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
认识“提、撇折、竖折”3种新笔画。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韵文的韵律美,了解句子意思。
3.培养生态意识,热爱并尊重自然。
4.培养学生养成乐学善学的良好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山”等3个生字。
认识“提、撇折、竖折”3种新笔画。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韵文的韵律美,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
1.培养生态意识,热爱并尊重自然。
2.培养学生养成乐学善学的良好习惯——积极的学习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2.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趣促学。
1.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词语,学生边拍手边说出它的反义词。
如:老师说“天”学生说“地”。
依次完成“长——短黑——白轻——重”。
2.教师在几组反义词中间分别加上“对”字,让学生再次朗读。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读对韵歌,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2.小组讨论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互相纠正,共同进步。
3.出示课文生字,全班汇报,教师点拨。
4.齐读课文。
三、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新笔画“提”“撇折”“竖折”,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2.出示“虫”“云”“山”的字理图片。
3.教师范写“虫、云、山”三个生字,学生跟着书空再描红。
4.给生字释义、扩词、造句。
5.指名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6.出示课文会认生字,学习生字。
(1)出示“对”字。
个别读,齐读。
(2)认识“对”字的部首及结构,找出“对”的反义词。
(3)出示生词“雨风花鸟”,讲解。
(4)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五、课文理解。
1.学生朗读韵文。
2.教师结合图片逐字讲解。
3.主题归纳:这是一首小韵文,把一些表示自然现象、动物名称、风景特点的词相对,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有趣和美丽。
六、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
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七、拓展延伸。
积累: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
鸟语花香百花齐放沃野千里
湖光山色浩浩荡荡波涛汹涌
八、教师总结,激发自主识字兴趣,完成基础训练。
1.教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中识字,在看电视时,在大街上,留心看,用心记,也能认识许多汉字宝宝呢!
2.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
3.打开基础训练-《对韵歌》,一起来闯关吧!
九、布置作业。
1.读生字。
2.读词语。
对错对比白云乌云大雨下雨
刮风大风红花花朵小鸟鸟语花香
高山山清水秀
3.搜集你喜爱的汉字,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虫云山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