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0 1 1. 史前时期(公元前5世纪-16世纪) 0 2 2. 近代产生(16世纪-17世纪) 0 3 3. 近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三次
革命
0 4 4. 战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 义的对立
0 5 5. 战后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变革
1. 史前时期(公元前5世纪-16世纪)
零碎思想、依附其他学科
① 历史背景
经济生活的市场化
作坊手工->工场手工 农业的商业化 大规模贸易(远洋)
重金主义 重农主义
② 表现形式
重商主义
结果:古典主义 经济学诞生
A
意义
D
① 古典革命
代表作:《国富 论》
B
分流:马尔萨斯、 萨伊、李嘉图
E
代表人物:亚当 斯密
C
古典经济学各分 支综合:约翰穆 勒《政治经济学》
F
① 古典革命
0 2 第二篇 1950-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 要流派
03
第三篇 1970-80年代新自由主 义
0 4 第四篇 1980年代以来的凯恩斯主义 主要流派
第二篇 1950-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01
新古典综 合
02 新剑桥
03
新凯恩斯 主义(非 均衡)
第三篇 1970-80年代新自由主义
01
货币主 义
第一篇 导 论篇
三、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概况
② 新自由主 义主要流派
① 凯恩斯主 义主要流派
③ 其他学 派
① 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新古典综合 (美)
新剑桥(英)
新凯恩斯主义I (1960&apo s;):非均衡
新凯恩斯主义 II(1980中期 以来):凯主 义主流经济学
新兴的新古典 综合(世纪之 交)
② 新自由主义主要流派
货币主
01

新奥地
04
利学派
理性预
02
期学派
公共选
05
择学派
供应学
03

伦敦学
06

③ 其他学派
01
新制度学派(非自 由)
02
03
新制度(自由主义)
德国、瑞典、希克 斯、罗斯托、熊彼 特、新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激进经济 学思潮
第一篇 导论篇
四、 讲授概要
0 1 第一篇 导论
02
理性预 期
03
供应学 派
第四篇 1980年代以来的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01
新凯恩斯主义 (当代凯恩斯 主义主流经济 学)
02
新兴新古典综 合派
第二篇 战后初期凯 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第二篇 战后初期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第一章 新古 典综合派
第二章 新剑 桥学派
第三章 新凯 恩斯主义(I)
第二篇 战后初期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了有用工具 构建了新古典的分析框架,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信条危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
③ 凯恩斯革命
1 结果: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2 代表人物:凯恩斯
3 代表作:《通论》
4 意义
动摇了古典革命以来的自由主义信条 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① 凯恩斯主义的全盛(50年代-70年代)
衰落:供给无需求(自身)、边际主义、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
① 古典革命
意义
经济人假设 首次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② 边际革 命
结果: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产生
代表作&代表人物: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
意义:主观价值(边际效用),需求因素引入;数学方法
再次大综合:马歇尔 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的综合:均衡价值(价格)论为价格分析提供
理论背景:新 古典综合理论
体系形成
经济社会背景: 战后恢复时期 经济高速增长
表现:凯主义 与民主社会主 义的共同作用 下,国家全面 干预经济生活
结果:很大程 度解决了“市 场失灵”的问 题,经济发展 进入黄金时期
西方 黄金时期,德日 “经济奇迹” 福利国家
4. 战后国家干 预主义与经济自 由主义的对立
当代西方经 济学流派
目录
01. 第一篇 导论篇
02.
第二篇 战后初期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03. 第三篇 新自由主义篇
04. 第四篇 凯恩斯主义复兴篇
05. 2015级考题
第一篇 导论篇
第一篇 导论篇
0 1 一、 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研究对象和 流派划分
0 2 二、 西方经济学(流派)历史渊源 及发展
0 3 三、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况 04 四、 讲授概要
第一篇 导 论篇
一、 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研 究对象和流派划分
1. 研究对 象
1
2. 划分标 准
2
2. 划分标准
① 流行的两种 干预&自由
理论观点、分析方法、政策主张 ② 本课程的划分:三篇,结合时 间顺序
第一篇 导论篇
二、 西方经济学(流派)历史渊 源及发展
IS-LM
由来
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理论(三 个动机),国民收入与储蓄投资
消费函数、资本边际效率函数、 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四个概念; 投资、储蓄、货币量、货币需求 量、国民收入、利率,六个的关 系。
争议
IS流量(时期概念),LM存量(时 点概念),观点矛盾
存量维持均衡,时点均衡才可维持; 流动偏好,每个时点都被维持就无灵 活性可言。
致力于弥合传统的、对立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不断吸收各个理论来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
③ 理论与政策主张的灵活多变
随着理论与经济背景变化,经常调整观点和政策建议
一、 概论
(3)主要代表人物
萨缪尔森、汉森、索罗、托宾...
二、 主要理论
① 双重(混合)经济论
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施控制,政府私人共存、垄断竞争共存 的混合经济制度
② 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 (70年代初-80年代)
0 1 理论背景:3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经 济理论的调整和发展
0 2 经济社会背景:70年代“滞胀” 0 3 表现:经济自由化 0 4 结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失灵”
4. 战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对立
③ 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抬头(90年代以来)
第一章 新古典综合派
一、
A
概论
二、 主
B
要理论
三、 政
C
策主张
四、 简
D
要评价
一、 概论
(1)产生
(2) 主要特点
①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综合 分析方法: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综合 政策主张:“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综合
② 理论观点的折中主义
理论背景:新凯恩斯主义的崛起
表现: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系诶 啊哦
经济社会背景:经济自由化的负面 影响显现
新世纪之交的新动向:新兴的新古 典综合派崭露头角
5. 战后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变革
新自由主义的先河: 货币主义
理论重大创新:理 性预期
01
03
02
04
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斯拉法变革
经济学新研究领域 的开辟:非价格体 系研究领域的复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