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及课文内容理解(18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黄公望的风格竟是因为他不▲ 形成风格,仿佛在绘画之外,对山水、对人世,他有那么多的爱与追求,有那么多的宽容大度,因而笔墨的自在、布局的▲ ,在他的杰作《富春山居图》中都到了令人▲ 的地步。

A.刻意灵活叹为观止B.故意空灵叹为观止C.刻意空灵高山仰止D.故意灵活高山仰止2.下列诗句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描写,按时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②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③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画中的荒寒并未流于死寂,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绚烂有失于天真,雕琢远离于古拙,市井易流于欲望,狂动易滞于表象。

在荒寒中,画家摆脱了外在的牵绕,而玩味其内在的趣味。

①就是要极力去除那些妨碍自然原样呈现的因素②其实表现的是中国画家对生命的理解③表现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物外情怀④中国画之荒寒境界并非只是借深幽之山水来逃避现实⑤而以此表现生命的热烈⑥他们之所以热衷于选择冷寒的对象A.②⑥①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⑥①C.②④③⑥①⑤ D.⑤⑥①④②③4.阅读右边的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围绕中心,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B.只有经受磨练,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C.只要拥有雄心壮志,就一定能够摆脱生活厄运。

D.只要足够勤奋努力,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贡献。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两句,以声衬寂,笛声悠扬哀婉,既是喟叹人生如晨星一样易逝,又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

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垂”“涌”二字一静一动,活化逼真,无“垂”表现不出平野阔之静,无“涌”表现不出大江流之动。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句运用借代、比喻、夸张等手法,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呈现出赤壁一带有声有色的如画景致。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运用典故,情感浸透于述说,事理隐藏于历史,借古人仓促用兵导致失败的教训来提醒朝廷。

6.下列有关《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的内容,阐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逢》选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文中写了作为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与被其始乱终弃的安娜十年后的监狱重逢。

B.《墙上的斑点》是英国意识流作家伍尔夫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主人公看见墙上的斑点,然后以此为线索,引发意识的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

C.《秦晋崤之战》选自《左传》,故事生动曲折,情节错落有致,主要由王孙满哭师、蹇叔观师、弦高犒师、秦军败师和晋公释囚等故事套合而成。

D.《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文中描写了冯谖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事迹,展示了一位深谋远虑,具有远见卓识的战国奇士的风采。

二、文言基础知识及文言文阅读(26分)(一)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 )A.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游览)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座、所)凌.万顷之茫然(越过)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加速)B.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萦青缭白,外与天际.(边际)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长久的)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C.纵.一苇之所如(任凭)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端正)故为之文以志.(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更加)D.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思慕)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道理)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杳.不知其所之也(远)(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九牛坝观抵戏记彭士望①树庐叟负幽忧之疾于九牛坝茅斋之下。

戊午闰月除日..,有为角抵之戏者,踵门告曰:“其亦有以娱公?”叟笑而颔之。

因设场于溪树之下。

密云未雨,风木泠然,阴而不燥。

于是邻周氏之族、之宾、之友戚,山者牧樵,耕者犁犊,咸停释而聚观焉。

②初则累重案,一妇仰卧其上,竖双足承八岁儿,反覆卧起,或鹄立,合掌拜跪,又或两肩接足,儿之足亦仰竖,伸缩自如。

间又一足承儿,儿拳曲如莲出水状。

其下则二男子、一妇、一女童与一老妇,鸣金鼓..,俚歌杂佛曲和之。

良久乃下。

又一男子登焉,足仍竖,承一梯可五级,儿上至绝顶,复倒竖穿级而下。

叟悯.其劳,令暂息,饮之酒。

③方登场时,观者见其险,咸为股栗,毛发竖,目眩晕,惴惴唯恐其倾坠。

叟视场上人,皆暇整从容而静,八岁儿亦斋栗,如先辈主敬,如入定僧。

此皆诚一之所至,而专用之于习,惨淡攻苦,屡蹉跌而不迁.,审其机以应其势,以得其致力之所在;习之又久,至精熟不失毫芒,乃始出而行世,举天下之至险阻者,皆为简易。

夫曲艺则亦有然者矣!以是知至巧出于至平。

盖以志凝其气,气动其天,非卤莽灭裂之所能效。

此其意,庄生知之,私其身不以用于天下;仪、秦亦知之,且习之,以人国戏,私富贵,以自贼其身与名。

庄所称伯昏瞀人临千仞之蹊,足逡巡垂二分在外,吕梁丈人出没于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之间,何莫非是?其神全也。

叟又以视观者,久亦忘其为险,无异康庄大道中,与之俱化。

甚矣,习之能移人也!④叟因之重有感矣。

先王之教,久矣夫不明不作,其人恬自处于优笑..巫觋之间,为夏仲御之所深疾.。

彼固自以为戏,所游历几千万里,高明巨丽之家,以迄.三家一巷之村市,亦无不以戏观之,叟独以为有所用。

固哉,王介甫谓鸡鸣狗盗之出其门,士之所以不至!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

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益足以致天下之奇士,而孟尝未足以知之。

信陵、燕昭知之,所以收浆、博、屠者之用,千金市死马之骨,而遂以报齐怨。

宋亦有张元、吴昊,虽韩、范不能用,以资西夏,宁无复以叟为戏言也。

悲夫!注:(1)彭士望(1610—1683年),字躬庵,一字树庐,南昌(今江西南昌)人。

(2)抵戏:古代一种技艺表演,类似今天的摔跤,也泛指杂技。

(有删改)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叟悯.其劳,令暂息悯:哀怜B.屡蹉跌而不迁.迁:升迁C.为夏仲御之所深疾.疾:痛恨D.以迄.三家一巷之村市迄:至于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日”,一般指农历年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又称“岁除”“除夕”。

但文中指的是戊午闰月的最后一天。

B.“金鼓”,古代军队作战时离不开金鼓,如鸣鼓而攻、鸣金收兵;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

文中指的是后者。

C.“仞”是古代表长度的单位,相当于七尺或者八尺。

古代表长度的单位还有丈、寻、锱、铢等。

文中指瀑布的高度。

D.“优笑”,指古代以戏谑为业的艺人,他们的动作滑稽可笑,又称为“俳优”“优伶”。

文中指角抵戏帮的艺人们。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角抵戏帮主来为树庐叟表演,树庐叟笑着点头答应,这场表演吸引了很多村民观看,让观众看得胆颤心惊。

B.角抵戏表演惊险万分,场外观众都吓得两腿发抖,头发直竖,目眩头晕,就连场上的八岁儿也不例外。

C.作者所说的“习之能移人也”,既指表演者平日里的训练提升了技艺,也指观众长时间观看惊险表演,也不再害怕了。

D.表演者和世人都只将角抵戏当作一种娱乐,然而作者认为角抵戏和“鸡鸣狗盗”一样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技能。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1)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

(3分)▲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六国论》)(4分)▲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4分)▲ 12.请根据第③段,简要概括表演者取得成功的原因。

(3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5题。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刘希夷①清洛浮桥南渡头,天晶万里散华洲。

晴看石濑②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

微云一点曙烟起,南陌憧憧③遍行子。

欲将此意与君论,复道秦关尚千里。

注:①刘希夷,初唐诗人。

殷四:诗人的同乡晚辈。

②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③憧憧:往来不定的样子。

13.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3分)▲ 14.颔联中“晴月”有怎样的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4分)▲ 15.尾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8分)(1)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3)▲ ,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5)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6)至于夏水襄陵,▲ 。

(郦道元《三峡》)(7)▲ ,则不复也。

(《论语》)(8)▲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五、现代文阅读(27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7分)①世界不能选择。

我们用眼睛跟随极端的严冬那沾满血迹的骇人的行列,直到它走过去。

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它们不可阻挡地振作自己,来到我们身边。

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总要飘出花香,绵羊总要站立舞蹈,白屈菜总要遍地闪烁,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

②那些强者将跟随冬天从大地上隐遁。

春天来到我们中间,银色的泉流在心底奔涌,这喜悦,我们禁不住。

在这一时刻,我们将这喜悦接受了!变化的时节,啼唱起不平凡的颂歌,这是极度的苦难所禁不住的,是无数残损的死亡所禁不住的。

③多么漫长漫长的冬天,冰封昨天才裂开。

但看上去,我们已把它全然忘记了。

它奇怪地远离了,像远去的黑暗。

看上去那么不真实,像长夜的梦。

新世界的光芒摇曳在心中,跃动在身边。

我们知道过去的是冬天,漫长、恐怖。

我们知道大地被窒息、被残害。

我们知道生命的肉体被撕裂,零落遍地。

所有的毁害和撕裂,啊,是的,过去曾经降临在我们身上,曾经团团围住我们。

它像高空中的一阵风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

它缠在我们周身,像蝙蝠绕进我们的头发,逼得我们发疯。

但它永远不是我们最深处真正的自我。

我们就是这样,是银色晶莹的泉流,先前是安静的,此时却跌宕而起,注入盛开的花朵。

④生命和死亡全部不相容。

死时,生便不存在,皆是死亡,犹如一场势不可挡的洪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