严峻形势,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