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各专业规程

2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各专业规程

第一章 锅炉运行规程1 设备概况1.1 基本概况锅炉型号UG-220/9.8-M14额定蒸发量 220 t/h最大连续蒸发量 260 t/h额定蒸汽温度 540C额定蒸汽压力(表压)9.8 MPa给水温度150C锅炉排烟温度135C排污率< 1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C锅炉计算热效率 90.77 %按设计煤种)锅炉保证热效率 90%一次热风温度170C二次热风温度170C一、二次风量比 55:45循环倍率 25〜30锅炉飞灰份额~66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 3 时) > 88 %燃煤低位发热量19040KJ/kg燃煤煤颗粒度粒度范围 0~10mm燃料消耗量 42.89 t/h(按设计煤种)石灰石消耗量3.287 t/h(按设计煤种)锅炉基本尺寸如下: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8770mm 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7090mm炉膛顶棚管标高 40100mm锅筒中心线标高运转层标高 操作层标高锅炉深度(柱 Z 1 与柱 Z 4 之间距离)26280mm1.2 锅炉结构简述本锅炉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结合无锡 锅炉厂多年来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验, 是双方合作开发的新一代产品。

锅炉 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n 型布置。

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9m 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 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 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 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

锅炉燃烧系统流程 :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 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 二次风机提 供。

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 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 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 预热器预热后, 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口喷入炉膛, 补充空气, 加强扰动 与混合。

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 并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

炉 膛内的烟气 (携带大量未燃尽碳粒子 )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

离开炉膛并夹 带大量物料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之后, 绝大部分物料被分离出来, 经 返料器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

分离后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 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入电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后排 出。

锅炉汽水侧流程 :给水经过水平布置的三组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锅筒。

锅筒内的锅水由集中下降 管、分配管进入水冷壁下集箱、上升管、炉内水冷屏、上集箱,然后从引出管进 入锅筒。

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

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经连接烟锅炉最高点标高(大板梁) 48800mm锅炉宽度(两侧柱间中心距离) 23000mm 44500mm9000mm 6400mm道引至汽冷旋风分离器,然后依次经过尾部汽冷包墙管、低温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炉内屏式过热器、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最后将合格的过热蒸汽引向汽轮机或减温减压器。

1.3主、辅设备参数1)本体2)辅机输渣机参数:(1)1#链斗输送机(2)2#链斗输送机(3)大倾角链斗输送机(4)渣仓及配套设备2燃料和汽水2.1燃料特性煤种:烟煤V=20% 燃煤量:额定负荷燃煤量单炉日燃煤量单炉年燃煤量燃煤元素分析(收到基):挥发份灰分碳全水份氢氧42.89t/h1029.36t/d343120t/y(8000 小时计)20%31.09%48.47%9. 48%3.43%3 锅炉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氮 全硫 低位发热量 灰熔点(参考值) 变形温度 软化温度 溶化温度 煤粉粒度入炉煤粒度要求:0.63% 0.8%19040KJ/kg (4548kcal/kg ) t i =1260°C t 2=1360°C t 3>1460C0~10mm d50=2mm点火用油 0#轻质柴油(冬季使用 -10# 油)低位发热量 41000KJ/kg S<0.2% 残炭< 0.4% 石灰石特性石灰石纯度要求:CaC03 :< 95%;MgC03 :〉2%; 水份:〉0.12% 惰性物:〉0.12%;石灰石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 0~2mm , d50=0.3mm 。

2.2 水汽品质二级除盐水质标准电导率 25C Si02 硬度Na +给水品质硬度 溶解氧 PH 值 炉水品质含盐量 二氧化硅 PH 值磷酸根含量过热蒸汽品质电导率 二氧化硅 Na +< 0.2us/cm < 20ug/L 〜0 < 10ug/L < 2.0umol/L < 7ug/L 8.8~9.3 < 100mg/L < 2.0mg/L 9.0~10.5 2~8mg/L< 0.2us/cm( 25° ) < 20ug/kg < 10ug/kg3.1整体试运前的检查准备1)锅炉本体全面检查2)各孔门完整,能严密关闭,看火孔上的玻璃片完整并清洁,燃烧室正压孔门, 要特别注意关闭严密。

3)打开炉门,检查布风板的风帽是否齐全,不得有明显的变形损坏现象,风帽小孔无堵塞。

4)各热电偶温度计完整,无损坏现象,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附件位置正确、完整、严密。

5)风室防爆门完整、严密,防爆门上及其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

6)检查各阀门、风门、挡板符合下列要求:a)与管道连接完好,法兰螺丝已坚固。

b)手柄完好,固定牢固;门杆洁净,无弯曲及锈蚀现象,开关灵活。

c)阀门的填料应有适当的严紧空隙,丝扣已拧紧,主要阀门的保温良好。

d)传动装置的连杆、拉杆、接头完整,各部销子固定牢固,电动控制装置良好。

e)具有完整的标志牌,其名称、编号、开关方向清晰正确。

f)位置指示器的开度指示与实际位置相符合。

g)所有调节风门、调节挡板开关无卡涩现象。

h)所有调节风门、调节挡板的远方电动操作装置完整可靠,开关灵活,方向正确。

i)各汽水阀门处于下表开关位置。

各个阀门状态调整如下表所示:7)检查水位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汽、水连通管保温良好。

b)水位计指示清晰。

c)汽阀、水阀和放水阀严密不漏,开关灵活。

d)水位计的安装位置及其标尺正确,在正常水位及高、低限水位处有明显红线标志。

e)备有冲洗汽包水位计时防止烫工作人员的防护罩。

f)照明充足、可靠。

g)投入水位计。

8)检查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a) 表面清晰,汽包压力表及过热蒸汽出口压力表在工作压力表处画有红线。

b) 表计指在零点。

c) 校验合格,贴有校验标志,加装铅封。

d) 照明充足。

e) 投入压力表。

9) 检查安全阀,应符合下列要求:a) 排汽管和疏水管完整、畅通,装设牢固。

b) 能自由活动,不得有妨碍其动作的杂物灰尘和锈垢c) 装有防止烫伤工作人员的防护罩。

10) 检查承压部件的膨胀指示器,应符合下列要求:a) 指示板牢固地焊接在锅炉主要梁柱上,指针牢固地垂直焊接在膨胀件上b) 指示板的刻度正确、清楚,在板的基准点上涂有红色标记。

c) 指针不能被外物卡住或弯曲,指针与指示板面垂直,针尖与指示板面距离3~5mm。

d) 锅炉在冷态时,指针应指在指示板的基准点上。

11) 检查回料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 旋风分离器、回料立管、回料器完整无损,密封良好,各部应畅通。

b) 防磨绝热材料完好,无脱落。

c) 风帽完好无损,风口畅通,床内无焦渣杂物。

d) 调节风门灵敏好用,指示正确。

e) 各充气管路畅通、完好、无堵塞。

12) 排渣管无异物或结焦垢,连接处牢固,放渣门开关灵活牢固,能严密关开。

a) 检查冷渣机转动正常,投入冷却水,水压表有水压显示。

b) 检查输渣机设备正常。

13) 检查汽水管道及燃油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a) 支吊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

b) 保温完整、表面光洁。

c) 管道上有明显的管道名称及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

14) 检查现场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a) 锅炉及辅机各部位的照明灯头及灯泡齐全,具有足够的亮度。

b) 事故照明灯齐全、完好、电源可靠。

c) 操作室的照明充足,光线柔和。

15) 热工仪表及控制柜检查a) DCS 控制系统完整、好用,电源已送上,系统运行及数据正常。

b) 各控制阀门、调节阀门、风门挡板开度在正常范围内。

c) 所有热工仪表、信号、操作开关及连锁开关配备齐全,完整好用。

d) 所有控制开关在停止位置,连锁开关在解除位置。

模拟图正确,所有标志齐全、名称正确、字迹清晰。

e) 投入各热工表计一次门。

f) 检查警报灵敏,声音响亮。

g) 指示灯泡、灯罩齐全、颜色正确16) 转动机械的检查a) 所有转动机械的安全遮拦及保护罩完整、牢靠,背靠轮连接完好,传动链条、皮带完整、齐全,地脚螺丝不松动。

b)轴承内的润滑油(脂)洁净,油盒内有足够的润滑油(脂)。

油位计完整,指示正确,油位清晰可见,刻有最高、最低及正常油位线;油位应接近正常油位线;油位就接近正常油位线;放油门或放油丝堵严密不漏。

c)轴承加油嘴良好,无堵塞,螺丝牢固。

d)冷却水充足,排水管畅通,水管不漏。

e)手动盘动靠背轮应轻快,无卡涩。

f)电机应符合相关厂用电动机运行的规定,低压电机绝缘不低于0.5 兆欧。

17)电袋除尘器的检查a)对除尘器内部进行全面检查,在前级电场内部和布袋除尘器滤袋之间不得有任何杂物粘挂,尤其检查电场两极之间是否有短路隐患。

b)检查前级电场所有绝缘件表面是否清洁、结露或损坏,及时擦拭干净,有破损则及时更换。

c)接地装置及其它安全设施必须安全可靠;检查阴阳极振打器各转点、电机、减速机是否转动灵活和润滑情况,检查灰斗卸料机构的运转正常,这些机构必须运转正常。

d)在点炉或系统开机的同时投入各排灰、振打装置,开启相应的出灰系统。

e)要求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各操作平台、走道扶手完整、照明充足,各转动机构外面有护罩或挡板,所有进入高压电场的检修人孔门等均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电气安全联锁要完好,控制室应有有效的降温、防尘及防火措施。

f )检查完除尘器本体后关闭并锁紧所有的人孔门。

g)压缩空气系统工作必须正常,清灰系统各开关位置正确,压力表、压差计显示正常。

检查清灰系统的气路密封性,必须无泄漏,检查脉冲阀动作情况,必须动作均匀灵活h)锅炉点火前4~8小时前,投入高压绝缘子室、顶部大梁及电晕极瓷轴转箱等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观察加热情况应正常,电加热使绝缘子室温度高于露点温度20~30C,并投入灰斗加热装置系统。

j )旁路阀处于打开状态,提升阀全部处于关闭位置。

18)气力除灰系统检查a)启动空压机,冷干机,确认设备运转正常,参数达到设计值。

b)仓泵检修工作结束,现场清理干净,进口插板阀开启,进料阀、出料阀、排气阀、加压阀、吹堵阀、倒灰阀开关试验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