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葡萄沟教案(完整)

10葡萄沟教案(完整)

10、《葡萄沟》导学案【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能读准本课的多音字,会给多音字组词;会正确书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运用多种方法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碉堡、热情好客”等重点词语和句子,积累好词好句。

4、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感悟中得到思维发展的训练。

5、通过查阅的资料,练习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积累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通过查阅的资料,练习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2、能读准本课的多音字,会给多音字组词。

3、会正确书写4个上下结构的字:吾、杏、季、留,4个左右结构的字:坡、钉、够、沟。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作者描写“葡萄沟出产水果”,初步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时重点】识字、写字。

【课时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作者的描写,初步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树弯弯藤弯弯,结的果实一串串,一个一个圆又圆,吃到嘴里酸又甜。

出示谜语,学生读一读、猜一猜。

(谜底:葡萄)2、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片跟葡萄有关的课文——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导学单上的“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一”提示,进行学习。

)【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一】(1)自由的朗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按照1、2、3、4、5号的顺序,依次朗读课文,相互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确,语句是否读通顺。

读完课文后,由组长评价成员预习情况。

(3)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认读。

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本课生字可采用以下方法引导识字。

①查找地图识字:疆、鲁、番、维、吾(通过在地图上查找疆、鲁、番、维、吾几个字,相机介绍“新疆”,了解葡萄沟与新疆的关系。

)【课件出示资料——新疆:古称西域,是我国最大的自治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

吐鲁番:是新疆的一个县,葡萄沟是吐鲁番的一个地方。

维吾尔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

】②以旧带新识字:难、堆、准、谁—维、语—吾③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沟——钩④形近字对比识字:密—蜜⑤编字谜、猜字谜识字:多—句(够);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⑥借助图片理解:碉堡*出示多音字组词,重点指导“钉”字的读音。

三、指读课文,整体感知1、某个小组的同学按照1、2、3、4号的顺序朗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完成导学单中“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二”的填空。

)【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二】(1)我会填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葡萄沟在()的吐鲁番,那里出产()。

我还知道,在作者的眼中,葡萄沟真是个()地方。

(2)组内交流所填内容。

2、学生汇报。

3、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四、品读课文,学习第1、4自然段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读课文。

2、出示填空。

【学生通过填空,认识到葡萄沟“出产水果”,从中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葡萄沟“出产水果”。

——板书:出产水果。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引出第4自然段,质疑,为下节课做铺垫。

过渡:葡萄沟出产这么多种水果,我们可以大饱口福啦!你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用作者的话来回答——“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相机板书:好地方。

)师小结:作者通过写葡萄沟出产水果来表达它真是个好地方,作者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书写1、按照生字结构,依次出示上下结构的生字和左右结构的生字,学生观察生字占位,并汇报。

2、师范写,生练习书写。

(注: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并排。

留:上半部分左边最后一笔为点,田字要写得扁宽。

)六、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内蒙古的美食,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美食的欲望。

七、作业1、练习熟读课文,并试着有感情的读给他人听。

2、查找关于“家乡美食”的资料,并将资料读熟,然后与小伙伴分享。

(查阅资料时,要注意关注食物的外形、颜色、口味、制作方法等。

)八、完成导学单中的“当堂检测”板书:10 葡萄沟出产水果好地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11个会认的生字词,会正确书写“密、蜜、摘、搭”四个字。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碉堡、热情好客”等重点词语和句子,积累好词好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感悟中得到思维发展的训练。

5、通过查阅的资料,练习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积累好词好句,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通过查阅的资料,练习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习生字师:上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去了一个好地方——那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

看得出,同学们是意犹未尽。

所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进一步去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吧!1、小组合作,复习词语(按照导学单上的“复习巩固”的要求学习。

)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请同学们按照导学单中“复习巩固”部分的要求,复习生字词。

【复习巩固】(1)看拼音写词语。

(评价)(2)各组成员按照1到5号的顺序依次读下列词语。

(维吾尔银杏茂密蜜桃搭建摘下钉子山沟)(3)组长带领组员齐读词语。

2、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密、蜜、摘、搭,生认读后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并汇报。

(2)师范写,生练习书写。

A、蜜—密(形似):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B、同偏旁:搭—摘(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3、出示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填空,回顾已学内容。

过渡:上节课,我们初步的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真是个好地方。

那你还记得葡萄沟都出产哪些水果吗?课件出示填空: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那里出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4)师范读。

师:第二自然段描写葡萄的这段话写得太美了,老师想读给大家听,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5)学生练习读、指读。

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咽口水了,那就请你们也赶快美美地读一读吧!你最喜欢哪一句,就把哪一句多读几遍,一会再读给大家听。

(6)完成课后填空。

这么美得句子,我想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它背下来,好吗?(出示填空,完成填空。

)(7)小结。

师:看来这个地方之所以叫葡萄沟,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喜爱葡萄,还因为这个地方生产的葡萄的种类多、产量多,而且葡萄五光十色,我们不得不说——(齐读句子)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再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在这个自然段中,除了写葡萄沟的葡萄,还写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葡萄沟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板书:热情好客。

)小结:葡萄沟出产水果、葡萄五光十色,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我们不得不说——(齐读句子)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第三自然段:葡萄沟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

(1)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板书:色鲜味甜)(2)指读句子。

过渡:这样色鲜味甜的葡萄干是怎么制作成的呢?(3)引导学生了解葡萄沟的制作过程,边读相关句子,边想象阴房的构造和阴房内部的样貌。

(4)出示阴房和阴房内部情景的图片,学生结合自己想象与图片对照,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5)小结。

师:学到了这里,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介绍了这些,就是想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看了作者的介绍,你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吗?为什么?你能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吗?三、总结全文葡萄沟生产水果,葡萄五光十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

我们不得不感叹: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课文学完了,在预习时,你们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四、完成导学单中“拓展延伸”的内容师:葡萄沟的小朋友说他们家乡出产的蜜桃也很有名。

我相信,同学们在课下搜集资料的时候,一定也发现——我们的家乡也盛产很多美食。

下面就让我们来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介绍家乡的美食吧!现在请大家完成导学单中“拓展延伸”部分的内容。

【拓展延伸】1、结合搜集到的关于家乡美食的资料,填充以下内容。

介绍家乡的美食大家好!我的家乡在,这里盛产很多美食,比如。

这其中,我最想给大家介绍,它。

【可以从食物的外形、颜色、口味、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2、组内交流填充内容。

3、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五、作业●读《花的学校》中的文章。

●我能继续搜集有关家乡美食的资料,为“口语交际”课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盛产水果10 葡萄沟五光十色好地方色鲜味甜热情好客。

相关主题