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一、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 20 世纪 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 济学
说。
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 20 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 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 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 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 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 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 4~11 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 有了较快
的发展, 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 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 需要, 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关于商 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公元 12~15 世纪, 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在中世纪, 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 经济
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 思想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 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如托马斯•阿奎纳)在过去 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
上, 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 利贷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 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
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 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 又反过来反映一定 的社会
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 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
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 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
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
才能充当这一 角色。
2.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16世纪至 19世纪60 年代)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 化。
不过,
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 曾经有过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时期。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如何发财致富进行探讨, 并在注重发展
对外贸易的同时, 积极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保护和干预。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为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
但是, 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仍然 显得比较肤浅、 粗糙和片面。
这些缺点和不足, 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显然是无法得到进一步 发展和改进的。
这一任务只能留待以后来完成。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要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 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
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
具体说来, 这一时期大致就是公元 17~19世纪中期。
该时期内, 西方 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克服重商主义经济理论与观念 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所代表的经济思想和学
说与重商主义的理论 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其主要特
点是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
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
那样的国家干预的情况下, 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 古典经济学最主要和典型的代表是
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 亚特•穆勒。
古典经济学的最主要成就是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要理论的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
15 世纪)
如高 这意味着个人可以在摆脱封 实行自由经营; 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 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 配置资源。
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
括以下内容:以劳动价值论为主同时也包括一些其他相应观点的价值论; 在价值论基础上建
立的生产理论、资本理论、分配理论和交换理论;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货币理 论;对外贸易理论等。
在政策倾向上,古典经济学家基本上都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 自由放任的态度,尽量少干预社会的经济活动,或者说,基本不干预经济活动。
但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
比如,古典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的需 求方面没有加以充分重视, 在分析方法上也显得不够精细。
此外,劳动价值论往往容易为工
人的利益服务而对资本家不利。
这些都引起了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注意,
引起了他们发展某 些新理论的研究。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 又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 的时期。
3.
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70年
代至20世纪30年代)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叫做新古典经济学。
它以1871~1874年经济学界所发生的一个重要事
件为起点,这个重要事件就是后来经济学界所说的“边际革命”。
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威 廉•斯坦利•杰文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
门格尔同时各自独立地出版了他们启动“边际
革命”的代表性著作。
而 1874年,瑞士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也独立出版了从不同角度
论述相同理论体系和观点的重要著作。
从这三本著作开始直至 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艾尔 弗雷德•马歇尔出版了代表作《经济学原理》 ,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
新古典经济学对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变化是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体的价值理论改变为 边际效用价值论,引进了数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 这种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的马歇尔和皮古。
一直是西方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和学说,
致的理论体系。
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在 20世纪20~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当中, 显得无能为力。
在新古典经济学最终完成的同一个时期, 也出现了一些与之不同的经济理论。
这些理论 后来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直接理论前驱, 为后来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问世奠定 了某种基础。
这些理论和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瑞典的维克赛尔, 缪尔达尔,林达尔和挪威 经济学家弗瑞希等人,也有约瑟夫•熊彼特,欧文•费雪那样的经济学家。
4.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流派(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开始出现了大的变化,发生了“凯恩斯主义的革 命”。
凯
恩斯的经济理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倾向,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的时 代。
在这个时代中,既恢复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思潮,
使之在经济生 活中重新占据了主流地位,也同时存在着原先曾经占据过主流地位但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暂 时退居次要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
沿着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潮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道
路,西方经济学从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又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
由强调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
直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新古典经济学 被
认为是比古典经济学更为合理也更为精 却一
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